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论及香港散文,总得提到小思。小思,原名卢玮銮,1939年生于香港,1964年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毕业,现在该系任教。从1973年以来,她的散文创作已有二十多个年头了。迄今出版的散文集有《丰子恺漫画选绎》、《叶叶的心愿》、《彤云笺》、《小思散文》等十余本。她的散文以独特的风格和鲜活的特色而受到好评。《香港文学》1985年第三期曾出版“卢玮銮特辑”,多位香港、台湾与大陆的评论家就小思的散文发表过很好的意见。概而言之,或许可以用以下文字综述小思散文之特点:小思散文“内中有人有事有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大散文的角度,选评20世纪60年代四位香港作家:司马长风、叶灵凤、黄蒙田、思果,并以其创作反映这阶段香港散文的创作情况。文章指出上述作家的创作内容丰富、成就显著,表现了大散文多样化的特征,对80年代以后的散文创作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香港著名作家黄维梁的散文,具有十分鲜明的主体意识。这种主体意识主要表现在香港意识与中国情怀民族情结的抒写,乐观的人生态度与对生命意识的思考。黄维梁的散文,有厚重的道德内涵和很强的人格力量,有书香与学者的独特气息,体现了学者严谨的治学精神。黄氏散文是香港学者散文的典型,具有思想探索价值与文体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4.
董桥是香港散文作家,他受中国古典散文影响较大,博闻强识,散文风格平淡舒卷,有浓浓的书卷气.他的文章文化底蕴深厚,流露出对故国家园深深的怀恋之情.董桥散文自成一格,形成鲜明的"董桥风格".  相似文献   

5.
董桥是香港散文作家,他受中国古典散文影响较大,博闻强识,散文风格平淡舒卷,有浓浓的书卷气。他的文章文化底蕴深厚,流露出对故国家园深深的怀恋之情。董桥散文自成一格,形成鲜明的“董桥风格”。  相似文献   

6.
香港的文化身份认同是一个潜藏的悖论。中华传统与西洋观念、社会现代性的舒适与不安在香港的文化语境中交融共存。香港沙田学者散文写作的文化身份认同包含着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对己身文化传统的认知,二是用己身文化传统与所处的文化语境进行对话。就第一层面而言,沙田学者散文普遍认同己身文化传统的中西交融性;在第二层面上,沙田学者散文写作姿态的闲适意味浓于它行文内容的文化精英意味,暗示其对当下文化语境的默认。  相似文献   

7.
香港作家陈娟不但擅长小说创作,散文也写得别具一格。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陈娟散文的特色,指出其散文不但具有美学价值、认识价值,而且具有史料价值;不但是时代的见证、历史的见证,而且是人们精神文明建设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8.
论文对香港沙田派(中文大学)学者散文的情感内涵进行解读,该派散文认同香港生活现实、关爱祖国文化山水;对全球问题、人类心灵处境有深切关注。再达至对人文理想、精神家园的不懈追求,在三个不同的层面上揭示了国家情结、人类关怀、精神家园等丰盈的情感蕴藏。论文还特别注意到文本的情感关注点,如余光中本人来港前后、学者的写作环境、九七回归心态等诸多方面的阶段性变化;考察和发掘散文书写风格与美学原则的转换轨迹,探讨一种香港文学的价值理念与艺术品质。  相似文献   

9.
董桥是香港著名作家,他的散文追求学、识、情的融会贯通,结合散文创作,董桥在作品中阐明了自己的创作理论,即知性与感性相融、文章“自然”说和辞意说。而董桥的散文理论与创作也同样做到了融会贯通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散文的多维欣赏空间柯灵《中华散文名家名作》为散文老园丁季涤生同志所编.在浩如烟海的新文学文库中,选收现当代名家名作(含台湾、香港、海外)180余家,250余篇,撷英咀华,萃为一帙.洋洋洒洒,可以看作是“五四”至今的一次散文艺术展览。新文学运动的四兄弟...  相似文献   

11.
1970—80年代,香港散文作家的职志由文化播种者变为文化探索者。随着文化工业的兴旺及文化批判的持续,香港当代散文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多元化局面。  相似文献   

12.
现居香港的新加坡归侨作家刘百达是一位在商海和文海泛舟的成功者。他的《寻找和谐之梦》等多部散文集,是他久居香港深刻感受多元文化的产物。意劲心清、平和朴实,真切自如既是他的人生态度,也是他散文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集中地体现在他散文的文辞、格调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现居香港的新加坡归侨作家刘百达是一位在商海和文海泛舟的成功者.他的《寻鞍找和谐之梦》等多部散文集,是他久居香港深刻感受多元文化的产物.意劲心清、平和朴实,真切自如既是他的人生态度,也是他散文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集中地体现在他散文的文辞、格调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最近二十年的香港本土学者和作家的散文,在"怀旧"主题下,潜藏着香港文学新一轮本土性脉动。论文通过香港文学史的追踪、日常都市景观的书写与记忆、边缘与中心的拆解等三个方面,展现不同世代的香港作家学者面对文学终结、经验匮乏、边缘化而产生的重写文学史的要求,以及对香港文学走向与内地"同质化"的警觉与焦虑。  相似文献   

15.
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是1988年秋季高中语文第一册新选的课文。这篇亲切感人的怀乡散文,写于1979年5月,荣获香港第一届中文文学奖散文组冠军,已被海内外十多家报刊转载,受到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16.
咏赞神州风采尽展域外风情──东瑞游记散文简论徐永龄东瑞是当代香港文坛颇具知名度的小说散文作家。他的小说行销海内外.散文创作也硕果累累,成就似不在小说之下。在东瑞丰富浩繁的散文创作中,游记散文占有根大比例,专一的游记散文集就有《象国·狮城·椰岛》等五种...  相似文献   

17.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可以说是“深远如哲学之天地,高华如艺术之境界”的散文典范,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都近乎完美。香港散文家董桥曾说:“散文,我认为单单美丽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还是内容。”也就是说散文如果没有深远的思想内容,光有高华的艺术特  相似文献   

18.
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是一篇玲珑剔透、真挚优美的散文,曾获香港1979年第一届中文文学奖散文组冠军奖。文章之所以脍炙人口,我认为主要是因为有下列四美。一美的意象文章的核心意象,就是故乡的榕树。榕树  相似文献   

19.
黄河浪,原名黄世连,自少年时代起就钟情于文学和绘画,是活跃在香港文坛上的著名诗人和散文作家。他的散文注重艺术意境的开拓,对人、事、物、景等富有独特的审美观照。《故乡的植树》融审美的奇颖性和丰富性于一体,意蕴深远而有韵致,风格婉丽而具异彩,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对社会的深沉思索和审美感受,是黄河浪散文的成功佳作。《故乡的榕树》曾荣获香港1989年第一届中文文学奖散文组冠军奖(现收入新编中师《阅读和写作》教材第三册文学鉴赏单元)。这篇散文从故乡的土地拾取生活的回忆,借助有形的具体物象表现无形的主观情感,运用…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语文》2007,(12):73-73
蔡丽双,中国当代杰出女诗人。原籍福建石狮,定居香港,文学博士,客座教授,编审。现任《香港文学报》社长、《香港文艺报》总编、"香港作家诗文朗读比赛"赛事主席、《世界诗人》(混语版)主编,香港作家联会名誉会长等职。著有诗文集《星光下的情怀》、新诗集《一片冰心》、散文诗集《感恩树》、中华诗词集《芙蓉轩诗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