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果问价"问题出自我国古代算书《四元玉鉴》(朱世杰编著),原题如下:九百九十九文钱,甜果苦果买一千,甜果九个十一文,苦果七个四文钱,试问甜苦果几个?又问各该几个钱?将题目译成白话文,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2.
(接上期)两人顺着百鸟图往左边走边看,只见塔壁上还有一道用歌谣形式写成的算术题:九百九十九文钱,甜果苦果买一千。四文钱买苦果七,十一文钱九个甜。甜苦两果各几个?请君布算莫迟延!张华说:“歌谣的词有点儿老古董味道,用的钱也不是现在的人民币。”王强说:“我好像在中国古代数学书《算法统宗》上看见过这道题。”张华问:“《算法统宗》是哪个朝代哪个人写的呀?”王强回答:“《算法统宗》刻印于1592年,作者是程大位,是明代的数学家。”张华说:“这道题的意思我不太明白。”王强说:“题目的意思是说,有999文钱,买一种甜果和一种苦果,两种共…  相似文献   

3.
元代数学家宋世杰于1303年编著的《四元玉鉴》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九百九十九文钱,买了梨果共一千,一十一文梨九个,七枚果子四文钱,梨  相似文献   

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济南市第二十七中学的数学教师刘蓉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 :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代数》第一册第四章第四节“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下面将从五个方面来汇报我是如何分析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的 .一、关于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1 .关于教材的地位及  相似文献   

5.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典数学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它成书于东汉初年,距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九章算术》采用问题集的形式,全书共有246个问题,分成九章,依次为: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其中包含的数学成就是丰富的,最著名的是"盈不足术".何谓"盈不足术"呢?  相似文献   

6.
2011版《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苏科版教材以"生活和数学"、"活动及思考"为主线,注重引导学生"做"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五个"一"(即"读一  相似文献   

7.
侯红先 《中小学电教》2010,(12):140-140
<正>上世纪中叶,在本地农村流传着一道有趣的数学题:"板凳、马脚三十三,一百个腿腿儿脚下安,问板凳几个?马脚几个?"该题多被农村手艺人用来炫耀自己的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8.
行程问题是初中数学中的常见问题,其难度差别较大,问题种类多,因为行程问题涉及起点、终点、方向及交通方式等多个条件,任何条件的改变都有可能造成解题方法的不同,而且有些数量关系复杂且隐蔽,不容易发现,因此如何灵活地解行程问题是初中数学的难点之一.本文将常见的行程问题归纳为四种类型,分析介绍其解题方法并分别进行举例说明,以期望帮助学生对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行程问题有更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时,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确定的公分母并非最简例1.解方程4x-3-x3=3-8x.错解:方程两边同乘以x(x-3)(3-x),去分母,得4x(3-x)-3(x-3)(3-x)=8x(x-3),整理,得x2-2x-3=0,分解化为(x 1)(x-3)=0,故x=-1或x=3.经检验,x=3是增根,原方程的根是x=-1.剖析:最终答案无错,但在去分母时,由于没有注意到分母x-3与3-x可以统一化为x-3,即有3-x=-(x-3),致使公分母比最简公分母多了一个因式(3-x),从而出现了增根,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另一方面,如果确定的公分母不是最简的,那么在化为整式方程后往往会…  相似文献   

10.
在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解法前提下,以案例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学习"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本文在设置案例研究背景与目标的基础上,分别从多个学习阶段,深入研讨数学案例教学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1.
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数字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完全相同,即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将其化成ax=b的形式.当(1)a≠0时,方程有惟一解:x=b/a;(2)a=0,6=0时,原方程成为0·x=0,方程有无穷多个解;(3)a=0,b≠0时,原方程成为0·x=6≠0,方程无解.  相似文献   

12.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要能根据题意,巧妙、灵活地设好未知数,否则就有可能使求解陷入困境.那么如何才能正确地设出未知数呢?一般来说有下面“三招”设元的技巧:一招:直接设元法例1一条环形跑道长400米.甲练习骑自行车,平均每分钟行驶550米;乙练习长跑,平均每分钟跑250米.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经过多少时间,两人首次相遇?分析:本题是行程问题的追及问题.它有两个相等关系:甲的路程-乙的路程=环形跑道一圈的周长;甲用的时间=乙用的时间.解:设经过x分钟两人首次相遇.根据题意,得550x-250x=400.解这个方程,得x=131.即…  相似文献   

13.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一元一次方程》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对于一些数量关系较为复杂的应用题,往往令人束手无策,不知该如何下手,因此,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找相等关系,适当地选取未知数是很重要的.下面谈谈怎样选取未知数.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教学研究》2003年第8期第27页上刊登了江苏扬州教育学院高邮校区林革老师的文章《两种“牛顿问题”的解法》,他介绍了两种解答“牛顿问题”的算术方法。本文则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答“牛顿问题”,思路清晰,步骤简明,学生容易接受、掌握,效果很好。具体阐述如下:原题:有一片牧场,已知饲牛27头,6天把草吃尽;饲牛23头,9天把草吃尽;如果饲牛21头,问多少天吃尽?如果设牧场每天长出的草可供x头牛吃。27头牛6天把草吃尽,则有(27-x)头牛吃牧场原有的草;23头牛9天把草吃尽,则有(23-x)头牛吃牧场原有的草。假定每头牛每天吃掉的草为1,根据草场原…  相似文献   

15.
李白是唐朝名的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嗜酒如命,酒不离身,常常借酒吟诗,其中有不少传世佳作是他在酒醉之后即兴作出的,“李白斗酒诗百篇”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因此有人编制了如下一道题:  相似文献   

16.
神勇智多星     
《辅导员》2013,(5):22+24
消失的十文钱从前,有三个穷书生进京赶考,途中投宿在一家旅店中。这家旅店的房价是每间四百五十文,三人决定合住一间房间,于是每人向店老板支付了一百五十文钱。后来,老板见三人可怜,又优惠了五十文,让店里的伙计拿着钱还给三人。伙计心想:五十文钱三个人如何分?于是自己拿走二十文,将剩余的三十文钱还给了书生们。  相似文献   

17.
正教材,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主要依据.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中体现的数学教学思想,挖掘教材中对教师有引导,对学生有启发的信息,以学生乐于、易于接受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是教师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的面世,2012年5月人民教育出版社首次出版的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也呈现出与时俱进的新面貌.本文从一元一次方程中的一个情境问题出发,通过新旧教材内容的对比,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对教材情境处理策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对于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ax+b=0,需要根据x的系数a是否为零来进行讨论. 1.如果a≠0,那么方程有惟一解: 2.如果a=0,b≠0,那么方程没有解. 3.如果a=b=0,那么方程有无穷多个解. 所以,解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可  相似文献   

19.
方程是初中代数的核心内容,它前承数与式的学习,后启不等式、函数的学习.解方程贯穿于初中代数各部分内容之中,而解一元一次方程是解各种类型方程的基础.对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般按照五个步骤进行: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但对于有些一元一次方程,若不注意其特征而一味使用常规方法去解,则运算过程很是繁琐.如能根据方程的结构特点,选取恰当的方法变形,可以使解题过程更加简便.  相似文献   

20.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中已经把传统“双基”修订为“四基”,课标总目标中的第一条就明确地提出了获得“四基”的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应该说,数学基本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已成为共识.那么,初中阶段学生需感悟的数学基本思想有哪些呢?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基本思想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