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朱华贤 《师道》2003,(5):12-12
怎么?当老师的不要太像老师?你有没有搞错呀?当你看到这个标题时,也许会这样想。这句话出自一位语文特级教师之口,他是在介绍实施新课程标准时这么说的。初听时,笔者也着实吃了一惊,但过后仔细想想,觉得颇有道理,这正是现代教育新理念下师生关系的必然要求。太像老师,意思是什么呢?老师给人的印象又是什么呢?尊者,这恐怕是最突出的印象。长期以来,我们的许多老师总是以尊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总希望时时处处都得到大家的尊重。因而,有的老师下课像上课,上课像领导,摆架子,用官腔;有的老师不苟言笑,一脸正经。有的师…  相似文献   

2.
爱如茉莉     
那是一个飘浮着桔黄色光影的美丽黄昏,我从一本缠绵悱恻、荡气回肠的爱情小说中抬起酸胀的眼睛,不禁对着一旁修剪茉莉枝的母亲冲口说:“妈妈,你爱爸爸吗?”妈妈先是一愣,继而微红了脸,嗔怪道:“死丫头,问些什么莫名其妙的问题。”我见从妈妈口中透不出什么秘密,便改变了问话的方式:“妈,那你说真爱是什么?”妈妈寻思了一会儿,随手指着那株平淡无奇的茉莉花,说:“就像茉莉吧。”我差点笑出声来,但一看到妈妈一本正经的眼睛,赶忙把很是轻视的一句话“这也叫爱”咽了回去。此后不久,在爸爸出差归来的前一个晚上,妈妈得急病…  相似文献   

3.
名与乐     
面对着“快乐名人”这个栏目,我不断地向自己发问:什么是快乐?快乐属于谁?出了名就快乐吗?名人们生活得都快乐吗?脑海里首先浮现的,是一个不等式:名人快乐。那些大名鼎鼎的明星们,别看他(她)那么风光潇洒,在镁光灯的闪烁下一个个笑得灿烂若霞,其实不少人并不快乐。你瞧,上街得戴着个墨镜甚至跟着保镖,时时提防着“狗仔队”的跟踪;交个朋友像做“地下工作”秘密接头,弄不好就给曝光满城风雨沸沸扬扬;说话得小心别说漏了嘴,穿衣既要时髦又别偶尔走了光;人家找你签名你得陪着笑脸直写得手指发麻,稍有厌倦之意就有人在报上…  相似文献   

4.
孩子被撤职了,母亲的耐心开导让他重新恢复了自信…… 那是去年11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我下班回家之后;发现儿子老老实实坐在沙发上,电视没开,也没有像往常一样练琴。我忙着换鞋,没有仔细看他,只是随口一问:“早回来啦?” 儿子没有回答,我感到诧异。因为每次回来,儿子总是先扑上来搂着我的脖子亲热一番,而今天却是一动不动地看着我,这是怎么了? 我一边想着,一边穿好拖鞋走到客厅。朝着儿子一看,我这才发现他的神色不对,两只眼睛不安地看着我,小嘴绷得紧紧的,我又问了一句“怎么了,不说话?” “妈妈,我告诉你一个坏消息…  相似文献   

5.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透镜,其中讲到凸透镜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下面放段录像,请同学们观察。(师放录像)师:录像中,老师在干什么?生:用放大镜看书。师:放大镜就是凸透镜,通过凸透镜看到的字跟原来的字比较,有什么变化吗?生:字大了。师:请大家接着看,照相馆中的摄影师在给老师照相。照相机的镜头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这是毛玻璃,通常把它叫光屏。同学们家中照相机的光屏是胶卷。请注意,你在光屏上看到了什么?生:您的像。师:像阳人比较,有什么变化吗?生:比人小,而且倒着。师:观察得很仔细。其实,你通过凸透…  相似文献   

6.
葛芳 《早期教育》2006,(9):22-22
蚱蜢鲁鲁很调皮,但也非常好学。一看到什么新奇的东西,他就会把眼睛睁得大大的,鼓足劲,跳过去问个明白。秋天到了,他说要去访问一下别的小动物。 森林里很热闹,小动物们都在忙着做自己的事情。蚱蜢鲁鲁先和小松鼠打招呼:“小松鼠,你搬那么多坚果干什么呀?”小松鼠正累得气喘吁吁,蓬松的大尾巴像把大扇子耷拉在树梢上。他四下看了一下,才发现蚱蜢鲁鲁正歪着个脑袋和自己说话。“嘻嘻,我们是为了冬天储存食物呀!”小松鼠觉得蚱蜢鲁鲁真好笑,连这点常识也不知道。  相似文献   

7.
眼神的故事     
要问我与学生相处最难忘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孩子的眼睛。听懂了老师的话,从眼神中,你能感受到他的喜悦;不认真听课时,从他那游离的眼神中,你能读到惊慌与不安;受了委屈,那本该带笑的眼睛里,流露出的是与年纪不相符的忧郁和沉重,你就知道了他正忍受超年龄的压抑,蔷要你的引导与帮助。但有一种眼神却令我百思不得其解:他上课望着你时,你读到的是焦急与心不在焉,问他是否病了,却是相当健康;似乎有什么话要说,真正让他发言时,却是哑口无言,只感觉像丢了魂似的。这种眼神到底暗示着什么呢?我一直在思考……  相似文献   

8.
静转过头,发现一个男生走了进来。好眼熟啊!他不是今天早上发现自己爬墙的那个男生吗?别紧张,稳住!如果被清老师知道的话,一定没有好果子吃———可是,男生不就老犯错误吗?我这样会不会更像个男生?说不定会歪打正着呢!正当静胡思乱想的时候,清老师开口说话了:“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什么?”清老师看了看静。“你是不是改了你的性别和名字?”静愣住了,她如同一头扎进冰冷的海水里,全身冰冷。难道这个秘密就被发现了?“是不是?”清老师又问了一句。“我……”静不知道怎么回答,她想说没有,但是看着清老师的眼睛,她明白…  相似文献   

9.
清清楚楚地说话仔仔细细地读书──评1996年成人高考语文试卷王溪看到这个标题,您也许要问:说话清楚,读书仔细是对小孩子的要求吗?的确,我们是这样要求小孩子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成年人说话都很清楚,读书都很仔细,有了较高的言语能力与阅读能力。事实上,不...  相似文献   

10.
表情书     
眉毛会说话:告诉你它的主人在想什么眼睛会说话:告诉你它的主人心里装着悲伤还是欢乐喜、怒、哀、乐、好奇、疑惑、恐惧……从别人的脸上,你能读出他心里的想法吗?让我们一起来做一本表情书一起来玩一个拼表情的游戏吧!  相似文献   

11.
人身上最重要的部位是什么呢?或许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答案:有的人选择大脑.有的人选择眼睛,有的人选择手。但是你为什么选择那个答案呢?仔细思考一下,也许你能和本文的作者一样,获得一个令人惊讶的答案。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最能抓住读者眼睛的眼睛,无疑是卡夫卡的眼睛.   卡夫卡的眼睛充分宣示了他内心的柔弱和恐惧.也许你会像触电一般被他唤醒了自己内心同样的柔弱与恐惧,也许你内心苏醒的是对于一个柔弱而又恐惧的孩子的怜悯与关爱.……  相似文献   

13.
把学生当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以广 《师道》2005,(3):10-11
也许有人看到这样一个标题,会感到好笑:这也叫论?告诉你,我可不是在写什么论,对于今天的教育,我真的有话要说:教育必须把学生当人。索里特尔富说过:“如果你把学生看作是负责的人,他们就会有认真负责的行动:如果你把他们看作是小孩,他们将会像孩子似的行动;如果你期望你的孩子去偷东西,他将不会使你失望。”  相似文献   

14.
毛小懋 《小读者》2012,(7):66-70
“老罗!你还管不管你儿子?你瞧瞧他作文都写了些什么!”妈妈扔给爸爸一个作文本。老罗打开作文本。读道:“‘我最爱的人是我的同桌孔萌萌,她有一个红扑扑的脸蛋,像苹果一样,脸上长着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像葡萄一样。  相似文献   

15.
写作文最重要的是观察。为什么我们有的同学写出的作文生动,而有的同学写出的作文干干巴巴,谁也不爱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对事情观察。什么是对事物的观察,又怎么观察呢?你们一定会问。其实,这里面并没有更深奥的道理。观察是写作的基础。你要描写一个人的外貌,他的眼睛是什么样子,鼻子是什么样子,嘴是什么样子,就得细心观察一番,然后才能动笔。当然了,这还是最简单的说法。观察一个人,光是外在形象是不够的,还要注意他的举止、神态,说话的样子,走路的样子,高兴时的样子,生气时的样子,这样写起来才会生动。…  相似文献   

16.
一天中午,爸爸竟给我带回一只小狗。呀,这是我想了很久的小狗啊!我一面高兴地叫“小狗狗,小狗狗”,一面俯下身子去抱它。小狗刚满月,它浑身打哆嗦,好像离开妈妈很害怕,或者是冷吧,多可怜啊!我准备脱下棉衣把它包住,妈妈忙说:“不行,你会着凉的。”怎么办?总不能让它冻着吧?我立即把小纸盒的书倒出来,铺上草,盖上棉絮,给它做了一个舒舒服服的窝。我仔细地端详着小狗:眼睛圆溜溜的,像一对玻璃球;黑鼻子往上鼓着;嘴巴张着,“汪汪”地叫,声音很轻,像一个小娃娃在牙牙学语;一对三角形的黄耳朵耷拉着;黑里带黄的毛裹着…  相似文献   

17.
说起我最害怕什么?那打针可是当之无愧的了。你也许会说:“打针?不就像被蚂蚁咬了口呗,有什么好怕的?”话是这么说,可一想起打针,我还是不寒而栗。你想啊,那长长的、尖尖的针头在那柔嫩的皮肤上留下一个小针孔作“纪念”,有时候还会流血不止,多疼啊……什么?你问我从什么时候开始害怕打针的?嗨,这可要追溯到我刚上小学的时候了……一年级时,学校组织全校同学打预防针,我们班的一位“勇士”自告奋勇冲了个“前锋”,昂首挺胸地走进了医务室,可他出来时的狼狈样儿便使我对打针有了一种畏惧感。你瞧:他一只袖子耷拉着,右手托…  相似文献   

18.
如果让你画一双眼睛,你会怎样去画呢?如果让你选择,你喜欢一双怎样的眼睛呢?那是一双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的眼睛,炯炯有神的眼睛,会说话的眼睛,明亮的眼睛。我们喜欢的动画片和动、漫画册里的明星们,是不是都有一双这样的眼睛呢?其实,我们的作文也有一双眼睛,对了,作文的眼睛就是题目。不少同学常常为自己的作文找不到一个好的题目而苦恼不已。在同学们的作文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的题目:《记一件难忘的事情》《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我的妈妈》《助人为乐》《一件令我难过的事》《这件事教育了我》《我的兴趣爱好》《…  相似文献   

19.
蓝一 《八小时以外》2014,(10):88-89
有时候,跟女人说话就像蒙着眼睛过雷区。女人往往不管问题本身是什么,而是不管什么问题,都会去追寻那丝丝缕缕的弦外之音,会琢磨:“他说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他是在暗示什么?”诸如此类的,越想越多,越想越麻烦。  相似文献   

20.
师 :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作文形式(板书)“话题作文” ,大家一起读一遍。生 :(齐读)师 :你们读了这个题目之后有什么疑问?什么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我们过去的作文有什么区别?话题作文怎样写……评析】话题作文是小学生没有接触过的作文形式 ,教者首先激疑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 :什么是话题作文呢?大家一起学习几篇文章。生朗读第一篇文章 :《会说话的眼睛》师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什么?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会说话的眼睛》 ;谢老师的眼睛会“说话”)(生朗读第二篇文章 :《她真像妈妈》)师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什么?主要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