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马云 《考试周刊》2014,(99):38-38
<正>《燃烧的心》是江苏教育出版社《语文读本》必修三上的一篇课文,是高尔基写的小说,主人公叫丹柯,也有课本将这个故事起名叫《丹柯》的。《燃烧的心》这部小说是由巴金翻译的。感悟《燃烧的心》的多元化主题,常让人产生不同的联想,由此渗透到教学之中,便会有更多感悟。一、从作品看译者与作者《燃烧的心》讲的是敌人很强大,森林很艰险,回头就是奴隶,前进都是未知。在艰难的抉择面前,丹柯带领大家在森林  相似文献   

2.
我不愿把自己,比成一支蜡烛;愿学勇士丹柯,高擎着火红的心,给革命后续部队带路.  相似文献   

3.
《伊则吉尔老婆子》是高尔基早期创作的作品。在《马卡尔楚德拉》等作品里作者还比较单纯地展现了生活中的自由和爱情,而在《伊则吉尔老婆子》里则已经转入对生活意义的具体讨论了。《伊则吉尔老婆子》集中地反映了高尔基创作初期的革命理想和革命激情,用腊拉和丹柯两个形象,诠释了人对命运应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再以伊则吉尔老婆子的人生经历表明人的命运是由人自己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正>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这是作家高尔基笔下的英雄形象:海燕。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关于英雄的小说:《丹柯》。同学们通过预习了解了小说的情节,下面我们来齐读导学案上的故事情节,加深印象。师:丹柯身上究竟有什么美好的品质,能让我们尊他为"英雄"呢?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是为了表达什么主题呢?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学习任务:品味形象,探讨主题。(板书:形象主题)  相似文献   

5.
在一次赏析高尔基《丹柯》的公开课中,授课老师出了这样一道思考题:面对族人的包围,假若你是丹柯,你该怎么办?我很想听听学生的回答,可惜下课了,这道题只能作为课外作业在下一节课上交流。我听不到,但我还是坚信自己想象得到学生的回答走势;甚至,我还想象得到教师的评点。  相似文献   

6.
在一次优质课评比中担任评委,选手们上的课是高尔基的《丹柯》,几位年轻教师都注重了对文本的解读,但我发现,几位教师的解读很是简单、粗暴,这种状况我觉得不是个例。下面就他们对小说中对两个人物(族人、丹柯)情感取向谈谈我自己的看法。族人是"人"选手们课上无一例外的都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丹  相似文献   

7.
读马克西姆·高尔基的《丹柯》,灵魂不为之震撼的人很少吧。之所以写出作者完全的笔名,绝不是要炫耀.只是因为这个名字的内涵:“高尔基”意思是痛苦,“马克西姆”的意思是“巨大的”.“巨大的痛苦”不是为个人的不幸遭际.而是为了某个集体、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无知和苦难,《丹柯》何尝不是作者悲悯人类苦难、渴望引领人们却又遭遇猜忌的人生写照?  相似文献   

8.
[小引] 成功的作文,靠的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和内心世界的展示。这种流露和展示,应该是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是真实的而不是造作的;与此同时,更应该是真纯的,甚至是崇高的(本文暂不论及这一方面)--就像高尔基笔下的勇士丹柯那样:"用手抓开自己的胸膛,拿出心来,高高地举在头上。……" 要想在作文中展露真纯,就应该把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放到自己的心窝里,用热忱和热血孵化它。  相似文献   

9.
吴春来老师执教的《丹柯》,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的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第三单元中的一篇外国小说,选自《伊则吉尔老婆子》,作者高尔基,题目是编者加的。小说的情节很简单,一群族人受到外敌人侵,被迫逃离自己的家园。他们来到了森林,却陷入了绝境——后有敌人的追杀,前有巨木的挡道,两者都有死亡的威胁。在这样的生死险境中,英雄丹柯挺身而出,自  相似文献   

10.
刘校长的“老兵新传”何修“凡人”档案姓名刘镜清性别男职业北京市丰台区职工中专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年龄59岁丹柯──高高地举起他那颗燃烧的心,给人们明亮道路。──高尔基本栏自主持人何修读者朋友们,您可还记得我刊第4期“凡人心语”主人公、丰台职工中专模范班主...  相似文献   

11.
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丹柯》是一篇寓言体小说,无论从何种角度解读。小说主题的关键词都是“英雄”,当然我们的教学也应该紧扣“英雄”而展开。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参如此诠释《丹柯》主题:“小说的主题便在于歌颂勇于实践、不计个人得失的献身精神之外又增添了一份悲剧的色彩。显出了主题的复杂性。”而如果课堂教学仅仅止步于让学生了解丹柯是一个英勇坚强、敢于牺牲的英雄形象,那么我们无异于“入宝山而空手回”。  相似文献   

12.
《外国小说欣赏》是高二下学期的选修课程,侧重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在拓展语文视野的同时,提高语文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最终的目的是初晓小说艺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高格调的审美情趣,提升人生的境界。第三单元的话题是:主题。《丹柯》是一篇以思想为目的的小说。文中的主人公丹柯告诉人们:"你们不能够用思想移开路上的石头。什么事都不做的人不会得到什么结果的。"他献出了自己的心,用那颗燃烧的心照亮人们的前程,带领人们走出了黑暗。  相似文献   

13.
浅谈高尔基笔下的正反面对立形象吴呈珊(一)高尔基的作品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从各方面学习和借鉴这些经验,对于今天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也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这里仅就高尔基作品中的对立形象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虽然古今中外的几乎所有优秀作家都在自己的...  相似文献   

14.
大家一定还记得英雄丹柯的故事.一天,丹柯的部落被敌人赶进了毒雾弥漫,不见天日的大森林.为了摆脱困境,带领大家走出重围,丹柯毅然抓开自己的胸膛,掏出一颗燃烧的心脏,高高举在头上,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从此,丹柯的部落走向了光明.丹柯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首奉献之歌.  相似文献   

15.
《丹柯》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第三单元,是高尔基《伊则吉尔老婆子》中的一篇小说。一、导入情境(活动:学生课前五分钟演讲,略)师: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聚集着乌云——生(齐背):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师:文字作者是一生:高尔基。  相似文献   

16.
我的思想有如秋天冷漠无情的太阳,照耀着混乱不堪的尘寰,在杂乱无章的尘世上空不祥地盘旋,无力继续上升,更无力向前飞翔。每当我出于这心力交瘁的艰难时刻,我总要把人的雄伟形象呼唤到我的面前。——高尔基  相似文献   

17.
<正>一、问题缘起在多年教学外国小说的过程中,常常遇到学生提出的一些奇怪问题:《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凭一个人为什么可以影响甚至钳制全校乃至全城所有人的思想?高尔基的《丹柯》为什么那么像民间故事?《娜塔莎》中的犯花痴少女要跟人私奔,为什么说她是托尔斯泰笔下最迷  相似文献   

18.
传说是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是民间长期留下来的对过去事迹的记述和评价。传说中的主人公的活动遗迹,常被联系到地方上某些自然物、人工物及社会风习上面。于是,许多传说就成了这些事物来历的一种说明。高尔基的作品《丹柯》所讲述的就是在雷雨到来之前,出现在草原上的蓝色火星的来历。高尔基在作品中为丹柯和部落的人们生存斗争的活动舞台营造了一个极具诗化的抒情性的特定氛围。他使用了大量的拟人语言,使客观事物情景交融,神形兼备,具有强烈的抒情性。“不论是白天或夜晚,在那些人的周围总有一个坚固的黑暗的圈子,它好像就想压碎…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第六册附录《我国的古典文学》一文中,有几处运用了“形象”的概念。这里的“形象”指文学形象,它有如下几个特点。一、具体性和概括性的统一文学形象首先是具体的、可感的。这就是说,叙事作品所描写的人物、景物等,都可以使人感触到,它们有自己的性格、面貌、衣装、风度、命运,有自己的色彩、形状、声音,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正如高尔基所说的,那是“惊人的浮雕般的描写”,使人物“仿佛站在你的面前,你想用手去触摸他”(高尔基《论文学》第281页,  相似文献   

20.
云雀的歌     
朝霞嫣然一笑,熄灭了空中的星光。夜,暗淡了,战栗了,夜幕渐次消融了,像冰块见到了阳光。我的心,轻松、平静,充满希望。我要飞了,飞向黎明,飞向太阳,迎接自由的曙光。梦想云雀的歌![前苏联]@高尔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