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H·劳伦斯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和诗人,然而作为诗人的劳伦斯却鲜为评论家所关注。但是通过细读他的诗歌,笔者发现劳伦斯在其大量诗作中表达了自己的生态思想和生态哲思,并且这一主题在他的作品里一以贯之。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生态批评理论为研究劳伦斯诗歌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拟从生态批评理论入手,对他诗歌中表现出的生态意识进行阐释,挖掘诗歌中的生态思想,再次唤醒现代人类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2.
《回声制造者》是一部优秀的生态小说。作者理查德·鲍尔斯被誉为具有丰富科学人文主义思想的作家,他在这部小说中显示了深刻的生态思想。从自然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回声制造者》,展现以沙丘鹤为代表的大自然的神性和美感,论述作品体现出的人与自然对抗、融合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薇拉·凯瑟(Willa Cather 1873-1947)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女性作家。凯瑟的作品极具地方色彩和强烈的时代感,她擅长描写美国历史上的拓荒时代,《我的安东尼亚》是其中最优秀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小说较成熟地体现了凯瑟的生态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意识。文章旨在通过文本细读深刻挖掘这部作品中的生态思想,进一步理解凯瑟的生态观,从而期许为探究凯瑟早期的拓荒小说提供借鉴意义,也借此进一步反思当今的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初,人们还远未认识到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时,庞德,一位美国现代主义诗人,已经意识到自然的生态危机时人类文明的危机,显示出他思想的前瞻性。本文从生态批评的全新视角来解读《诗章》,试图从中梳理出庞德在《诗章》中隐含的生态思想。这部史诗是对现在生态问题的警告也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最具有创新精神的作家之一。他才华出众,著作颇丰,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共创作了一千余首长短诗歌,可以说这些诗歌伴随了作者的一生,忠实记录了作者的生命体验和人生感悟。因此,阅读诗歌是解读劳伦斯的最佳途径。本文将从自然的生态、社会的生态以及人的生态三个维度来探讨劳伦斯的诗歌,并讨论其中蕴含的生态思想的渊源,从而揭示劳伦斯的创作动机和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6.
劳伦斯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作家,其长篇小说《查太莱夫人的情人》因过多性爱描写也成为一部颇有争议的小说,但这部小说中劳伦斯实质上表达的是自己对美好婚姻的憧憬。  相似文献   

7.
具有生态文学内蕴的文学作品早在18世纪中期件随着工业化进程而诞生。以华兹华斯为代表的英国“浪漫派文学”达到了生态文学的创作高度。19世纪美国“自然文学”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成为生态文学的经典作品。20世纪前苏联“自然哲理小说”对生态文学做出了更深的开拓。生态文学在长达两个世纪的时间里,处于被遮蔽的状态。20世纪90年代中国生态文学批评运动兴起。直到此时,它才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名字:生态文学。  相似文献   

8.
《呼啸山庄》是19世纪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经典之作。作品中蕴藏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是超时代的。作家在小说中探讨了女性与自然、男性与女性及白人与有色人种的关系,表达了艾米莉的美好愿望: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男女平等、种族平等的社会,说明了艾米莉·勃朗特是一位具有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家。  相似文献   

9.
《珍珠》是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一部具有寓言意义的小说,该短片寓言小说发表于1947年,其作品内涵丰富,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加以解读。斯坦贝克作为美国20世纪著名的自然主义作家,同时也是一位超越时代的生态文学家,在他的众多部作品中都以社会底层人物为主人公,并且创造了"斯坦贝克式的英雄"形象,其小说造诣很高,将写实风格和幻想风格紧密地结合起来,对美国西部文学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并且每部小说中都蕴藏着生态文学思想,就寓言小说《珍珠》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对现代人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试图从生态主义的角度去解读斯坦贝克的《珍珠》,从而促使人们深刻的思考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享利·詹姆斯在他的著名小说《一位女士的画像》的前言中把他的作品比作一个结构和谐美丽的建筑物,他把小说家比作建筑师,称小说家的写作能力是一种建筑能力,并且认为自己的小说《一个女士的画像》充分体现了这种能力。笔者在对原作研读的基础上提出,《圣经·创世纪》中的伊甸园故事为这部小说提供了叙事框架,同时,作为寓言的伊甸园故事也为这部小说提供了一种形而上的意义所指,赋予小说关于命运,寻求与选择等形而上的寓意。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生态女性主义被提出,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则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发展。在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首次提出文学批评的视角为自然与女性双重视角。女性与自然原本是被他者化与边缘化,而在该批评视域中却从“缺席”走向“在场”。然而在该视域下评论外国文学存在较多误区,本文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2.
英国现代主义作家劳伦斯身处世纪之交那个新旧力量对比的特殊时期,他对旧时代基督教教义束缚现代人自然人性的行为深感不满,同时深切关注传统社会的伦理道德对人类非理性追求的干预和控制,因此在劳伦斯的文学作品中很容易找到作家本人反传统伦理道德和反对宗教文化信仰的痕迹.在小说《虹》和《羽蛇》中他的基督教文化立场和归属尤为明显,本文基于此对劳伦斯的宗教观进行梳理和界定.  相似文献   

13.
威廉姆.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公认的南方最伟大的小说家。他的作品生动地再现了美国南方贵族的没落与衰败。《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就是这样一部短篇小说,它记述了南方贵族格尔生家族中最后一个成员艾米丽小姐一生孤僻的生活。在这部短篇里,福克纳运用了不同的叙事技巧,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艾米丽小姐一生悲惨的命运,揭露其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14.
扬·马特尔在《标本师的魔幻剧本》这部小说中,将传统小说叙事模式与元小说叙事框架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人物关系的并行,小说故事的嵌构,将影射、并行、对立交织而成的密网收得更紧。藉由这本简短而又层次错综复杂的小说,马特尔再次用他无穷的想象力证明了他写小说的高超能力。  相似文献   

15.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19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也是美国心理小说的鼻祖,有"真正的天才""美国的莎士比亚"之称.他一生创造了许多经典作品,至今文学界仍没有停止对霍桑及其文学作品的探究.其中《红字》是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也是他的代表作.《红字》以独特的叙事策略,为小说增加了不可估量的价值.如今,这部小说的叙事魅力与意义不减当年,值得我们研究与学习.  相似文献   

16.
《葡萄园》是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托马斯?品钦的第四部作品,是他在确立了后现代文学大师地位后的进一步探索和实验。作品以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为背景,生动地刻画了后工业时代人们混乱、空虚、失衡的精神生态状态。小说里展现的是一个失去了确定意义的世界,人们成了无家可归的"游魂",开始对生存状态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7.
《时时刻刻》(The Hours)是享有美国"X一代"作家之称的迈克尔·坎宁安(Michael Cunningham)1988年发表的第三部实验体小说。在这部作品中,坎宁安对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处女作《达洛维夫人》进行戏仿,以心理意识为纽带,剖析了20世纪三位知识女性所遭遇的畸形心理情结与精神困惑,揭示了后工业时代人类普遍经历的现代性焦虑。  相似文献   

18.
作为现代著名的京派作家,沈从文在自身小说创作过程中突出提现了田园牧歌式的湘西小说情调,他对于湘西世界进行了纵情的描写。本文对沈从文小说特点及其中所展现出来的生态意识进行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探析了沈从文笔下的叙事特点和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9.
明代白话小说传播生态的变迁主要表现为明代白话小说传播外生态变迁、明代白话小说传播内生态变迁、明代白话小说传播新生态变迁等.明代白话小说传播生态的变迁为我们今天重视、构建和营造良好的文学传播新生态环境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的"马纳瓦卡"系列作品蕴含着深刻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统治与征服的生态伦理危机,批判了危机背后的强权意识形态,强调建立人类不同性别、种族和阶级平等发展的新型生态伦理社会.从女性主义的批评视角出发,解读了劳伦斯作品中描写和揭示的现代社会中加拿大妇女的生活和心态,并对作品中一系列女主人公的命运和形象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