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伟忠 《集邮博览》2003,(5):54-54,55
前几天遇到一位久违的邮友,谈起天来未能免俗,三两句话就说到投资邮票的事情上。我随口问他近期买没买些邮票,谁知却勾起他二十余年前的一桩憾事。二十余年前的某一天,他和几个朋友一起去上海太原路邮市买《庚申年》邮票,那时面值8分的《庚申年》已卖到2元钱一枚,他将三个月的工资和奖金共200元全带在身上(当时他每月工资还不到60元),准备买100枚《庚申年》藏在家里,以便日后升值与人交换其他邮票。谁知他一到邮市,《庚申年》已涨到2.2元1枚,他一算200元只能买91枚《庚申年》  相似文献   

2.
五边形邮票 世界各国发行的五 边形邮票较少,已知的仅 有5个国家发行了18枚 此种邮票。 一、欧洲的马耳他于 1968年10月为纪念圣诞 节发行1套3枚五边形 邮票(因在前文介绍房屋 形邮票时已谈过,此文不 再赘述)(图1、2、3)。  相似文献   

3.
曹骋 《集邮博览》2011,(12):66-66
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瑞典基本上每年都会发行花卉题材的邮票。2011年11月17日,瑞典邮政发行了2011年圣诞题材邮票,共4枚(图1),该套邮票便是以花卉为题材.展示了圣诞期间常见的四种花卉,分别是圣诞节仙人掌、猩猩木、圣诞玫瑰和孤挺花。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1月14日,我像往常一样打开信箱,发现报纸中间夹着一大一小两个信封,仔细一看,原来是来自大洋彼岸的航空邮件—其中一封右上角整齐地粘贴着两枚印有德文"圣诞"字样的邮票,面额为55欧分。两枚邮票加盖来自德国"天空之城"(地名)的圣诞纪念邮戳。邮戳画面中一位小天使吹奏着乐曲,四周点点星光簇拥着一封写有"基督圣婴邮局"的信封;一旁古老的鹅毛笔仿佛墨迹未干,使写在信封背面的一行漂亮的花体字母看起来格外迷人,古风十足(图1)。我十分惊喜:这不是德国圣诞邮局的来信吗?  相似文献   

5.
日前收集到香港2003年发行的《观赏鱼》邮票4枚,每枚邮票上均有该种观赏鱼类造型的镂空,从背面欣赏尤感空灵别致,非常精美(图1为其中1枚)。邮票镂空工艺,就是利用常规或异形齿孔技术、激光切割技术等,在邮票票面(或边纸上)镂空出一定的文字或图案。镂空工艺不仅增强了邮票的观赏性和趣味性,更具较强的防伪功能。美国1998年"希区柯克"、香港2002年"圣诞"、台湾地区2011年"蝴蝶"、列支敦士登2013年"龙年"等邮票也采用了镂空工艺。中国邮政发行过镂空邮票吗?  相似文献   

6.
香港过去发行邮票,集邮者只能于发行当天在邮政局排队购买,直到1997年才增设“常设订购邮品户口”(现改称“邮品订购服务户口”),容许个人预订邮票(1996年年底开始接受预订),预订服务由“集邮组”(现改称“邮票策划及拓展处”)负责。“集邮组”为感谢订户的支持,由是年开始,每年均寄赠专印的贺卡给订户,这一措施持续至今。第一张贺年卡寄于1997年1月,销1997年1月31日机盖“香港’97邮展”宣传邮戳。(图1) 同年12月9日,香港集邮组寄给客户一枚圣诞贺卡,以水波纹机盖戳盖销贺卡的邮资图。(图2) 第三枚贺年卡未用销票戳盖销,但正面下边有信函处理机打印的橙色荧光条纹码,估计在1998年初投寄。(图3) 第四枚圣诞贺卡,投寄时并无盖销邮戳,只有信函处理机打印的橙色荧光条纹码,估计在1998年12月寄出。(图4) 第五枚圣诞贺卡同样无销票戳,但信函处理机打印的橙色荧光条纹码带有“2911G4”数字,显示于11月29日寄出,该贺卡是:1999年使用的。(图5)  相似文献   

7.
艰难地一枚一枚“集”齐一套邮票,与很方便地到集邮营业柜台一次就买齐一套邮票,其感受是完全不同的。记得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当学生的时候, 我所在学校内有一间不大的邮电所。热衷于集邮的我, 经常在午休或晚饭后到那里看看是否有新到的纪特邮票出售。现在插在邮册中一套全新的《金鱼》邮票,就是那时今天一枚,明天一枚用4分钱或8分钱,从这个邮电所里买全的。《梅兰芳舞台艺术》邮票发行时,在这个  相似文献   

8.
英国皇家邮政曾在1966和1981年分别组织过少年儿童圣诞邮票设计竞赛活动。获奖作品都被印成了当年的圣诞邮票。图1是英国1966年圣诞邮票,由两位6岁儿童设计,是英国首次发行的圣诞邮票。图2是1981年圣诞邮票首日封。  相似文献   

9.
全年发行纪特邮票26套 1993年,美国共发行26套纪特邮票。其中14套(主要是纪念邮票)各只1枚,占发行套数的54%。多枚套票全部以异票相连形式发行,它们是:横双连的《美国手语》,四方连的《杂技》、《赛马)《邮政博物馆》、《青少年经典名著》及《圣诞》(当代的),四直连小本票  相似文献   

10.
《集邮博览》2012,(9):12-13
1.您是什么时候开始集邮的?买的第一枚邮票现在还珍藏着吗?这枚邮票花了您多少钱?这枚邮票现在的价格是多少?  相似文献   

11.
九问     
1.您什么时候买的第—套邮票? 第一次买邮票是1946年,我从浙江农村到上海,我家附近(南京西路)有家邮票商店(德孚邮票商店),那里有很多邮票吸引着我。由于当时经济条件不好,为了买邮票,我从坐车上学校改为步行。每天提前半小时出发,路上再走快一点,赶到学校上课。这样,就用省下一周的车费钱,到邮票店买了4枚“纽约版孙中山像”低值票。为此,我高兴了好几个星期,至今我还保留着买邮票的纸袋(图1)。  相似文献   

12.
在“文”字邮票发行阶段,出现了中国邮票史上一个独特的现象, 就是印刷工人参与邮票设计和直接设计邮票。在19套、80枚邮票中, 有文2(工人和邮票设计工作者各设计4枚)、文13、文14、文19等3套半,共10枚邮票是由北京邮票厂工人设计的。工人设计邮票是怎样出现的?怎样看待这一邮票设计工作的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13.
真乎 假乎?     
正二十多年前,当我第一眼看到这枚实寄封(图1、2)时,立马蹦出一个十分俗气的词:扯淡!虽然我认同邮商"邮票是真邮票,邮戳也是真邮戳"的说辞,但是将民国邮票与解放区邮票混贴在同一枚信封上作邮资,这怎么可能呢?本来就对此封真伪犯嘀咕的邮商见我如此质疑,就更加没有底气。我也知假买假,权作趣味品将此封买下。尽管我以邮票发行政权的性质判定此封为假,但实事求是地说,仅凭这  相似文献   

14.
《集邮博览》2012,(12):9-11
1.您是什么时候开始集邮的?买的第一枚邮票,现在还珍藏着吗?这枚邮票花了您多少钱?这枚邮票现在的价格是多少?1949年我开始集邮,当时我10岁,在西安市东南小学上学。当年5月20日西安和平解放,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欢度国庆时学校演出京剧《打渔杀家》,我在剧中饰演须生李俊,和演花脸倪荣的一位同学搭档。他是从延安来的延安平剧(京剧)院子弟,有一次看到他收集的邮票和毛泽东像画片,因我喜爱书画  相似文献   

15.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一枚加拿大发行的邮票小版张。这枚小版张印刷精美,设计独特,我常常拿出来给朋友看,看后,大家都说,这是一枚值得收藏的邮品。10月13日,中国邮政与加拿大邮政联合发行《金钱豹与美洲狮》特种邮票,同时发行小版张。中国发行的小版张每版含8枚邮票,《金钱豹》与《美洲狮》各1版。而加拿大发  相似文献   

16.
作为成套发行的邮票,大、小面值相差几十倍是常有的事,但一套票中相差几百倍或上千倍就不多见了。希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2——1944年)发行的一套风景邮票(见附图),大小面值相差竟达250万倍,这在世界邮票史上可谓极其罕见,也可以说是邮票史上绝无仅有的。希腊这套风景邮票共18枚,面值单位为d,即希腊货币单位“德拉克马”。第1枚邮票面值仅为2d,邮票图案是希  相似文献   

17.
1943:始发"邮票日"邮票荷兰的第一套"邮票日"邮票在1943年10月9日发行(图1),面值71/2分,等额附捐7分,发行量580万1291枚。当时的荷兰人口约900万,可见邮票发行量之大。邮票底边左侧文字说"有效期到1943年12月31日为止",右侧文字描述邮票图为"19世纪邮政马车"。之后沉寂了50年,直到1993年10月8日才发行了第二套"邮票日"邮票,全套2枚(图2),发行量为775万和918万枚,总数比当时的荷兰人口1530万略多。  相似文献   

18.
纳卡邮政于2005年2月又发行了两套新邮。2月11日发行了《圣诞节》邮票2枚(彩图1、2),这套邮票在荷兰印制。印量为15,000 枚。面值200达拉姆的邮票展示了来自纳卡乡村的地毯画,图案为圣诞树。面值350达拉姆的邮票则是纳卡13、14世纪时期的绘画,描绘了耶稣出生时的情景。2月14日, 纳卡第2次与亚美尼亚联合发行邮票,仍是各一枚,为《卡拉巴赫的马》(图3)。此套票在法国著名的邮票印刷厂卡托公司(CARTOR) 印制,印量为15,000枚。纳卡的马品质优良,相当出名。但因某些原因,纳卡邮局2月22日才开始出  相似文献   

19.
2006年世界14个国家和地区共发行矿物宝石和与之密切相关题材的邮票15套32枚,其中邮票21枚、小型张5枚、小全张6枚。包括系列邮票2套2枚,两国(或地区)联合发行的邮票6套9枚(详见附表一)。同2005年相比,发行国家和套数基本持平,而枚数明显减少。纵观2006年发行的矿物宝石专题邮票,就其画面所展现的内容及特征,大体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20.
梁羽 《集邮博览》2016,(4):43-44
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发行《红楼梦》邮票,是邮票发行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广大集邮爱好者非常关心的一件大事。2014年,中国邮政发行了2014-13《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一)》特种邮票一套4枚加一枚小型张,总体上看,这套邮票的票幅设计、人物绘制、色彩运用和印刷工艺都是很不错的,是一套深受集邮者喜爱的邮票。这套邮票的第三枚(4-3)是"刘姥姥见凤姐",表现的是《红楼梦》小说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的内容,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