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当今教育界,不乏一些教学能力非常强的校长由于教师的不满而无法开展工作,被主管机关忍痛割爱或免职或调任,从而为教育教学带来影响和损失。究其原因是校长的领导方式和为人处事挫伤了教师的情感,即校长与教师的人际关系不和谐。畅通沟通渠道,提高沟通技巧有利于校长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校长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2.
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所形成的关系。在学校中,学校全体成员通过校长领导活动的各种交往相互影响,形成了种种人际关系,协调这种种人际关系,是校长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校长管理好学校的基础。而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如何协调校长与一般教师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所学校,只有和谐才能发展、不断创新,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那么,应当如何构建和谐校园呢?一、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一所学校,人际关系主要由领导和教师、教师和学生、教师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构成。构建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校长是关键。校长要有高尚的情操,光明磊落,以德服人,要相信学校里的每一个人,在信任的基础上考虑学校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其实就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关系,所以校长要善于经营心灵,要用光明前景激发人心,用真情关怀温暖人心,用坦诚相待交换人心,用人格魅力臣服人心。…  相似文献   

4.
校长的魅力是靠教师的信任而产生的,而不是靠高压手段。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领导与师生间的人际关系。“依法治校,依章治校”,一所学校不可能靠校长一个人办好,必须发挥班子团结协作精神,落实好层级管理,按照制定好的规章制度落实责任。新时期要做好一个行政领导,我认为应该要做  相似文献   

5.
要亲和有礼校长对师生员工要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这就要求校长要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因为校长虽是一校之长,但教师才是学校的主人翁。所以校长应该是精通心理学的开拓型人才,可以在领导之间、干群之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认为,由于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共同活动,因而,彼此间必然产生并建立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其中,人际关系就是生产关系、政治关系等的反映。人际关系表现为人们相互认识、沟通、联系、理解等的一种动态过程。学校是人际关系突出明显的地方。因此,校长只有掌握协调人际关系的方法,才能使校长与教师处于和谐的人际关系中,从而利于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一般说来,校长和教师的人际关系多在校长自身用人、纳谏、奖惩、利益分配及生活等方面。那么,如何协调与教师的人际关系呢?1-校长要不断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提高政策水平,努…  相似文献   

7.
校长的人际关系关系到学校全面工作的成败,具有领导和权威性、指向性、多元性的特点。校长的人格魅力、校长的管理思想、交往水平和协调能力、交往的时空和频繁程度等是影响校长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据此,提出了调适校长人际关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教师领导者在教师领导实践中面临领导意识困惑、领导能力困难、领导权力困顿、组织环境困处以及人际关系困扰等诸多问题,限制了其领导力的发挥,影响了教师领导的效果。本文指出,应通过开展教师领导教育、建设合作学校文化、建立扁平组织结构、改变校长领导方式、加强教师自我领导,使教师领导者走出实践困境。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管理》1990·1上发文《中小学校长与教师之间人际关系的调查》,反映出“干群关系不够融洽和谐”,我们亦有同感。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大约来自如下消极心理反应。 ①冷漠心理:这种心理主要是由校长造成的,校长只管搞出一些制度以限制教师。教师忙忙碌碌,领导松松垮垮。校长只管教师来校工作,不管教师的进步和生活,教师与校长的交往多限于布置汇报工作之类。这样教师自然把校长看成陌生人,双方无共同的语言,在心  相似文献   

10.
校长与教师人际关系的构建及其对校长决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行的校长负责制的教育管理体制和新时期的教育形势下,研究校长与教师人际关系的建立,对于校长与教师的各自发展和团结合作,对于校长的决策、学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校长与教师人际关系构建的基础——社会平等第一,从政治地位方面看,校长与教师是一种新型的同志关系,二者均处于主人翁的平等地位。无论是校长还是教师,都是通过各自的实践活动来集中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原则,都是以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姿态来参与办学的全过程,这种主人翁地位决定了校长与教师是平等的。第二,从经济利益方面看,虽然校长与教师因各自分工不同,二者…  相似文献   

11.
一、厚德一是要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在学校中,学校全体成员交往、相互影响,形成了种种人际关系。协调这种人际关系是校长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校长管理好学校的基础。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如何协调校长与教师的关系,从而调动和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校长协调人际关系的重点。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了解教师,不要带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去认识教师,以免形成错觉,特别要注意避免“晕轮”效应的消极作用,也不能分门别类地对教师的品行进行判断,而要客观全面地了解下级,正确评价。要“慎始”,处理好与教师…  相似文献   

12.
在影响学校管理的诸多因素中,起决定因素的是校长和教师的关系。它关系到学校集体的巩固和组织效能的发挥,直接影响学校既定工作目标的实施。因此,作为校长,掌握心理协调艺术,缩短与教师的心理距离,与教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影响校长与教师人际关系的障碍因素 (一)角色冲突 在学校里,校长和教师是同处于一个管理系统中的两个不同角色。校长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相似文献   

13.
一.会做人校长要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必须“会做人”。应该怎样做人?校长要做严于律己的明白人;校长要做事业、工作上的带头人;校长要做教师、学生的贴心人。二会用人了解教师是用人的基础。校长对每位教师的长处和个性、爱好、特长要有所了解。这样才能使其在恰当的位置上施展才华,发展才干。理解教师是用好人的保证。当校长就是要设身处地把自已摆在教师的位置上,去体验、感受教师劳动的艰辛,从而为用人提供保证。三.会容人当校长要以大海的胸怀来宽容待人。容不得人的领导不是好领导。要容得人,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团结同志。要敢于坚持真  相似文献   

14.
校长的教育思想对于办好一所学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长管理学校,一方面通过行使行政职权来实施行政领导,另一方面则要通过自己的学识和人格对学校组织成员施加影响. 校长是学校人际关系和谐的促进者.校长要确立学生是教育对象又是服务对象、教师是管理对象又是服务对象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他认为校长“应当善于把教育思想体现在千百件各样的事情中”。我从1985年当校长以来,对此确信不疑,实践不懈。学校一有教师,二有学生。就教师而言,其中的某些人是学科的权威;就学生而言,他们不愿做按指令行事的机械人,而企盼启迪人生的导师。这样,学校不能单靠行政指令来推动,校长不应局限于行政干部角色,校长还应有另一个重要角色——学者。校长以学者角色出现,避免了命令性,代之以探讨性,给在教育活动中的人际关系注入了润滑剂。校长的行…  相似文献   

16.
和谐发展的人像一颗种子,只有在和谐的校园里才能孕育出来。那么,如何建设和谐的校园呢?如果把和谐的校园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我认为,优美和谐的环境就是这棵大树的根本,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就是它的枝叶,而丰富的校园文化,就是它的精髓所在、灵魂所在。一、和谐校园的人际关系学校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校长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关系。校长要关心教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核心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办好一所学校,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就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构建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即,校长和领导集体的关系:校长在为人处事中要抓好自身管理;在班子成员间努力营造和谐氛围;作风民主,以诚待人.校长和教师的关系:校长应用正确客观的交往心态看待教师,通过一些有效方式,融洽领导与被领导者的关系;依法管理,以德治校.  相似文献   

18.
张光顺 《湖北教育》2007,(12):33-33
从学校管理角度来看,校长科学地把握与教师间的距离是一门领导艺术。沟通——零距离。校长与教师沟通要从领导的角色中摆脱出来。首先,要与教师平等相待、倾心相交。在鼓励教师说实话、心里话的同时,自己不摆架子、不讲套话,在信任的基础上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其次,允许分歧,  相似文献   

19.
校长处于学校管理系统的核心地位、领导地位和决策地位,校长是学校办学方向的引导者,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师生员工的教育者,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学校运转的组织者。校长仅仅依靠自己的职能发挥作用很难实现学校的创新发展。将职能转化为艺术才是带领广大教师提高办学水平,促进学校稳健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一个学校存在着多种形式的人际关系,如领导与教师、领导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等多层次、多角度的关系组合。但在众多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