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5年3月18日,素有"女性诺贝尔奖"之称的第十七届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颁奖典礼在巴黎索邦大学举行。来自世界五大洲的五位女性科学家获得了该项荣誉,每一位获奖的女性凭借在基础科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不断扩展人类对世界的认知,通过解决最基本的宇宙问题积极应对当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她们是追求科学的卓越典范,她们向世界证明了女性同样可以为科学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她们,是当之  相似文献   

2.
<正>在世界范围内,科学研究如火如荼;在科学的殿堂里,女科学家值得被关注。她们的研究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她们的成就被万千女性看在眼里,以榜样的力量激励着更多女性投身科学。设立女科学家的"专属勋章",不仅能够对青年女性科研工作者产生积极作用,更推动了社会公众对女性科研工作者的观念改变。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2月28日,由全国妇联、中国科协、中国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和欧莱雅中国联合设立的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十位女性折桂。她们来自不同的科研领域,她们供职于各大科研院校,她们各具特色——她们是不同的,但她们又是相同的——她们是我国青年女科学家的典范,她们用科学改变世界。让雷达"智能化"  相似文献   

4.
在浩瀚的科学史上,曾有居里夫人、多萝西一霍奇金等多位女性科学家撷取诺贝尔奖。女性从深闺中走上世界的舞台.愈走愈远.愈飞愈高。地质科学是公认的“艰辛”科学.然而,在这一几乎是须眉一统的基础科学领域.却有着一位执着的女性。  相似文献   

5.
爱迪生、爱因斯坦,这两位科学家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你知道吗,有一位科学家的成就,“几乎是以上两位科学家的总和”,“在过去的100年里悄悄地改变着人类历史的进程”,并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彻底改变人类世界”?然而,很多人——不,应该说很多很多人——连他的名字都没听说过。  相似文献   

6.
《科学与生活》2003,(7):8-8
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2003届颁奖仪式暨五周年庆典于2月27日晚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5位著名物理学家分别代表非洲、亚太地区、欧洲、拉美和北美获得“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15位年轻女生物学家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  相似文献   

7.
林子 《百科知识》2003,(6):12-12
近年来,世界各地抗老“疗法”的泛滥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美国伊利诺大学芝加哥校区的公共卫生教授欧宣斯基、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解剖学教授黑弗利克和芝加哥大学国家意见调查中心的老化中心资深科学家卡内斯三位科学家带头在世界著名科学杂志《Scientific American》(即《科学美国人》)上发表了他们的立场声明.声明主要内容是向人们警告:市面上没有任何一样产品(完全没有!)是经过证实可以延缓、停止或逆转人类老化,而且有些产品还相当危险。  相似文献   

8.
2015年1月16日,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及欧莱雅中国共同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京隆重举行.来自全国5个省市的10位青年女科学家获得该项殊荣.从追溯动物起源到解密大脑神经,从研发纳米材料到探索浩瀚星空,从研究优良农作物到航空特种医学,她们用青春灌溉科学之美,用科学书写人类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9.
2003年2月27日,世界科学界将关注的目光锁定在一位中国女性科学家的身上。当她以一袭红色唐装从容登上领奖台时,全场为之热烈鼓掌。她就是"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的获奖者李方华院士。 这项被誉为"女性诺贝尔科学奖"的奖项,每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一次,专门授予全世界范围内最杰出的科学女性。在众多参选的女性科学家中,李方华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个中国人。 作为第一位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的中国女性,在绚烂的"女性诺贝尔奖"光环的背后,是她五十年的寂寞耕耘:科研条件的局限、工作的压力、家庭的重负,在种种困难的限制下,她一路闯来。  相似文献   

10.
!"世纪伊始,世界上活跃着一批所谓的主流科学家,他们把持着出版物的审批权,经常在电视屏幕上露脸,传播着各种“世界公认”的科学真理。如果谁发表了反对他们的观点,一顶“伪科学”大帽便会迅速给你扣来。科学都在他们哪里,尽管他们也不过是在翻炒、传销洋名家胡乱编造的“科学故事”。如果你要提出问题,你就是在与“科学共同体”闹对立,是在“反科学”、“反人类”、“反社会”。主流科学家们说,爱因斯坦、莫夫、霍金都是“科”学之神,你们只能供奉朝拜,如果对他们提出质疑,那一定是脑子出了毛病。爱因斯坦在科学上的地位已被世…  相似文献   

11.
科学家、企业家在事业上成功的条件有多种,但有一条首要的条件是共同的,即不断战胜自己。1998年是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100周年,这位世界闻名的科学家肖像挂遍世界各国的科学会堂和高等学府,我们从中可看到她昔日的风采,她年轻的时候是一位美丽、漂亮的女子。自古以来,漂亮是一个女子的最高荣誉、最大的资本,只要有了这一点,其余就不必追求了。莫泊桑在他的名著《项链》中说:“女人并无社会等级,也无种族差异;她们的姿色、风度和妩媚是她们身世和门庭的标志。”居里夫人偏偏没有利用漂亮这一点资本,她的战胜自我恰恰…  相似文献   

12.
《金秋科苑》2011,(1):56-65
美国科普杂志《探索》为庆祝发行30周年,邀请11位世界顶尖科学家对今后30年科学将引领人类走向何方进行了预测。下面,就让我们看看这些科学大师们到底怎样说。1.肯·卡尔代拉(卡内基科学研究所的资深科学家,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气候变化科学小组成员):能源是个大问题。聪明的投资将带来大收益。  相似文献   

13.
美国《科学》杂志评出的2000年十大科学成就.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成功名列榜首。这十大成就是: 一、美国、英国等6国科学家合作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绘制工作,基本上测定了人类基因组上的碱基序列。中国科学家承担了其中1%的测序任务。这一成就标志着人类在解读自身“生命之书”的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4.
风云人物     
《科学中国人》2004,(4):44-46
有“女性诺贝尔科学奖”之称的“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2004年度获奖名单最近在巴黎揭晓,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化学系暨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叶玉如教授荣膺“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亚太区得主。 据悉,这是继去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方华教授之后,中国女性第二次问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曾经对科学有过这么一句精彩的诠释:“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科学技术的巨人牵引着我们走进一切新知领域,使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给人类以无微不至地关爱。新世纪初,世界医学科技发展非常迅猛,如科学家们发现了基因(DNA)图谱,一举揭开了人类生老病死的所有奥秘。而今我国聪明的科学家们又创造了“虚  相似文献   

16.
38岁的盛美萍又一次站到聚光灯下。 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声学学科带头人盛美萍,在荣膺“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18项殊荣之后,又荣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全球惟一奖励科学女性的项目(“为投身科学的女性”计划),是被誉为女性科学界的诺贝尔奖在中国的成功延伸。盛美萍是首位获得该大奖的陕西省科学家。  相似文献   

17.
李大庆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2):I0009-I0010
困扰研究人员30多年的最基本分子生物学问题获得了突破。4月25日,《科学》杂志刊登了中国科学家的长篇论文,宣布解析了“30纳米染色质高级结构”,这使人类知道了决定同卵双胞胎存有差异的“30纳米染色质”的结构。困扰世界30多年的最基本分子生物学问题获突破 我科学家率先解析30纳米染色质高清晰结构 困扰研究人员30多年的最基本分子生物学问题获得了突破。4月25日,《科学》杂志刊登了中国科学家的长篇论文,宣布解析了“30纳米染色质高级结构”,这使人类知道了决定同卵双胞胎存有差异的“30纳米染色质”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2000年,关于干细胞的研究,再次被世界最权威的美国《科学》杂志评为当年十大科学成就之一。科学家成功分离人体胚胎干细胞的新闻曾经轰动了世界,1999年,《科学》杂志曾将干细胞研究评为年度世界十大科学成就之榜首,人类基因组测序和克隆技术“屈尊让贤”。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干细胞的研究领域也有上好的收成。一些科学家发现,从成年老鼠的大脑中取出的细胞注入胚胎后,能够重新分化为胚  相似文献   

19.
4大科学之谜     
全球科学家们都在设法揭开“人体基因结构之谜”、“生命形成之谜”、“宇宙中的黑暗物质到底有多少”、“受控核聚变能否成功”等四大科学之谜,如果得以成功的话,那么人类的生活以及对世界的看法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植被地球     
植被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之一。为了了解世界范围内的植被水平,科学家用卫星监控了不同地区的“绿色”程度以及随季节的变化。这种观测能帮助科学家理解干旱、病虫害爆发这些自然因素以及开荒、全球变暖这些人类活动因素对植被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