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庾向芳 《历史档案》2007,(2):125-128,132
陈垣(1880-1971年),字援庵,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文献学家.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成立,陈垣任故宫博物院理事会理事、图书馆馆长(当时图书馆下设图书、文献两部),并且直接领导文献馆工作.他为抢救、整理、出版故宫博物院的珍贵史料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中国编辑》2012,(5):97
正《中华针灸宝库·贺普仁临床点评本》(明清卷)由国医大师、著名针灸学家贺普仁教授担任总主编,汇集业内顶尖中医针灸文献专家及近百位针灸临床专家担当顾问、副主编及编委,历时七年共同完成。该书共收录明清时期的针灸专著及针灸相关著作97种,首次从临床实用的角度对明清针灸古籍进行全面点评分析,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学术研究价  相似文献   

3.
谱主. 麻革,字信之,号贻溪,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张宇,字彦升,号石泉,临汾人。房(白白本),字希白,号白云子,临汾人。陈赓,字子飏,号默轩,猗氏(今山西临猗)人。陈庾,字子京,号淡轩,猗氏(今山西临猗)人。段克己,字复之,号遁庵,别号菊庄,稷山人。段成己,字诚之,号菊轩,别号遁斋,稷山人。曹之谦,字益甫,号兑斋,应县(今山西应县)人。引论本谱所收诗人企末元初以诗名与学问活跃于山西的黄河与汾河流域。原皆晋人,金末随王室南渡而寓居河南,或隐于山中,或游学京师。金亡后返回晋南,或仍以隐居为乐,或从事乱后文化整理工作,相互诗文酬唱,以平阳(今临汾)为中心形成一个  相似文献   

4.
张琍霞 《图书馆杂志》2003,22(11):78-79
沈曾植(1850—1922,字寐叟,号乙庵),浙江嘉兴人,近代学者、诗人、书法家。光绪六年(1880)进士。任刑部主事、郎中等职,在刑部任职十八年,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光绪二十一年,与康有为等开强学会于京师,主张维新。湖广总督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讲席。后官江西广信(今上饶)知府,升  相似文献   

5.
韩景献是我国名中医专家。他是卫生部授予的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天津市政府授衔的实验针灸学专家、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他从事针灸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屡屡救起危重病人于沉疴。他医术精湛,科研硕果累累,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相似文献   

6.
缪荃孙与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荃孙(1844-1919),字炎之,一字筱珊(又作小山),晚号艺风老人,江苏江阴人.清光绪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清史馆总纂,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学者、藏书家、校勘学家、金石学家、版本学家和目录学家,是我国近代图书馆的创建人之一,对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袁世凯(1859-1916年),字慰庭.别号容庵,自号洹上渔人,因祖籍系河南项城人,又有袁项城之称.国人谈及这位在中国近代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历史性人物,总是想到他出卖维新变法运动,屠杀义和团;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镇压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和革命武装;破坏民主共和制度,推行封建专制独裁统治;接受"二十一条",最后粉墨登场,演出复辟帝制丑剧的历史罪行.  相似文献   

8.
为国家图书馆主体业务奠基的梁启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称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学者.  相似文献   

9.
清末状元张謇是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他在新闻报业、图书出版业方面也做出了卓越贡献,并与马相伯、于右任、史量才等名家私交甚笃。与新闻出版业的渊源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生于今江苏省南通海门常乐镇。他主张“实业救国”,是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一生创办了20多家企业,370多所学校,  相似文献   

10.
金诵盘(1894-1958)出生于吴江县黎里镇杨墅村一个中医世家,祖父和父亲均以悬壶济世为业.金诵盘自小接受救世济民思想的熏陶,立志学医,普救众生.少年时期,金诵盘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院,刻苦攻读,中西医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1.
清初吴正治(1618-1691),字当世,号赓庵,湖北汉阳人.他,是一位很擅长使用档案的人.  相似文献   

12.
正缪荃孙(1844~1919),字炎之,一字筱珊,晚号艺风老人,江苏江阴人。近代著名藏书家、校勘家、版本目录学家、教育家、史学家、方志学家、金石书法家,为中国近代图书馆的鼻祖。同治元年(1876)举人。曾协助张之洞编《书目答问》。光绪二年  相似文献   

13.
一、《识后》写作背景及版本状况《徐忠勤公遗集识后》(以下简称《识后》)是我国近代藏书家徐坊之子徐锺蒧为徐坊作品集写的一篇序跋性文字。徐坊(1858—1916),字士言,又字矩庵,号梧生,又号蒿庵,山东临清人。生于官宦世家,年少时纳赀为户部主事。后得尚书荣庆推荐,超擢国子丞。徐坊一生饱读诗书,同时又嗜书如命,其居京书室"归朴堂"藏书甚丰,是当时一位颇负盛名的藏书家,在读书人中间很受尊重。宣统元年(1909),中国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图书馆——京师图书馆成立,当时著名藏书家缪荃孙和徐坊被分别任命为正、副监督(相当于正、副馆长)。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徐坊"旬日连上五封事,俱不报",随后弃官在家。1913年9月,他在清帝退位后进身小朝廷,获御前进讲资格,给博仪讲授十三经。1916年8月30日徐坊病逝,溥仪追赠其为太子少保,谥"忠勤",其作品结集为《徐忠勤公遗集》。  相似文献   

14.
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称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学者.他一生活动非常复杂,著述颇丰,涉及政治、哲学、学术、文化史等诸多方面,且卓有成就.梁启超对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发展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龚自珍(1792~1841),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号定庵,是近代初期杰出的启蒙思想家.龚自珍虽然没有系统的史学著作,但其广泛的论述不仅得力于史籍,并且在治史原则和方法上多有贡献.其尊史的思想、善入善出的方法和在史料学与边疆史地学方面的造诣,为后来王国维、梁启超等人所继承发挥,对近代新史学思潮的兴起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888年创建于广州的岭南大学(时称格致书院)作为近代中国曾经存在的十六所教会大学之一,为中国近代教育培养了众多人才,在其存在的六十四载(1888-1952)光阴中,岭南大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及鲜明的办学特色活跃于中国近代教育的舞台上,并闪耀着熠熠光辉.与国内其他教会学校,特别是其他高等学校相比,岭南大学有许多创新之举,如最早收回办学自主权(1927),最先实现男女同校等.  相似文献   

17.
自古以来,中国文化的丰富发展,包含着一批批豪雄伟俊人才的杰出贡献。章太炎这位近代历史文化名人,他学识渊博,文笔古奥,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他生于浙江,学于浙江,但是他的拼搏与辉煌、成名与隐退,有相当长时间是在上海度过的。 一、走出书斋到上海 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字梅叔(有时写作“枚叔”)。后因仰慕顾炎武,又更名为章绛,字太炎。学者多称太炎先生。出生于浙江省余杭县的东乡仓前  相似文献   

18.
<正>王国维,汉族,初名国桢,后改国维,字静安(庵)、伯隅,号东海愚公、人间、永观、礼堂、观堂,是浙江省海宁州城(今嘉兴海宁盐官镇)人,先世祖籍在河南开封,海宁王氏乃当地书香世家。王国维生于1877年12  相似文献   

19.
严复与《天演论》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进西学唤醒国人 1.传播西学第一人.严复(1853年12月10日~1921年10月27日),乳名体乾,初名传初,改名宗光,字又陵,后名复,字几道,晚号愈壄老人,福建侯官(后并入閩县,称为闽侯,今福州市)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  相似文献   

20.
曾经读过止庵先生的散文、随笔,觉得他真是见识不凡,学养深厚,文字又干净舒服,恢复了一种好的散文写作的传统。最近读他的学术新著《樗下读庄》,竟发现他在哲学研究上的学问功底也极为深厚。《庄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历代不乏研究著述。但近几十年来的研究却不能令人满意,庄子乃至整个中国哲学研究都被框定束缚,活生生的庄学为注解特定的概念、范畴而被任意分割、支解,其本来的意思却被遮蔽和也许因为止庵先生是学医出身。反而没有受到正统哲学教育的限制。他可以用更纯粹的眼光来看.《庄子》。他谈《庄子》下的是解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