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中国电视已走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但真正快速发展却是在改革开放以后。20多年来,中国电视媒体竞争格局发生了几次深刻变化。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央电视台依赖其国家台的地位和独特的资源优势,快速崛起,确立了垄断地位。到了90年代末期,上星频道数量激增,跨地域竞争随即展开,传统的省级台各霸一方的局面被打破。刚刚跨入新世纪,各种专业频道增多,观众市场容量饱和,强势电视台和频道的市场份额成几何级数增长,弱势台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电视媒体竞争进入争夺市场、重新洗牌的发展拐点。从省级卫视面临的竞争格局来看:上有央视的垄断打压,下有强势城市台的崛起侵蚀,旁有境外电视媒体的觊觎;同时平面媒体的重新崛起,互联网、IP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兴媒体的强劲发展势头,也严重威胁着传统电视媒体的市场。电视媒体的竞争主要体现在节目的竞争。除娱乐节目外,新闻节目仍然是立台之本、竞争之本。因此,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电视媒体要立于不败之地,有必要以面向未来的信念、博大的视野以及革新的勇气,重新梳理电视新闻历程,认清电视新闻走向。  相似文献   

2.
张红军 《新闻知识》2002,(12):31-33
在中国纪录片发展的整体格局中,二十世纪90年代是一种具有非凡意义的标志性存在。在此期间,中国纪录片所发生的变化和取得的成就,比之90年代之前近70年的中国纪录片发展(中国纪录电影萌芽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90年代初期到中期,一方面,纪实主义风格在中国纪录片创作中异军突起,掀起声势浩大的纪实浪潮:另一方面,规模空前的电视纪录片栏目化运动席卷全国,形成纪录片收视高峰。然而,90年代中后期,随着人们对纪实节目兴趣的降低和中国电视台市场运作的深入,中国纪录片陷入暂时的困境。在整个90年代中,中国纪录片不论从文化形态、传播效果,还是从价值  相似文献   

3.
郑维东  左翰颖 《新闻大学》2008,44(1):129-136
消费文化是跨国公司在中国扩张的前提,也是中国自身经济成长的重要保证;在跨国公司渗透的大力推动下,中国在短短的20年中培育出了西方历经百年发展起来的消费文化;电视媒体作为传播消费文化的利器被大加利用,其对消费文化中享乐、暴露和自恋主张的回应是导致中国电视媒体低俗化的重要原因。跨国公司在推广消费文化的同时,借助其在本土媒体市场中的代理人——跨国广告公司和外资媒介购买公司实现了对中国媒体利益分配格局的重构,在欧美模式的广告代理制下,作为跨国公司重要代言人的外资媒介购买公司实现了对中国优质广告客户的控制(跨国公司和本土大品牌)以及对本土优质电视媒体资源的掌握,在压缩本土电视媒体经济利益的同时,出现了向内容领域扩张的倾向,对本土电视媒体的社会利益提出了挑战,需本土电视媒体审慎应对。  相似文献   

4.
戴国光 《青年记者》2010,(18):80-80
中国电视纪录片自20世纪90年代蓬勃发展以来,培养了一大批中国的电视纪录片观众和制作人,涌现出一大批社会反响强烈的优秀之作。众多电视工作者热情地投入到了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中,它一方面推动了此类创作的发展,同时,由于许多人缺乏理论上、实践上的必要准备,  相似文献   

5.
尹鸿 《今传媒》2010,18(9):11-13
一、中国电视行业的格局 由于从1980年代开始的“四级办电视”的体制,中国的广电行业是一个高度行政封闭但内部竞争激烈的领域。在广电内部,台与台竞争、网与网竞争、频道与频道竞争、台与网竞争,竞争形势严峻,从来没有形成真正意义的垄断利益;在广电外部,还遇到“狼即将到来”的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6.
尹鸿 《报刊之友》2010,(9):11-13
一、中国电视行业的格局 由于从1980年代开始的“四级办电视”的体制,中国的广电行业是一个高度行政封闭但内部竞争激烈的领域。在广电内部,台与台竞争、网与网竞争、频道与频道竞争、台与网竞争,竞争形势严峻,从来没有形成真正意义的垄断利益;在广电外部,还遇到“狼即将到来”的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7.
西方社会责任理论引入中国以来,在解读中国电视媒介现实问题时产生了理论和现实的双重困境,对公共利益的诉求使得人们对责任理论提出过多的理论和现实期盼.在分析中国电视现状格局时,存在政府、电视台、广告主和受众等四种利益博弈,公共利益和媒介责任总是被放在一起探讨.社会责任理论在提出和发展后,其理论本身并未明确提出媒体的责任在于维护公共利益,而且,传播领域公共利益的实现在于整体制度安排而不是诉求于媒体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电视媒体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新兴媒体对电视媒体收视格局的冲击,中国电视市场进入了收视份额竞争阶段。这是一场零和博弈:一个频道收视份额的上升意味着其他频道收视份额的下降。在这场较量中,央视、省级卫视等强势媒体进一步扩大优势,城市电视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局面。如何才能突出重围?这成为城市电视台普遍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自2015年以来,电视综艺火爆荧屏,这种有人物、情节与冲突的电视艺术形式吸引着观众的注意力.然而缺乏深度、创新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在新媒体竞争格局中电视综艺要紧跟时代步伐,摆脱对境外节目模式的依赖,激发原创活力,凸显中国特色,坚守正确的文化取向及核心价值并将其有效的传播是电视媒介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更好彰显电视媒体社会责任及文化担当.  相似文献   

10.
王军 《青年记者》2006,(4):54-54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转型与社会转型,中国电视艺术形成了以现代传媒为手段,以影视及生产为主体,以新型的市民阶层为接收对象的大众化。这种现象给极力想办出特色,办出个性的各电视台理出了思路。电视中表现市民化倾向的节目在当代电视传播中迅速流行起来,无论在取材视点、叙事方式、制作流程和审美效果上,都有着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纪录片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青青 《声屏世界》2009,(12):34-35
中国纪录片起步于1958年,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它形成了自己的发展脉络和完整的风格群体。从制作初期以政治为导向的新闻记录,到80年代对民族文化的反思,再到90年代,把视角对准老百姓,开始了平民化的记录。随着时代的发展,纪录片全面回归社会,走向社会,开始关注社会并步入市场化,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①可以说,中国电视纪录片成为记录社会变迁、审视中国现实生活的窗口,彰显出其独特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一、电视娱乐现状:从形式到价值观的多元化并存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从模仿到创新,已走过了数十个年头。一方面电视娱乐节目带来了新的理念,丰富了节目样式,满足了广大观众的娱乐需求;但另一方面电视娱乐节目又因形式的雷同、创意的缺乏以及品位的媒俗而日益被贬低。进入新世纪以来,电视娱乐节目面临的这种矛盾和困惑在加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文化的多元共生、互融互补的格局,促使中国音乐电视呈现出兼容并协调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文化、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多元文化传播价值取向的格局.不同的文化形态从各自的传播价值取向控制和影响着中国音乐电视的传播,由此而产生了主旋律类音乐电视、娱乐类音乐电视和艺术类音乐电视.  相似文献   

14.
《声屏世界》2011,(12):66-67
首先要求评论员在选题上要“接地气”。电视评论的选题是在新闻基础上的再优化.优化的指标就是民众需求。这就需要电视评论人有更多的机会与社会更广泛地接触,甚至是更多地走进民众中间了解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其次需要评论员在思考上“观地理”。这是要评论人深入了解社会的利益格局,解释这种利益格局。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多种利益群体开始逐渐形成。在社会资源分配中,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中国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是读着报纸长大的,60—70年代的人是听着广播长大的,80~90年代的人是看着电视长大的,21世纪的人则要在互联网上边读报纸、边听广播、边看电视度过他们的一生了。  相似文献   

16.
孙倩 《新闻窗》2007,(5):90-91
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相对疏远,而大众传媒在不同程度上承担着满足公众精神及情感需求的功能。电视媒体始终把社会主体的精神与情感生活作为自己的表现内容。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情感类栏目开始形成和发展,特别是近年来达到鼎盛,如江苏卫视的《人间》,湖南卫视的《真情》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电视剧的市场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陆电视剧市场的形成,是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电视行业迈出了向市场化进发的第一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到今天电视行业已经进入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时期。电视剧是众多电视节目类型中最早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在目前我国的电视行业中,电视剧市场的产业化程度也是最高的。从策划,投资到拍摄,制作再到宣传,发行,回收成本,电视剧市场实现了自身系统化的发展与壮大。  相似文献   

18.
电视经营产业化的转型引发电视艺术格局的重组,也导致了电视艺术表现形态的巨大变革,尤其是在电视综艺节目领域,这种变化其实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开始.  相似文献   

19.
李春雷 《新闻界》2006,(5):102-10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卫星电视以有线网的形式进入家庭,中国电视频道开始专业化进程。与此同时,中国电视市场上却出现了一种怪异的现象:一方面,相关专家学者预测的“纯粹”的频道专业化并未如期而至,另一方面,一些既“专”且品位高的频道偏偏收视率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笔者以为这恰恰是在频道专业化的发展思路上出现了偏差,即对专业电视频道出现的必然性及其渐进性的相关问题认识不够全面。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电视剧发展要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给中国电视带来巨大变化,使中国电视剧形成多样丰富的格局,逐步走向成熟.30年来,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电视艺术观念,丰富了电视剧业态发展格局,形成多样化电视剧艺术形态和风格,创造了适应中国国情的电视剧作艺术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