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学龄青少年心理特点的科学把握是实行有效家庭教育的基础。采用适合自己孩子心理特点的教育方式方法,是最有效的上佳家庭教育方式,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充分照顾孩子的心理需求,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激励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育方法。不过激励孩子也要结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并采取恰当的方式,否则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3.
<正>一、提高家长心理素质,保证与孩子融洽沟通教育是个双向理解、贯通和配合的过程。家长希望孩子的身心及诸多方面朝什么方向发展,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家长如何营造一个与孩子和谐沟通的环境;家长对孩子富于变化的心理特点的正确掌握。是现代家庭教育有效实施的基础和前提。家庭教育是孩子受教育的起点和关键,要做到家长能与孩子心灵沟通和谐融洽,家长必须主动适应孩子的心理特点,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用合理适度、  相似文献   

4.
亲子心理课堂,就是把家长请入学生的心理课堂,或把学生请入家长的心理课堂,通过辩论、小品表演、游戏等多种亲子互动形式把家庭教育指导、家庭心理辅导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结为一体.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让家长了解孩子,掌握孩子心理特点与成长规律,促进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引导家长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完善家庭教育的指导体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家庭教育作为孩子的初始教育,是第一任的教育。而初中生的家庭教育则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家庭教育的质量决定着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和学习成绩的提高,对孩子的将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提出几点合理的家庭教育意见。  相似文献   

6.
家庭教育作为孩子的初始教育,是第一任的教育。而初中生的家庭教育则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家庭教育的质量决定着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和学习成绩的提高,对孩子的将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提出几点合理的家庭教育意见。  相似文献   

7.
内向性格的孩子一般都具备其固有的性格弱点,如果教育不当,就会导致其个性变得孤僻自卑、懦弱保守,极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针对内向孩子的性格和心理特点,运用合理、科学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开发各种潜能,鼓励、帮助孩子形成乐观自信、勇敢、坚强的良好个性心态,从而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家庭教育大多拘限严格管束孩子,细微照看孩子。在这种观念支持下,家长成天只知道叫孩子如何乖乖听话,如何只能这样不能那样。这种家教模式如果说在过去时代尚能有些凑效,那么在现今就实在不合时宜了。遗憾的是而今仍有许多家长甚至学校教师还在袭用这套旧的教育方式,实际结果十有八九事倍功半;而若强化那种严格管束的家教方式,往往事与愿违,产生出许多相反后果。这种现象从家庭教育心理学观点看,是没有适合孩子的心理需求实施正确的家庭教育。所谓心理需求,是反映主体自身按其思想意愿情绪正常需要而产生的需求,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是同其特定的年龄心理特点相关的精神、文化、情趣的需求以及由此而决定的物质需求和生活行为需求。家长对处于急剧发育成长变化的学龄青少年心理特点的客观科学准确地把  相似文献   

9.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则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乃至终身的老师.家庭教育不仅是孩子教育的起跑点,他伴随孩子一生的成长,是孩子价值现形成和孩子思想、指导的基石.  相似文献   

10.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父母应该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家庭教育中,沉默教育也是一种积极的沟通方式和良好的教育方式。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在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面对孩子所犯的错误以及面对亲子之间的冲突时,都可以适当地运用沉默来教育孩子,可以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