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9 毫秒
1.
刘劭作为名理学家的代表,他专注于建设控名责实的人材学体系,不过以《人物志》为代表,其综合名实的思考援道人儒,体现了儒道融合的时代思想潮流。这集中表现于其以中庸为至德的圣人观念,以道释儒,政治理论体系隐约折射了本末有无之辨。从学术思想的发展史而言,刘劭将汉末人物清议引向了抽象原则的讨论,会通儒道,是为魏晋玄学诞生承前启后的一个关键过渡。  相似文献   

2.
作为刘劭的后期著述,《人物志》标志着魏初政治理论开始发生转变。虽然《人物志》的政治理论是由才性论思想家的质疑所促成,但刘劭在回应后者的过程中开启了新的理论视阈。在探讨圣人的德性与选官标准的过程中,《人物志》一方面揭示了德性的实质与类型,另一方面也从功能、所产生的效果以及天性等多重向度上为德性原则提供有效性论证。尽管《人物志》的德性理论在很大程度上被限定在政治领域,然而,它关注圣人、综合儒道的主张却成为随后玄学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在刘劭与曹丕、《人物志》与《典论·论文》之间 ,存在着多方面的、直接的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典论·论文》中的诸多思想理路和学术向度的获得 ,几乎无处找不到它同《人物志》的或深或浅、或隐或显的联系。对于《典论·论文》来说 ,刘劭的《人物志》是一眼深泉 ,一股雄风 ,一团酵母 ,没有它丰富的思想滋润 ,没有它辨证思维方式和思想的鼓舞和启迪 ,没有它坚实厚韧的哲学的力的感发 ,就不会有《典论·论文》思想的活泼敏锐、思维方式的灵犀生动和思维视野的开阔宽广 ,以及思维质量的高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4.
刘劭的《人物志》所包含的心理学思想是完整且丰富的。他不仅提出了“情之理”的心理学概念,而且还阐述了一系列心理学范畴和心理应用方略,在我国古代心理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古代,不仅展开过一次人才学思想的专题讨论,而且还撰写了一本人才学思想的专门著作。这就是公元三世纪初刘劭所写的《人物志》。一九三七年,美国人把这部著作编译成一本书,题为《人类能力的研究》,在美国东方学社出版。这也是唯一被介绍到西方的我国古代的心理思想专著。刘劭字孔才,三国时魏国广平邯郸(今河北邯郸)人。据考证,劭或邵与孔才意义不协,其原名应为邵,邵有高、美的意思,与孔才义符。《三国志·魏志》卷二十一有《刘劭传》。他的著述很多,留传下来的仅有《人物志》三卷共十一篇。人才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是四个方面的问题。正好《人物志》对这四个方面的问题都作了研究;只是有的问题讲的多些,有的问题讲的少些。现依次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刘卲的《人物志》作为汉魏时期一部重要的人才专著,其文章学方面的价值同样重要。当时对名实问题的讨论,催生出循名责实的思想观念。刘卲在撰写《人物志》时接纳了这一思想,由此形成了峻厉雄辩的文章风格。  相似文献   

7.
1937年,美国一位名叫季·凯·斯莱奥克的学者,曾把我国古代的一本专著编译出版,题名为《人类能力的研究》,得到很高的评价。这本专著就是三国时期魏国哲学家、思想家刘劭的《人物志》。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人才心理学专著。在这部著作中,刘劭详细分析了才与性的关系、人才成长的内外因素,指出了个性对于成才的  相似文献   

8.
《人物志》是曹魏时刘劭所著的一部人伦鉴赏的专著。该书主辨人材,以外见之符,验内藏之器,分别流品,研幽摘微,并推演出专门的方法,遂成一学。本文除对《人物志》作一定的评介外,略考其学源,同时还对该书的学术价值及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贡献作一定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9.
《人物志》是曹魏时期刘劭所著的一部人伦鉴赏的专著。该书主辩人材,以外见之符。於内藏之嚣,分别流品,研幽摘微,并推演出专门的方法,遂成一学。 本文除对《人物志》作一定的介绍外,略考其学源,同时还对该书的学术价值及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贡献作出一定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0.
曹魏正始年间出现的《人物志》,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部人才理论专著。刘劭的这部著作在人力资源方面给予后人莫大的启示,同时在文学创作方面也有着诸多可研究之处,尤其在骈文发展史上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人物志》骈散兼和,逻辑严密,有上承两汉诸子遗风,下开六朝徘丽风尚之文学特质,《八观》是其中人才思想与文学特质具有代表性的篇章。管中窥豹,笔者但就此篇着眼来探索《人物志》的过渡性特点,以期待对汉魏六朝文学认识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传授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表达来实现。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课堂教学语言属于语言艺术的范畴。古人云:"善喻者,以一言明数事。"(刘劭《人物志·材理》)意思是说,巧用比喻有助于讲清道理。著名作家秦牧把比喻称为"语言艺术中的艺术"。鉴于思想政治课理论性较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研究汉晋学风之变迁,人物品鉴是最好的切入点,《人物志》是最佳的文本依据。《人物志·材理》提出的“质性平淡,思心玄微,能通自然”,是刘劭在学术方法上的创新。“平淡”是道理家的质性特点,“玄微”是其学术方法,“自然”是其学术方向。只有“平淡”之人,才能具备“玄微”之“思心”;也只有“思心玄微”者,才能通于“自然”之道。这种方法,不仅是刘劭自己的人材学研究方法,而且还被魏晋学者普遍接受,成为他们研究学术思想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李旭东 《语文知识》2014,(12):47-49
清人刘熙载的《艺概·文概》之二有言:“有道理之家,有义理之家,有事理之家,有情理之家。四家说见刘劭《人物志》。文之本领,只此者尽之。然孰非经所统摄者乎?”刘氏的“道理”“义理”“事理”“情理”为文章之本,如将“四理”说借用到议论文的阅读教学上来,借用“四理”法进行议论文阅读教学,指导学生在阅读中领悟到议论文的理性之美,议论文阅读教学是别有洞天的。  相似文献   

14.
两汉名实思想在先秦名实理论的基础上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其论述主要体现在《淮南子》和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淮南子》认为名所表达的概念是对客观存在的真实反映,同时主张操名责实,并主张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把握名实关系,同时看到了名实关系的多样性;董仲舒则对名号关系做了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与先秦时期纯理论研究的理性因素相比,两汉名实思想主要是为了达到"正名以正政"的政治伦理目的,表现出为政治服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由于人才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所以用人问题是历代统治者都十分关心的问题。用什么样的人?用人的标准是什么?也就成了历代统治者潜心研究的课题。我国古代对人才标准研究的论述很多,但总归起来看,其结果不外乎是:以德帅才、德才兼备。早在战国时期《墨子·修身》篇中就说过“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这就是说知识分子虽有学识,但品行作为仍是根本。这里墨子强调的是品操德行。到三国时期对人才和人才标准的研究已经很深入了,当时魏国刘劭所著的《人物志》就是研究人才的专  相似文献   

16.
羲黄文化史话之十七识人与用人———刘邵与《人物志》李捷《人物志》,堪称中国古代第一部评论人、研究人的专著,最近些年似乎已被人忘却。我认为这本书中的论述对今天研究人,研究人的思想,研究如何用人还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作者刘邵,生卒年不详,字孔才,邯郸人。魏...  相似文献   

17.
《墨经》中蕴涵了丰富的语言学思想,它的语言学思想是围绕名实关系展开的,共有七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刘劭<人物志>才性说提出的历史背景,并具体探讨了刘劭才性鉴定、人才使用等方面的观点,阐明了才性鉴定的可能性、困难及方法,以便对当前的人才选拔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传授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表达来实现.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课堂教学语言属于语言艺术的范畴.古人云:"善喻者,以一言明数事."(刘劭<人物志·材理>)意思是说,巧用比喻有助于讲清道理.  相似文献   

20.
《回族人物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回族历史人物传记,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白寿彝先生在主持编撰《回族人物志》的过程中,对回族历史人物与回族史研究的关系、回族史研究的指导理论和资料问题、新型回族史编撰的体例、回族历史人物的评价等诸多方面都作了深入的探讨与设想,为回族史的研究开辟了一片新的领域。据此来分析白寿彝先生的史学思想,不失为一条明晰的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