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具有光学性能、高热导性能、力学性能和室温铁磁效应等性能。石墨烯材料的发展使得传感器的发展如虎添翼。很多优质传感器的诞生也使生活和生产变得更加智能。本文基于石墨烯材料论述了石墨烯柔性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发明与创新》2014,(2):9-9
之所以能制造出可弯曲显示屏,是因为人们找到了制造这种显示屏的合适材料——石墨烯。石墨是由一层层蜂窝状有序排列的平面碳原予堆叠而成的,组成石墨各层间的作用力很弱,所以很容易互相剥离,剥下来的单层石墨片就是石墨烯,它只有一个碳原子的厚度,是目前已知的最薄的材料。这种材料虽然薄,但是非常坚固,不易断开,加上它的导电性能比已知所有导体的性能都高,很适合做可弯曲显示屏。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4):I0001-I0001
石墨烯纸是一种基于石墨原料的合成材料。它不仅重量轻,强度和硬度高,具有比钢更好的柔韧性,并且还是一种环保材料  相似文献   

4.
石墨烯是由单层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的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晶体结构,厚度仅为单层碳原子直径,是世界上最薄、比表面积最大、强度最高、热导率最高、室温下平均自由程最长、载流子迁移率最高的二维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隧道效应、光学性质、渗透性质等特性。目前,世界各国政府、科研机构、各大公司均高度重视石墨烯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本文通过对石墨烯领域的中国专利申请进行统计分析,从多个角度解读了国内外申请人在该领域的专利发展态势,并对国内申请人现阶段应采取的专利策略给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两位来自俄罗斯的研究学者,他们以“关于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赢得桂冠。 什么是石墨烯?它有哪些性质?中科院强激光材料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俊介绍道,“石墨烯属于二维碳纳米材料,是至今发现的厚度最薄和强度最高的材料。薄是因为石墨烯是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二维晶体,厚度只有一个碳原子大小。虽然薄到极致却非常致密,即使原子尺寸极小的氦也无法穿透它。”当然科学界都在关注石墨烯的研究进展,青年研究员王俊在低维碳纳米光子学材料、性质及器件研究方面表现出色,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相似文献   

6.
台文 《知识窗》2008,(11):56-56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两名华裔科学家最近研究发现,铅笔石墨中一种叫做石墨烯的二维碳原子晶体,竟然比钻石还坚硬,强度比世界上最好的钢铁还要高100倍。这种物质不仅可以用来开发制造出纸片般薄的超轻型飞机材料、制造出超坚韧的防弹衣,甚至还为“太空电梯”超韧缆线的制造打开了一扇“阿里巴巴”之门,  相似文献   

7.
中国天然石墨未来需求与发展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天明  陈其慎  于汶加  沈镭 《资源科学》2015,37(5):1059-1067
天然石墨是传统工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必须的矿物原料,成为支撑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本文从天然石墨消费的主要部门,核算各产业石墨的需求量及未来发展方向。对耐火材料、钢铁铸造、密封材料、制动材料、润滑剂、吸附剂、电池电极等产业的未来需求预测,结论为:到2020年中国石墨需求量将达到100万t,是2010年的1.42倍;耐火材料行业需求量将减少,而密封、制动材料,润滑、吸附剂及电池电极等行业需求将翻番。石墨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2020年前石墨烯产业难以改变天然石墨的消费格局。未来石墨的消费格局决定了中国石墨产业将从材料级产品向专业级产品深加工方向发展,重点培育电碳石墨材料产业链和新兴材料产业链,开发石墨红外电热材料、石墨高分子材料添加剂、氟化石墨、各向同性石墨等产品。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9):I0001-I0003
作为201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主题,石墨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可由石墨获得)进入应用领域已呼之欲出。许多科学家认为该产品是革命性的新材料,将推动电子产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撬动至少千亿级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9.
<正>碳纳米管是一种由SP2碳原子组成的碳纳米材料,呈六边形排列的石墨层卷曲而成的数层到数十层的同轴中空纳米管,径向尺寸为纳米量级,轴向尺寸是径向尺寸的103~106倍,可达1μm甚至1mm,因此碳纳米管具有极大的长径比,也可以看成是由单层或多层石墨烯卷曲而成,层与层之间保持约0.34nm的距离,管子两端基本上都封口的一维量子材料。从几何角度来看,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5,(14)
新型的碳元素材料石墨烯,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优秀的物理性质,已经成为了材料科学和凝聚态物理学领域的热门研究对象。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正在对石墨烯的衍生物越来越产生兴趣。本文除了介绍了石墨烯的基本特性和应用研究外,还介绍了两种具有应用潜力的石墨烯衍生物——石墨烷和石墨炔的物理性质,以及其可能超越石墨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正>"石墨烯"这个名字也许你以前没听说过,不过你总用过铅笔吧,石墨是构成铅笔芯的重要材料,而石墨烯又是构成石墨的材料。当你在纸上轻轻一划,说不定这种材料就在你眼皮底下诞生了。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石墨烯的物理化学性质,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及产业化的情况。石墨烯因其特殊的二维结构,具有与石墨负极不同的电化学性能。对石墨烯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制备方法、储锂机理等做了介绍。从石墨烯用于锂离子电池的两个方面材料,即负极及复合电极材料,对石墨烯电极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江苏常州二维碳素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年产3万平方米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生产线将投产,这是公开报道中已知的全球最大规模生产线。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按照六边形有序排列的二维晶体,是世界上已知的最薄且强度最高的纳米材料。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透明性、柔韧性、机械强度以及独特的电子特性,在电子、通讯、能源、医疗等众多领域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被称为材料领域的神童。  相似文献   

14.
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制备可膨胀石墨,经微波膨胀得膨胀石墨。研究了不同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配比对膨胀容积的影响。用所制备的膨胀石墨为原料,采用氧化还原法制备石墨烯,然后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聚苯胺/石墨烯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所制备样品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膨胀石墨经过氧化还原处理后得到纯度较高的石墨烯,并且石墨烯与聚苯胺之间的分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正>石墨烯是由单层碳原子组成的正六边形网状材料,由于其优良的导热、导电本领,被科学家誉为"21世纪最有前景的材料"。但遗憾的是,我们至今还无法大规模生产石墨烯,因为高纯度的石墨烯制造起来太困难了。目前最先进的技术每小时也仅能制造不到0.5克。但最近,一位爱尔兰科学家发明了一个制造石墨烯的办法:在厨房用的食物搅拌机中加入一些石墨粉,加一点水和洗涤剂,然后高速搅拌。这样,不费多时,你就制造出了这种"传  相似文献   

16.
正石墨烯具有突出的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在常温下具有较高的电子迁移率、比表面积大等一系列优势性质。国内电化学领域石墨烯专利的主要方向是石墨烯电化学制备以及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改性,二者占总申请量的约80%。电化学制备石墨烯材料的专利申请情况本文对相关内容的国内专利进行了检索,即在中国专利文摘数据库(CNABS)中,对电化学领域石墨烯材料的专利文献进行了检索。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1):103-104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宫建茹研究组采用离子注入技术,通过高能离子轰击使石墨烯产生碳原子空位缺陷。然后,在氨气气氛中高温退火,利用氨气分解产生的氮原子来填补碳原子空位缺陷,实现了在石墨烯中氮原子的掺杂。由氮原子掺杂后的石墨烯制备的场效应器件具有n型导电性质,进一步证实了氮原子的掺杂效果。另外,通过调节离子注入剂量、退火温度等条件,  相似文献   

18.
<正>石墨烯用作增强拉曼的基片的可行性张锦教授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石墨烯是一种包在二维蜂窝状晶体结构中的单层碳原子。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5):I0006-I0007
日前,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简称中科院重庆研究院)正式公开宣布,该院已经成功制备出国内首片15英寸的单层石墨烯。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组成的单原子层平面薄膜,可以作为制备新型触摸屏的核心部分——透明电极的材料。据中科院重庆研究院微纳制造与系统集成研究中心副主任史浩飞介绍,石墨烯只有0.34纳米厚。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20,(21)
文章介绍了多种功能化石墨烯复合型材料修饰电极,制备高灵敏度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主要概述了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和石墨烯基电化学传感器,尤其是在药物分析和重金属离子检测中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