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高考复习需要从基础入手,紧紧围绕知识点进行题组训练。下面以"弹力"为例,分析相关知识点并进行题组训练。一、知识点分析知识点一:形变、弹性(基本概念研究)1.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的变化叫形变。2.弹性。(1)弹性形变:物体在形变后撤去作用力时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2)弹性限度:当形变超过一定限度时,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  相似文献   

2.
中师物理课本中对弹力的定义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阻碍它的物体产生了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这个定义说明了物体间有弹力作用的两个条件。第一是其它物体跟这个物体互相接触;第二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但是,由于大多数情况下,物体发生的弹性形变很微小,一般不为人们所感知,因此,对于给定的物体所处的情况下,物体间是否存在弹力,学生就毫无把握,往往只是片面地根据它们是否接触而判断,错误地认为只要互相接触就存在弹力。于是就造成了误判。那么怎样才能正确无误地分析判断物体间有无弹力,以及弹力…  相似文献   

3.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形状改变叫作形变.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作弹性形变.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弹力的产生是有条件的: 1.两物体互相接触; 2.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包括人眼不能观察到的微小形变).  相似文献   

4.
<正>一、弹力是谁发生形变引起的弹力是表示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力图恢复原来的形状,而对另一个物体产生的力,拉力、压力、支持力等都是弹力。这里可对弹力概念进行细化分解为:A物体使B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B物体要恢复原状,而对A物体产生的力。因此,弹力是由于施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力。  相似文献   

5.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弹性形变中产生的力叫做弹力。在这三个知识点的具体教与学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许多物体的振动是非常微小的,我们肉眼几乎看不见,这对于理解声音的产生条件就造成了障碍;而有的物体的形变(包括弹性形变)也是非常微小的,微小到我们的肉眼也  相似文献   

6.
第二讲 力     
一、考点解读考点1重力的概念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物体所受的重力作用点叫做重心,密度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实验表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比值是9.8N/kg,写成公式为G=mg.考点2弹力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力叫做弹力(推力、拉力、压力、支持力都是弹力).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以下事项:第一,测量前先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否则要把指针调到零刻度处,称为校零.第二,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和量程,估计被测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不能测量超过它测量范围的力.第三,测量…  相似文献   

7.
一、弹力及其产生的条件弹力的定义是:发出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就要对引起它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产生弹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物体直接接触;2物体发生形变。凡是由于拉伸形变所产生的力都叫拉力或张力,凡是由于压缩形变所产生的...  相似文献   

8.
简议弹簧的K     
轻弹簧的以下两个结论已被公认:1.发生弹性形变时内部弹力处处相等.2.在弹性限度内遵守胡克定律.(?)上式涉及到两个重要物理量:一是形变(?),二是比例系数K.x与弹力f大小成正比,方向相反.实验表明,(?)有一个限度(?),叫做弹簧的弹性限度.任何弹簧形变均不能超过它的(?),否则(1)式不再成立.本文讨论的范围是在弹性限度以内的轻弹簧,并且不再考虑其形变方向.  相似文献   

9.
力和机械     
第一讲弹力 一、快乐点击 知识要点1:弹力(重点) 1.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如压力、拉力、支持力等. 2.产生弹力的必要条件:首先,两个物体互相接触;其次,接触处必须发生弹性形变.  相似文献   

10.
对物体作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 ,弹力的大小和方向由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所受到的其他外力以及其他条件来决定 ,在力学问题中常常作为未知力出现 .对弹力的大小、方向的确定和计算 ,学生往往容易出错 ,而对物体弹力的确定又是进一步分析物体受力的关键 ,本文对此作些分析探讨 ,供参考 .一、弹力的产生及其特征分析两物体相互接触 ,并因彼此拉伸或挤压而形变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来的形状 ,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这便是弹力 .可见产生弹力的条件是两物体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 ,两者缺一不可 .通常把拉伸形变产生的…  相似文献   

11.
弹力是一类很重要的性质力.全面认识、深刻理解它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弹力的概念 发生形变的物体对与之相互接触的物体所产生的力.  相似文献   

12.
最近,昌都地区举行了新课改背景下的优质课比赛.其中两位选手一个给出了弹力的概念和弹力产生的条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有力的作用;两物体相互接触,接触处产生弹性形变”.另一个选手给出了弹力的概念和弹力产生条件:“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物体直接接触,发生形变”,  相似文献   

13.
谈弹力     
弹力是力学中常见的一种性质的力,是受力分析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分析摩擦力的关键所在. 一、弹力产生的条件1.物体之间直接接触,这是必要条件.2.物体间存在挤压或拉伸,引起物体的形变,这是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4.
弹力是高中物理中一种常见的重要的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由于弹力产生的不确定性,学生对弹力的认识和理解上常常存在误区,容易发生错误,值得教师重视,文章对此作些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俞花 《物理教学》2012,(4):17-21
教材分析弹力作为力学中三种常见力(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之一,其难点是正确判断弹力产生的条件及确定弹力的方向。掌握好弹力的相关知识,可以为正确进行受力分析奠定基础。本节课从物体的明显形变引入,继而通过放大的思想演示"微小形变"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任何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后都会发生形变的事实。并通  相似文献   

16.
一、正确理解基本概念1.力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这是力的定义,要正确理解它,就不单是要熟记这几个字,更应理解它的确切内涵和外延,必须掌握它的性质以及几种常见力的特点、方向的判断.①力的性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则必定有另一个物体来产生这一作用力.同时,被作用的物体也会产生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去作用于另一物体,这个力就是反作用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是描述力的三个要素.②常见力及方向: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它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而指向地心;弹力是物体因形变而产生的力,它的方向是沿接触面法线且与形变趋势相反的方向,平时所说的压力、支持力也属弹力的范畴.弹力方向的判断通常是受力分析的关键,如  相似文献   

17.
浅说"弹力"     
1 弹力的产生 (1)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引起它形变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叫弹力.  相似文献   

18.
一、选择题 1、书放在桌面上,桌面会受到弹力的作用, 这个弹力产生的原因是 A.书的形变B.桌面的形变 C.书和桌面的形变D.书受到重力 2、共点的五个力平衡,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其中四个力的合力与第五个力等大反向 B.其中三个力的合力与其余两个力的合力 等大反向 C.五个力首尾相接,构成封闭的五边形 D.撤去其中三个力,物体一定不平衡 3、关于重力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等于对竖直悬绳拉力的大小 B.等于物体压在水平支持物上的力的大小 C.跟物体所处的地理纬度和高度有关,跟物 体运动的速度无关 D.可以用杆秤测量 4、关于…  相似文献   

19.
认识弹力     
弹力知识点涉及到弹力的产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弹力的实验探究。虽然弹力是生活中常见的力,但是因为它并不直观,我们面对弹力问题时常常会出现错误判断。因此,我们对于弹力的产生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如果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大小、形状会发生变化,这叫形变,如图1所示。有些  相似文献   

20.
力和机械     
一、快乐点击 知识要点1:弹力(重点) 1.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如压力、拉力、支持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