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铭珍 《北京档案》2010,(10):48-49
圆明园是清朝五代皇帝历经150余年、集中无数能工巧匠倾心经营的大型皇家宫苑.它始建于清朝康熙四十六年(1707).最初是康熙给皇四子胤祯(即雍正)的赐园.雍正即位后,在园南部增建正大光明殿、勤政亲贤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乾隆在位六十年,又对圆明园继续进行扩建、改建,使之形成了圆明园的基本格局.他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造园艺术、精美的建筑、丰富的文化收藏和突出的政治地位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万园之园"和"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在世界园林史上占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不冤不乐     
白明 《全国新书目》2008,(19):56-58
文玩的真谛在于"玩儿",玩儿最重要的是心态,是时间。心态加时间才等于钱。《雾里看花:片儿白谈文玩与理财》一书的作者以亲身经历讲述文玩、收藏、理财的关系,娓娓道出收藏的高境界在于赏玩历史的心态,欣赏艺术的心态,自我修养的心态。本文选编自该书。  相似文献   

3.
年初,中央电视台推出44集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该剧以其独特的历史魅力和艺术手法,刻画了一代帝王雍正的历史形象,观众都锁定频道关注雍正其人,“街谈巷议论短长,千秋功罪任评说”。电视剧不是历史教科书,让我们走出“戏说”,听一位历史档案工作者,依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雍正朝档案的记载,论述雍正在位期间禁革陈规陋习、整顿吏治、淳化民风的若干举措,从一个侧面向读者展现一个真实的雍正皇帝。  相似文献   

4.
雍正在位期间广泛使用奏折,使之逐渐成为清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在雍正奏折中隐含着一套较为独特的官员人事档案管理思想,其中的一批朱笔引见单、官员履历折等材料更是具有现代人事档案管理因素.论文改变了以往文书档案研究思路,从官员人事档案角度对其进行发掘.初步分析出,雍正通过对官员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在客观上使得...  相似文献   

5.
清世宗雍正是清代皇帝中最为勤政的,他自己说白天"延接廷臣,引见官弁",夜间"观览本章,批阅奏折",常常到二鼓三更也不知疲倦,数年如一日.他在<雍正朱批谕旨>的自序中说,所有奏折,都是他"亲自览阅,亲笔批发,一字一句皆出朕之心思,无一件假手于人".这些奏折都是有关军国大事,往往连篇累牍,动辄千言,雍正的批示也经常是数百上千言,有时还要与人打笔仗,没有特别旺盛的精力恐怕是无法做到的.最近读到一本好玩的书<养心殿造办处史料辑览(雍正朝)>,发现不仅国家大事要雍正处理,宫廷里任何一件小事,也都要雍正"钦此"一下.  相似文献   

6.
《清世宗圣训》所录内容涉及朝廷政治、吏治人事、财政赋役、军事国防、文化教育,乃至普通百姓的生活等各个方面,雍正事无巨细,大都躬身过问并督促实施.《清世宗圣训》中的这些具体生动的文献史料,揭示了雍正暴卒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7.
办理军机事务处,是清朝雍正年间设立的中枢机构。关于其成立的准确时间、名称演变等等,官私著述历来众说不一,归纳起来,可按年分为如下四种观点: 1.七年说。清人王昶的《军机处题名记》内称:“先是,雍正七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后六年,上即位,改名总理处。乾隆三(二之误——引者)年,王大臣请罢之,诏复名军机处。”今人张德泽先生的《军机处及其档案》、《清代国家机关考略》认为,雍正七年六月在内廷设立军机处。季士家先生认为军机处的设立经历了军需房、军机房、军机处三个发展阶段,并指出:“军机处成立于雍正七年六月初十日(1729年7月5日),当时的名称谓军需房。”南炳文先生认为“军机处设立于雍正七年,可能在二月十八日至五月十日之间。”庄吉发先生的《清代奏折制度》一书,旁证博引,论述军机处设于雍正七年,并考证了军  相似文献   

8.
都统青保等为报布鲁克巴再起兵戈遣员前往探信事奏折雍正十一年七月十九日奴才青保等谨奏,为奏闻事。雍正十一年三月十三日,接准办理军机事务大臣·大学士·伯鄂尔泰等咨称:臣等议奏,据青保等奏称,布鲁克巴之诺彦林亲·齐类·拉卜济、噶毕东罗布业经和好,其所遣请封使人拟来年与颇罗鼐之使一并送京。嗣后若于收粮之季,自颇罗鼐处选一贤能格隆、自我官员内拣选一名人可且又干练之人,少带随人前往其接界适中之地,传宣布鲁克巴办事首领前来,宣谕皇上仁化,将未解之事公平办理,则伊等渐会安宁。等语。俱宜准如所请。惟其所遣之员,宜令青保等务必…  相似文献   

9.
陇人陈冠英、张维萍是一对著名的书画篆刻艺术家夫妻.几十年来,他们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在书画篆刻的艺术天地里执著地追求,辛勤地耕耘,忘我地探索,硕果累累,成绩赫赫,为世人所瞩目.尤其是他们伉俪合作创造的十二生肖篆刻艺术,其规模之大,用工之世,意蕴之深,品位之高,是"迄今为止国内罕见的生肖艺术珍品".  相似文献   

10.
“文庙崇祀位次之图”碑,圆首方趺,通高225厘米,宽83厘米,藏于西安碑林.雍正十三年(1735年)咸宁(今属陕西西安)人孙能宽书、魏振纲镌刻,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刻崇祀位次图,下刻碑志,记载修碑经过,朝廷颁布新厘定从祀位次之事.全文600多字,跨越15年(康熙五十九年至雍正十三年),反映了康熙至雍正年间从祀人数、位次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1.
雍正初年,京师以及直省地方赌风猖獗,严重危害社会.雍正帝为之震怒,为刹住赌博之风,他接连颁发谕令,告诫官民"赌博之风,败坏品行,荡废家赀,其为害于人心风俗者,不可悉数."雍正四年(1726)九月,他通过内阁颁发谕旨:"赌博之事最坏人之品行.  相似文献   

12.
李国荣 《出版参考》2005,(23):31-32
"朕生平最憎‘虚诈’二字" 雍正,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他的父亲康熙,可以说是雄才大略,平定三藩,统一台湾,稳定边陲,为大一统的清王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康熙在晚年,由于"太平盛世"而滋长了政宽事省的思想,这时期他处理朝政的原则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由此,在朝野上下的官僚队伍中,虚诈、迎合、粉饰、浮夸等种种腐败之风严重泛滥,已经直接威胁着"盛世"的存亡.于是,惩治腐败、整顿官场风气的重担就落在了雍正的肩上.  相似文献   

13.
一、周永年生平 周永年(1730-1791年),字书昌,号林汲山人.清中叶著名学者,私人藏书家.生于雍正八年(1730年),山东历城人,其先本为浙江余姚人,自高祖辈始迁之山东历城.  相似文献   

14.
<王石和文>作为山西地方名人之作,历采各家著录互有异同,在卷数、刻版年上出现误差,本文从行款、字体、卷次内容几方面就所见之本进行考订,证明此书不是一书数刻而是雍正、乾隆递修.  相似文献   

15.
闰学仁 《博物馆研究》2001,(1):61-64,75
“承德”的名字,是清朝第三代皇帝雍正所命名。清统治者进入北京夺取全国政权之后,为了不忘关外“龙兴”之地的盛京,康熙四年(1665年)下令把奉天府首邑县改名为“承德”县,并有奉天承运之意。  相似文献   

16.
纪晓岚性坦率,好滑稽.电视剧<铁嘴铜牙纪晓岚>中称纪晓岚绰号为纪大烟袋.连乾隆皇帝也直呼纪晓岚为纪大烟袋,然而电视艺术并不等于历史.历史上的纪晓岚虽酷嗜吸烟,但绝不像电视剧中那样肆行无忌.不分地点、不分场合地喷云吐雾是犯禁的.康熙曾颁布禁烟令,不但他不吸烟,而且雍正不吸烟.乾隆皇帝喜文弄武,也不吸烟.  相似文献   

17.
《清世宗圣训》所录内容涉及朝廷政治、吏治人事、财政赋役、军事国防、文化教育,乃至普通百姓的生活等各个方面,雍正事无巨细,大都躬身过问并督促实施。《清世宗圣训》中的这些具体生动的文献史料,揭示了雍正暴卒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丝绸文化源远流长,在古代的史志、诗词和文学作品中都有所体现.而位居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对丝绸描述之丰富,在文学作品中实属罕见.《红楼梦》一书在前八十回中频繁叙述到了与丝绸相关的服装、饰物、面料及陈设用品等,其专业知识的精确宽泛,种类的繁多和真实,无不令人惊叹.《红楼梦》中对丝绸描述之丰富,得益于作者曹雪芹出身子曾在康熙、雍正两朝其祖孙三代四人共做了58年江宁织造的世袭织造之家.自幼耳濡目染的丝绸文化伴随着他的这部呕心沥血之作,他借助于不同情节和场景的描述,生动详实地展现了清代中后期丝绸业发展状况和各类丝绸制品的功能、用途,所描述到的丝绸种类,粗略统计一下也有十几个.  相似文献   

19.
查嗣庭之狱,是雍正年间文字狱案中的一件大案。关于此案,向有两种传闻:一是查嗣庭出了一个“维民所止”的试题,被人告发说“维止”二字是“雍正”二字去其首,意在讥讪诅咒雍正皇帝,雍正帝因而大怒,遂大兴文字之狱;二是查嗣庭受到权臣隆科多的赏识,“依附隆科多”,雍正帝要打击隆科多,惩戒朋党,所以才兴起查嗣庭文字之狱。查嗣庭狱案的真相究竟如何,向为人们所关注。其实查嗣庭虽然确因在雍正四年六月钦派江西乡试正考官时,所出试題有“悖道逆天”之嫌,同年九月回京后案发,又因从其寓所搜出的日记、书札中有大量“悖逆”文字,遂被革职下狱。翌年病死狱中,仍以“大逆不道、怨诽诅咒”罪被戮尸枭示。但所传他曾出过“维民所止”试題一事,其史实有所出入。现将内阁汉文《起居注册》、《史书》及宫中朱批奏折内有关此案的档案史料汇集公布,以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历史与现状 清代贤良祠有京师与地方之分,本文所指为雍正八年(1730)由清世宗颁谕敕建、十一年建成的京师贤良祠.清代贤良祠的满文译法有二,雍正朝建祠时为:"mergen sain tsitang"[睿智优良(者)的祠堂,[1]乾隆朝改定为:"mergen sain ambasai juktehen"(睿智优良众臣之祠),[2]后者较前者显然更为准确、贴切.清代,贤良祠与贤良寺常被混淆,文献记载也多见讹误.曾国藩入觐进京时在东城贤良寺居住时,就曾在日记中误记为"贤良祠".[3]实际上,贤良寺与贤良祠是不同时间与地点建造、功能与用途完全不同的两个建筑.贤良寺"旧在东安门外帅府胡同,雍正十二年建.本怡贤亲王故邸,舍地为寺……(乾隆)二十年移建于冰盏胡同."[4]位于帅府胡同的原贤良寺"以其地近东华,外省大吏入觐,辄喜驻此"[5]而逐渐成为来京官员的临时居所.而贤良祠则为雍正十一年(1733)建成于地安门外关帝庙西侧,系供奉、祭祀全节大功之臣之处,大门外有下马红柱,并设祠户20人(乾隆六年裁为10人)专门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