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于泽元 《今日教育》2007,(11S):34-35
记得有两句歌词,一句是:“给我一个理由.让我爱上你”.另外一句则是:“给我一个理由.让我离开你”。这两句歌词都有感人之处.最重要的是揭示了一个真理:作为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理由.不管是爱上一个人.还是要离开一个人。不过.这两句歌词也犯了一个重要的错误.那就是理由永远不是别人能够给的.理由只能是自己产生的。在很多时候,[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美国第三十任总统Gerald.R.Ford在竞选演讲中,曾说了一句感动无数普通选民的话:“I am not Lincoln,I am Ford.”此句直译为“我不是林肯,我是福特。”这样的一句大白话如何能感动无数选民呢?  相似文献   

3.
一位语文老师讲课时有一句口头禅“我想大家都知道”。有一次,有几名学生正在数说他“我想大家都知道时”,他叉说了一句“最近.在美国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我想大家都知道……”这时.一个同学在下面说了句:“我们怎么知道?”顿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相似文献   

4.
爱在何方     
8月31日 晴 离开学只剩一天,什么具也没准备好.明天该怎么办啊!我求助于妈妈,本以为妈妈会帮助我,却被浇了一盆冷水:“早不知道办,现在知道急了,不管!”一句句生硬的话飞入我的耳朵.  相似文献   

5.
中学英语中“一句多义”现象例析□张掖市二中李生佑一、对某一词或词语在句中的功能可作不同的理解1.TeacheraskedmewhatIdidn'tunderstand.老师问我什么我还不理解。(这是间接引语。原句为:Teacheraskedme,“W...  相似文献   

6.
彭弢 《今日教育》2007,(7S):84-85
引子 一天.语文老师给我看一篇学生周记.上面写着:“我爱老师.我爱同学.我感谢你们!”这是一句极为普通的话.然而.却是一个没有双手的残疾学生.用脚写出的心声!  相似文献   

7.
学会靠边站     
曹刚静 《今日教育》2010,(10):62-62
常听到一句牢骚话:论才干、论学历.我比他有过之而无不及.凭什么我要靠边站!好一句“靠边站!”从字面意思上理解是到一边玩去.到一边站去的意思。到一边站、一边玩去真不好吗?过马路时.看见气势汹汹的车辆驶来,  相似文献   

8.
茉莉橘子     
如果,我从不曾向你说过一句又一句沉醉甜蜜的话.你还能不能懂得,我茂林深处一般的心中啊,那湖泊般清澈映落的心事?  相似文献   

9.
一份杂志,摆在书摊上,封面是五彩斑谰的,而且有一点动漫色彩。我被吸引了过去,翻开第一篇——“留声机”。读完后,感觉很棒。一句句至理名言,一句句真实生动的点评,让人豁然开朗.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0.
一次闲聊中.女儿跟我说:“老师的—句表扬胜过一千句批评”。我惊呆了,她说这是她这么多年做学生的感受。我无言回复我的女儿,沉默中想到了我的那两个学生……  相似文献   

11.
朱冬民 《语文学习》2010,(7):114-114
每教完一篇课文.我都习惯地问一句:“同学们.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相似文献   

12.
幽默     
《教师博览》2009,(12):32-32
可怕咒语 一个人去找女巫,说他被一句可怕的咒语纠缠多年.问她是否能解除。女巫翻了一下眼睛,说:“也许可以.但我必须先知道那句咒语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一位英语爱好者拿来一份英语读物,从中选了两个问题,希望给以解释:1.KarMarxwasalovmgMer.2.ThesceneryofQinduoisveryinviting.他说:第二句还能懂个大概意思,而第一句呢?没有一个生词或难词,可就是看不懂,更不能译成通顺的汉语了。我给他译为汉语:l.卡尔·马克思是个非常爱孩子的人。2.青岛的山水是好客的(风光是引人入胜的)。他提出为什么如此译,我又补充了两个句子。3.Mr以阿把.Isaresp比tedt68Cher.4.MrJohnsonisadevotedhusband.他将第三句译为:张先生是受人尊敬的老师。第四句译为:约翰逊先生是个忠实的…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没经历过高三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起初.我并不这样认为.我想它只不过是师长鼓励我们笑看高三的一句痴话罢了。现在,我十分赞同这个说法。  相似文献   

15.
申牧 《中学生英语》2007,(11):17-17
1.[课文原句]Hello,I'd like some noodles.你好,我想要一份面条。  相似文献   

16.
细读苏东坡那八十来字的《记承天寺夜游》,我顿生疑惑:一是起首句“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具体得近乎哕唆,依我之见,此句只需一个“夜”字即可.但古人一向强调炼字,问题似乎没这么简单:二是收束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闲人”是自嘲语.还是悟道语?带着这样的疑惑,我一面咬文嚼字,一面广搜博求.终于认定“闲”字是理解本篇文字之锁钥,下面是我的解读:  相似文献   

17.
幽默     
《教师博览》2010,(4):32-32
夸奖 一个女人站在镜子前对丈夫说:“天啊.我真是太难过了.我看起来又胖又丑,你快夸我一句,让我高兴高兴。” 丈夫说“你的视力太好了。”  相似文献   

18.
《小读者》2012,(1):1-1
2011年7月酷暑.编辑部里来了一对来自云南的读者母女——张潇月和妈妈李春芬。期间.李春芬的一句“我要把我的女儿和儿子培养成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19.
杨晔 《留学生》2009,(10):48-49
签证官:“对不起,教不能给你发放签证。” 申清人:“请告诉我为什么?” 签证官:“因为我不认为你能回来。“这几句话.通常是签证面谈时,签证官拒绝申请人的最后几句对话。在拒签后.签证官很少说明拒绝的真正原因.而只以一句简单的“我不认为你能回来”和一纸拒签信来应付申请人。这种回答,被俗称为“移民倾向”。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真意     
这是一堂普通的新授课,下课后.班上的个小姑娘颤颤惊惊地跟在我身后.递给我一封检讨书。打开一看,第一句是:“老师,对不起。请原谅。”我的心一惊。哦.原来是上课时她不遵守纪律,我瞪了她一眼。事情就这么简单.我早已把这事忘得一干二净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