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张继升 《山东教育》2005,(21):97-98
关于文学作品的欣赏,新课标要求学生“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情感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新大纲的规定是“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对初中学段文学作品的阅读提出这样的目标:“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它强调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学不能包办代替,要让学生自己去进行阅读实践,自己去感受、思考。  相似文献   

3.
张海彦 《学语文》2011,(3):40-4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对文学作品阅读初中阶段目标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说出从中获得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一定的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课程目标阅读部分第八条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取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有鉴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作为课程目标,要求7~9年级"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鉴赏文学作品,指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凭借作品的语言和艺术形式,借助想象和联想感受作品中所描绘  相似文献   

6.
刘春华 《现代语文》2014,(3):130-131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初中7-9年级学生提出了阅读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相似文献   

7.
课标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初中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强调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相似文献   

8.
一、考点分析 多年以来,语文高考《考试大纲》里对诗歌鉴赏的要求有两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与《教学大纲》要求相一致。大纲要求,学生应该“对阅读材料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感情体验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钱方 《文学教育(上)》2010,(22):110-110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有创意的阅读”。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提出了创新阅读的要求,2001年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阅读的要求中有这样的表述:“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已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里再三强调“自己的”:自己的心得、自己的看法、自己的体验、自己的评价等。显然,是在强调个性化阅读和创新阅读。在这种理念下,语文阅读教学不应再仅仅满足于传授已有的定论,而应追求阅读的开放性和创造性。教师要通过正确引导来打开学生思路,让学生根据个人体验、进行刨造性的阅读。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这种要求下,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  相似文献   

12.
刘艳丽 《现代语文》2011,(10):105-106
案例背景 语文教师对教材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仅影响着一堂课的质量,同时还影响着学生阅读文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新课标对学生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3.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阅读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相似文献   

14.
《中学文科》2005,(10):1-19
《语文课程标准》对七——九年级阶段的学生在阅读方面提出这样的一些要求: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昧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等。  相似文献   

15.
林昌海 《语文天地》2010,(11):64-65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7-9年级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相似文献   

16.
高中语文研究性阅读,是一种在以文学作品为主的文本阅读的基础上,以问题为中心,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收集分类,阐释、发现和探究的文化行为。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的要求是:“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2007年新课程考试大纲在“文学类文本阅读”部分提出:阅读文学作品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这里的“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是以前考纲所没有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欣赏文学作品,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为了达到《标准》要求,在实施小说教学中,应该重点突出细节描写的鉴赏。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阅读”中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会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学生做起来最难、也最易丢分的就是阅读这一大“板块”,怎样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成了老师和学生当前最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是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有关“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新课标对此的要求是: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