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圆锥曲线中关于线段长或距离的问题,往往牵涉到两个点的坐标运算.思路自然,但运算量大.常用的简化思路是将关于x,y的坐标转化为仅含一个坐标x或y的形式,即降维的策略来求解.如何依据题意来达到降维目的,本文试作些探究如下.  相似文献   

2.
探究轴对称中的奇巧,可提高解题效率.例如:若点A(x0,y0),A′(x′,y′)关于直线l:y=±x+b对称,则点(x′,y0)与(x0,y′) 的坐标均满足对称轴的方程.轴对称问题是中学数学中的基本问题,笔者发现当对称轴的斜率为1或-1时,相互对称的两点的坐标之间有非常奇巧的结果,下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  相似文献   

3.
我们知道在直角坐标系中,点(x,y)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y);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y);关于坐标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y).即y关于谁对称谁不变,另一个变为原来的相反数,关于原点对称二者都变号.y不要小看对称点的知识,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好多问题,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4.
有些同学求轨迹方程时,直接就写出有关x、y的关系式,这是不严密的,应该是先设所求轨迹上的动点坐标为(x,y),再根据题意列方程,尤其是题目中有多个动点时,一般设所求轨迹上的动点坐标为(x,y),其他动点的坐标为(x1,y1)或(x0,y0)等。  相似文献   

5.
<正>对于求解函数图象上点坐标的问题,不少学生找不到解题的方向和突破口.事实上,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坐标是一对有序实数对(x,y),x,y分别是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根据方程的意义,只要知道两个条件,便可求出这两个未知数.这里介绍这类问题的常用解法.  相似文献   

6.
2阅读理解 试题对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任意两点P1(x1,y1)与P2(x2,y2)的对应的坐标差的绝对值,即|x1-x2|、+|y1-y2|的大小比较从“大于或等于”和“小于”这两类关系定义了点与点的“非常距离”.按这样两类不等关系划分的定义所得到的是“非常距离”与点的坐标差的绝对值的对应是一个确定的单值对应,即...  相似文献   

7.
宋书华 《数学教学》2007,(12):41-41,34
1.提出问题 (2007年北京文科卷第20题)已知函数y=kx与y=x^2+2(x≥0)的图象相交于A(x1,y1)、B(x2,y2),11、12分别是y=x^2+2(x≥0)的图象在A、B两点的切线,M、N分别是l1、l2与x轴的交点.(1)求k的取值范围;(2)设t为点M的横坐标,当x1〈x2时,写出t以x1为自变量的函数式,并求其定义域和值域;(3)试比较|OM|与|ON|的大小,并说明理由(O是坐标原点).  相似文献   

8.
坐标系中对称点的知识历来是中考的考点之一.如图1,点P(x,y)关于x轴对称的点P1的坐标为(x,-y),关于y轴对称的点P2的坐标为(-x,y).这个规律也可以记为:关于y轴(x轴)对称的点的纵坐标(横坐标)相同.横坐标(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另外.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横、纵坐标皆互为相反数.掌握了这些规律后.可以轻松地解决与此相关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9.
韦达定理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的思路通常是:当直线与圆锥曲线交于两个点时,将直线方程与曲线方程联立,得到一个变元的一元二次方程,这时便可得到判别式△〉0(问题成立的必要条件),再用韦达定理求解.有时用x1+x2和x1x2(或y1+y2和y1y2)或坐标的其他形式表示题中涉及到的量或关系.这一环节特点千变万化,不易把握.  相似文献   

10.
一、鼓励参与,培养主体意识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教师是全部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如我在复习曲线对称问题时,提出问题:(1)点(x,y)关于点(a,b)的对称点坐标是什么?曲线f(x,y)=0关于点(a,b)的对称曲线是什么?由学生思考、学生回答、教师讲解.(2)设抛物y=x~2-1上存在关于直线L:x+y=0对称的相异两点,求这两点坐标.师生共同分析点关于直线对称问题的一般解法及特殊直线的特殊求法,由学生解答.(3)若改y=x~2-1为y=(1/2)x~2-1,抛物线上是否还存在关于直线对称的两  相似文献   

11.
经过反比例函数y=k/x图象上的x一点向x轴、y轴引垂线,则图象上的点、坐标原点及两个垂足构成的四边形是矩形,  相似文献   

12.
性质 反比例函数y=k1/x与正比例函数y=k2x(k1k2〉0)相交于A,B两点,若点A的坐标为(a,b),则点B的坐标是(-a,-b),且OA=OB.  相似文献   

13.
(参考译文)在xOy平面上给定两个不同的点:A1(x1,y1)及A2(x2,y2).用点A把线段A1A2按比例λ1:λ2进行分割,求A点的坐标.  相似文献   

14.
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学习函数和其他知识的基础和工具.要切实掌握以下几个问题:一、坐标平面的点和有序实数对的——一对应关系设点P(x,y),它的横坐标x和纵坐标y是一对有序实数,不能随便改变它们的顺序,A(-3,5)和B(5,-3)表示两个不同的点.坐标平面的每一个点都和一对有序实数相对应;反过来,每一对有序实数都和坐标平面的一个点相对应.这就是坐标平面的点和有序实数对的——一对应关系二、注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一、二、三\四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依次是(+,+)、(-,+)\(-,-)、(+,-).一、…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公理可知,若点A(x1,y1)坐标满足方程:x0x1+y0y1+m=0,点B(x2,y2)坐标满足方程:  相似文献   

16.
(一)复习要点1郾平面直角坐标系(1)构成郾平面内有公共______且_________的两条数轴,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郾这两条数轴分别叫做______轴(x轴)和______轴(y轴);x轴和y轴把坐标平面分成______个象限郾应注意的是: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郾(2)基本性质郾坐标平面内的点与___________是一一对应的郾这就是说:坐标平面内的任意一点可以用唯一的一对__________表示;任意一对__________表示坐标平面内唯一一个点郾(3)点的坐标郾表示点的有序实数对(x,y)叫做点的坐标,其中x叫做________,y叫做________郾坐标平面上点(x,y)的符号规律如图1.(…  相似文献   

17.
定比分点公式:当已知两个端点为P1(x1,y1)、P2(x2,y2),点P(x,y)分P1 P2所成的比为γ时,点P的坐标是这是读者熟知的一个重要公式,本文介绍如何用这个公式解决不等式问题.  相似文献   

18.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学习函数及其国象和解三角形等知识的基础.要学好这一部分内容,必须明确以下几个问题:一、平面上点的坐标是一对有序实我对1.点P(x,y)的坐标,必须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这个排列顺序是不能调换的.显然(2,3)和(3,2)表示的不是同一个点.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所有的点与所有有序实数对成一一对应的关系.二、特殊直线上点的坐标的特点x轴上点的纵坐标都是0;y轴上点的横坐标都是0;第一、三象限角的平分线上的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相等;第二、四象限角的平分线上的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平行于x…  相似文献   

19.
一、平移后直线的解析式对于直线y=kx与y=kx+b(k≠0)的关系,课本中的结论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是经过点(0,b)且平行于直线y=kx的一条直线.理解这句话的意义,可得如下两点:(1)把一条直线平移,新旧两条直线解析式中的系数天相等;(2)若将某直线向L(或向下)平移b(b>0)个单位,原直线与y轴的交点也相应平移b个单位,求出平移后直线与y轴交.或坐标,就可求出平移后直线的解析式.例1把直线y+5x+1向下平移3个单位,求平移后的直线解析式.分析直线y=5x+1与x轴的交点为(0,1),将此点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点(0…  相似文献   

20.
本文得到了使得坐标平面上所有格点关于对称的直线的方程,继而由此出发将任一圆上格点个数的讨论转化为只讨论圆心在由三条直线y=x,y=0,x=1/2所围面的区域内的圆其圆上格点个数问题。并对圆心坐标一个为有理数,一个为无理数的一般情况,两个都为无理数的特殊情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