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记者从青岛市人社局获悉,今年青岛市将再次面向本地生源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发放一次性就业求职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500元。(据《中国教育报》)青岛为何要给应届毕业生发就业求职补贴?原因并不难分析。随着大学扩招、毕业生增多,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近几年每年都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而另一方面,现在毕业生的求职成本也不断提高,制作简历、购买服装、参加招聘会、跨地区求职的交通食宿费用……对不少毕业生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事实上,  相似文献   

2.
海投应聘简历,为何"命中率"极低?面试时,为何得不到企业青睐?不少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会遇到此类烦恼。2008年2月27日在上海师大与上海迈兹信管理公司、漕河泾开发区合作开办的大学生职前培训项目启动仪式上,企业界人士为大学生开出"药方":毕业生想在求职中胜出,应该多一些"口袋技能"。  相似文献   

3.
《教书育人》2012,(9):33
要投出多少简历才能找到一份工作?近日发布的《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2011》显示,对北上广应届大学毕业生来说,超过6成的应届毕业生需要投递50份以内的求职简历。这项2011年进行的调查,范围为北京、上海、广州的应届大  相似文献   

4.
求职短讯     
学生除了求职简历还有“产品”今年春,在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毕业生招聘会上,学生除了求职简历还有“产品”。组装成宝塔形状的光控,半个球鞋盒大小的微型电视机,各种形状的模型,像一场产品展销会。招聘会上,学生拿出来的不仅仅是一叠叠厚厚的求职简历,更有与本专业相结合的作品,展示给用人单位。招聘会结束时。将近100名学生与企业达成了协议,而且职校毕业生一些独有的就业优势也在这次招聘会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赵晖 《大学生》2013,(Z1):66-67
正无论是名牌高校毕业,还是普通大学背景,无论是拿奖拿到手软的"牲口",还是学业一般但喜欢折腾的"行动派",在绝大多数用人单位的眼里,刚毕业的学生都拥有统一的标签——"新人"。当很多毕业生求职时习惯于"等通知",投完简历等笔试通知,笔试完等面试通知,面试完等终面通知,等录用通知……其实这一"等"也许等掉了很多机会。你有没有认真想过,用人单位如何从成百上千份求职简历中"发现"你?  相似文献   

6.
大学毕业生求职,首先就是要通过向用人单位呈送求职简历来介绍和推销自己,求职简历是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有关情况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因此,求职简历写得是否赢人,对毕业生  相似文献   

7.
法宝一:求职从写好简历开始 好的求职简历对于应聘成功极其重要。那么,如何写好一份求职简历?第一个原则是“求职简历”要“简”。招聘经理们面对上百份甚至更多的求职简历,不可能都仔细阅读。但是,内容简洁、易懂、清楚的简历最不易被漏掉,而那些长篇大论而不知所云的简历最不招人喜欢,实际能力可能不错。但求职简历写得非常糟糕的应聘者很可能就成了“漏网之鱼”。第二个原则是“求职简历”要突出“经历”。  相似文献   

8.
面对各种招聘会的竞争环境,毕业生在求职中应该注意什么?用人单位最看重应聘者哪些能力?其实,求职的过程同样是智慧的比拼.读读下面的求职故事,相信你会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某企业最近面试了一批高校毕业生,发现部分学生的表现与求职简历中的自我描述出入不小。如有的在简历中写"曾在校内组织策划过大型活动",但面试官细问后发现,该学生只是"参与"过这项活动。毕业生求职简历"注水"现象并不鲜见。一些企业、教育界人士告诫学生,简历可以适度包装,但不可弄虚作假。  相似文献   

10.
赵河 《河南教育》2010,(5):54-55
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使许多在校大学生感到了很大的就业压力,找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要写出一份令用人单位满意且重视的求职简历,而辅导员有责任、有义务指导学生制作好求职简历。求职简历是大学生与用人单位进行交流并使他们了解自己的第一途径,没有高质量的求职简历,或许就没有面试的机会。要想使学生从众多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辅导员从职业生涯视角来指导大学生制作求职简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求职应聘,别人排队我也排队,别人投简历,我也投简历。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在招聘会上开始盲目应聘。"无头苍蝇"式求职频现招聘会。对此,业内有关人士认为,盲目求职不仅浪费了毕业生的宝贵时间,也使求  相似文献   

12.
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大学毕业生已经广泛采用E-mail求职。能根据职业工作需要撰写相应的、规范的求职E-mail应该成为每个毕业生必备的岗位技能之一。本文结合求职E-mail的性质和特点,侧重探讨、论述撰写这一应用文体的几点策略:区别撰写、一并发送求职信与简历以及写作、运用过程中应当注意遵循的“四忌”原则,以期给大学生E-mail求职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2006年毕业生的应聘与求职已经拉开序幕。求职与应聘 对广大高校毕业生来说可谓是第一位的大事。但是,在求职、 应聘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对高 校毕业生的求职与就业产生了不良影响。例如,不少求职者 反映某些用人单位对应聘者要求过于苛刻,甚至门槛高得不 合情理;有的应聘者被录用后发现工作单位的实际状况与应  相似文献   

14.
小军 《教育与职业》2007,(13):92-93
交通费、通讯费、简历印刷费、形象包装费……在就业形势日趋紧张的今天,一个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成本有多少呢?近日,某网站推出的"毕业生就业成本调查"结果出炉.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3504名毕业生中,约有1/3的大学生就业成本超过2000元,接近九成的学生表示求职花费来源于家庭.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高昂的求职花费让部分学生不堪重负.  相似文献   

15.
杭晓丹,1998年就读于浙江省平湖市职业中专,2001年考取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现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带学院).在平湖市职业中专学习期间,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校十佳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省优秀毕业生"等.现就职于浙江依爱夫纺织有限公司,负责产品研发中心品牌开发工作,同时担任公司党支部书记、团支部书记工作.  相似文献   

16.
马超  傅勇涛 《教育》2012,(35):40
武汉一研究生花费万元整容只为求职时刻"扫除一切障碍"。招聘季高峰来临,不少毕业生花费重金打造"形象工程":西装、精美简历、拍艺术照甚至整容已经成为一些毕业生求职包装的重要项目,他们在求职上琢磨"小细节",只为给用人单位留下深刻印象。然而,为求职进行各种包装背后,是毕业生求职成本的增加和巨大经济压力。部分高校就业指导教师认为,找工作,外在形象只是一方面,毕业生还应更重内外兼修。"形象工程"尽可少临近12月,各大公司进入冬季招聘旺季,高校毕业生们也开始忙着"跑招聘会,进面试场"。  相似文献   

17.
用人单位是以貌取人的,这个貌就是求职者的简历。说实话,很多的求职简历,不会被用人单位认真阅读,有的只是被草草地看了一遍,有的甚至没有被看完就在第一轮中被淘汰了。然而一提到写简历,很多人不屑一顾——简历谁不会写呢?但要写出一份适合自己风格并能反映自己能力的求职简历又不是易事。简历是求职路上的第一关。撰写简历其实是一门实用的技能。只要求职者的要点、方法得当,求职者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这门技能。当我们拿着精心设计,充满生机的简历去求职时,更多的机会将会出现。作为一名资深人事经理,王福庆先生推出了《求职过三关》…  相似文献   

18.
对于尚未就业的毕业生而言,求职机会很宝贵,如何运用好自己的简历是求职中的重要一环。针对毕业生求职中存在的问题,专家提醒:用好自己的简历,切勿把投简历变成天女散花。多投一份简历总是多一点希望——在就业形势并不乐观的今天,求职者这种迫切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投简历毕竟不是发传单,投得越多越好,在很多时候,盲目地投递简历或者乱投一气会不知不觉给求职者带来  相似文献   

19.
眼下已是求职季,大批应届毕业生又开始踏上了求职的艰辛历程。求职时,简历是你在职场老手面前的第一次亮相,它可能在短短10秒内就决定了你的职场命运。一份好的个人简历就是一块颇具力量的敲门砖,它能给你带来更多的职场机遇;而一份普通甚至是糟糕的简历则很容易使人在求职第一关就被淘汰。初涉职场,我们该如何让自己的简历既体面又实用呢?  相似文献   

20.
陶艺《瓶》5000元、装饰品《生命的状态》18800元、珠宝首饰设计《屋顶》4000元、系列平面设计《怀旧的脚步》999元……在昨天举行的深职院2014届艺术设计学院毕业生作品展上,高校学生毕业设计作品明码标价推向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