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上海媒体与国外媒体科技传播的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慧玲  蒋宏 《新闻界》2007,(2):19-21
大众传媒是科学技术普及的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工具之一,它拥有科技信息传播的载体以及专门的记者和编辑,可集成各种科技信息的资源以及顾问团队,可以借助各种资源和力量对需要和应该传播的科技信息进行二度创作与编排组合,通过大众传媒将科技信息广泛传播,以达到科技知识普及、促进公众认知学习、科学使用和选择与参与等目的。  相似文献   

2.
陈瑶榕 《新闻世界》2013,(12):152-154
科技新闻是对科技成果、科技事件、科技人物等进行的报道,担负着向公众普及科技的责任。科技新闻包含着人文色彩,科技新闻人物包含着人文情怀,科技发明的目的是为人服务的,科技新闻报道是培养理性的人的重要途径。在人文主义的视角下,从事科技新闻报道应该挖掘科技人物的人文精神,揭示科技成果的人文意义,实现科技新闻的人文传播。  相似文献   

3.
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是新闻传媒的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个国家科技知识的普及程度。从根本上决定着这个国家生产力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以及这个民族的创造能力:一个国家科技知识的普及程度,更是决定了这个国家人民科学素养的高低程度:而公众科技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竞争力.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4.
科技期刊是传播科技信息,普及科技知识,促进学术交流的重要途径,也对促进科学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推动我国科学的发展和技术进步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公众理解科学”为基本内涵的科技普及是科技传播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公众科技教育和文化教育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尝试以此为基点来探析科技类电视节目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6.
创新科学技术和普及科学技术是科技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科学传播已成为普及科学技术的主要形式和重要内容。科学传播对于向公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和方法,引导公众支持科技,参与创新具有重要作用。新时期的科学传播正面临看公众科普需求迅速变化和传播形式不断创新的机遇与挑战,传统的科学传播方式对公众的影响力和效果呈下降趋势,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势必引发科学传播方式的变革。只有及时适应公众科学技术普及需求变化,加快创新科学传播方式,才能不断提高科学传播效果,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促进创新科学技术与普及科学技术的协调、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有效的科技传播是促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手段。由于传播内容的特殊性,科技传播一直未能成为媒体传播的重点内容,随着近年来社会生活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人们对科技知识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对科技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尤其是农村地区,社会民众的科技需求与媒体科技  相似文献   

8.
刘成璐  尹章池 《今传媒》2012,(4):107-108
本文在大众传媒科技传播现状的基础之上,对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方面进行监测和评估,在把握和分析大众传媒科技传播的要素和普及特点的理论之上,试图构建一个相对全面客观的指标体系,从传播过程的每一个微观环节着手研究影响科学传播效果的因素,从而将加强各类媒体科技传播能力的建设落实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丁山 《新闻前哨》2008,(9):58-60
在传播和普及科学技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工程中,科技编辑无疑肩负着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技知识、普及科学技术的重任,其自身科学文化素养和能力对媒体科技传播力度的加强和科技传播媒体品牌的打造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发现,大众传播媒介是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不同的人群在媒介选择上的差异较大,而传播媒介的科技传播力度不够大。由此,本文提出了科技传播媒介的发展对策:在坚持公益性投资的同时,科技传播媒介要走产业化的道路;大力培育科技传播媒体品牌;根据不同受众的特点,注重分众传播,使传播效果最优化;应注重新媒体的使用。  相似文献   

11.
冯菊香 《今传媒》2014,(5):37-38,54
"世界末日说"属于流言中的谣言,其传播渠道主要有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和网络新媒介传播等不同途径。"世界末日说"传播的影响成了现代"魔弹论"的翻版,究其原因,除了深层的社会原因外,与电影《2012》引发的恐慌、新媒介建构的"拟态环境"等推波助澜不无关系。为此,可以从公众理性认识"世界末日说"的本质;媒介理性设置报道议程;政府应加强科技知识普及力度等方面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2.
卢锋  徐成芝 《视听界》2002,(3):42-43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价值,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同样,科技知识或者说科技信息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是体现科技价值,有效利用科技信息资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科技学术期刊传播特点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杜利民  陶立方 《编辑学报》2006,18(3):164-166
为能更好地传播科技知识,达到知识的社会化,各种传播媒体都对采集到的科技信息进行充分的整合和转换,表现出各自的传播特点与规律.科技学术期刊是众多传媒的载体之一,在传播科技信息时有其自身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互动性、创新性、简约性、即时性以及局限性.研究这些特点,旨在扩展科技期刊的传播功能,在提高传播效益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科技期刊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从科技期刊在宣传报导企业科研、生产、管理以及新产品开发,科技创新,传播科技知识,推广科技成果等方面论述了科技期刊在企业发展中应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有效的科技传播是促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但由于传播内容的特殊性,科技传播一直未能成为媒体传播的重点内容。随着近年来社会生活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人们对科技知识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对科技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尤  相似文献   

16.
王渝生 《中国博物馆》2005,(1):F002-F002
中国科学技术馆是我国国家科技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公众科学化素质的大型社会科技教育设施,是体现我国科技、化和社会发展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首都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构架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有效的科技传播是促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手段。由于传播内容的特殊性,科技传播一直未能成为媒体传播的重点内容,随着近年来社会生活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人们对科技知识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对科技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尤其是农村地区,社会民众的科技需求与媒体科技  相似文献   

18.
科技知识与信息的传播和传承,在人类文明进步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作用,科技知识和信息是科技工作中的重要条件与支撑。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创新离不开知识的积累、传播与传承。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科技知识与信息呈现出数量激增、传播速度加快、使用方便快捷、效能提高、理念更新、成本下降等新情况,知识与信息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要进一步深刻认识科技知识与信息传播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当今世界知识信息传播的态势,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加快我国知识信息传播体系建设,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支撑科技创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9.
俞陶然 《新闻世界》2012,(7):216-218
目前,我国的公民科学素养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为此,必须提高我国大众科技传播的效果。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研究如何提高网络媒体的科技传播效果显得十分必要。在该领域,近年来赢得大量人气的科学松鼠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科学松鼠会的传播效果和受众特征做了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文章从传播内容、传播媒介、线下活动三个方面切入,提出了网络科技传播的改进方案,并构建了一个适用于国内网络媒体的科技传播修正模式。  相似文献   

20.
《青年记者》2007,(12):54-55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人们对科技领域的新成果、新发现也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兴趣。如何搞好科技报道,让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走进千家万户,走向“平民化”,也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课题。科技知识具有专门化、专业化、深奥性、抽象性等特点,如果按照一般新闻去报道,就会变得晦涩难懂,令人敬而远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