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问题的提出近日,在家长圈中,尤其是在城市学校的家长圈中,总是能够听到这样的抱怨:"孩子回家后,老师随后就将课后作业发到家长微信群中,要求家长进行深入辅导、纠正,直至全部正确为止,并且签上字,以示重视。要求孩子背诵、朗读的部分更是要家长全面把关,老师也在微信中进行检查。偶有疏漏,老师便会在微信中警示劝告。更或有老师将学生的在校行为,或是作业、考试情况,晒于微信圈,常令部分家长既羞  相似文献   

2.
刘秀艳 《班主任》2013,(9):60-60
班里学生建了十多个QQ群,我受邀加入。刚开始,孩子们在群里有聊天的,有问作业的,还有把自己小时候的照片也晒出来的。看到孩子们关注的话题很健康,我就放心地不再留意群里动向。然而,过了一段时间,有家长反映,有的孩子在群里聊天时语言很不文明,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的普及,学校与家长的交流互动方式也更加多元化了。2011年初,我们10级利用网络,建立了年级、班级及家长QQ群,得到了老师、家长们的支持和认可。现在已有全部学生和一半以上的家长加到了群里面。在班级QQ群社区里有现阶段班级里所授课内容及当天需完成的作业;学生优秀作业及学生上传展示自我风采的照片;家长QQ主页;家长对于教育孩子的一些困惑;心理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对家长、学生困惑解答;及老师与家长之间的相互交流。经过两年时间的探索与尝试,觉得利用班级QQ群开展家校互动有着意想不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杨老师,您的这个活动一年级的孩子能听懂吗?""我们可不可以交点钱,您一周多开几次课?"……微信上不停地发着消息咨询的是位一年级小学生的家长,她的孩子与我的女儿在同一个班。起因是她发现我朋友圈里晒了一张自己在书房中做公益读写指导的照片,而我那刚入学没几天的女儿在下面专注地听,于是,这位家长便坐不住了。  相似文献   

5.
随着微信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每个班都有微信群,班级通知都通过微信群下发;有的家长因工作忙,接送孩子交给了老人,老师便用微信及时与父母沟通孩子的情况。但微信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我就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  相似文献   

6.
为了充分发挥QQ群、微信群等工具在家校联系中的巨大作用,避免其负面影响,我们应对微信群进行规范管理。固定交流的时间。QQ群、微信群交流时间,应选择教师和家长都较为闲暇的固定时间段,以免影响教师和家长正常的工作。规范交流的内容。不得在群里发布集赞、刷屏、投(拉)票、卖东西、炫富等信息,不得探讨与孩子教育管理无关的话题。在讨论某些孩子存在的思想品德、行为心理等问题时,不  相似文献   

7.
小乖妈 《父母必读》2013,(9):134-134
小乖上幼儿园的第一个教师节去,都觉得应该送老师礼物。于是,我们一些家长在QQ群里讨论来讨论我去买了张500元的礼品卡,早上交给奶奶,让奶奶送孩子去幼儿园时送给老师。  相似文献   

8.
正幼儿园的老师建立了班级家长群,便于传递信息、发布通告,便于彼此沟通,这当然是件很好的事,是科技时代移动互联网产品为我们带来的便利。然而,同侪压力也在家长群中悄悄滋生、蔓延。入园后,班上的老师就会给家长们拉个群。有什么消息、通知,直接在群里发布,最近微信还新增了"@所有人"的功能,更便于每位家长都能及时接收到重要信息;有什么问题,在群内探讨;还有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尤其是照片、视频都能随时发出。对比从前只能从接送时与老师的寥寥对话、孩子的只言片语来了解些许情况,如今,信息的流动变得实时、快速,当然是好事。家长与老师、家长们之间的交流,也因此变得更加密切了。  相似文献   

9.
张同学:我们班有一个老师建的QQ群,用来布置作业和家长沟通等等,我们叫官方联络通道。同学们自己建了一个微信群,没有老师,真正拿来沟通感情的,可以尽情吐槽,班里的所有八卦和信息都是靠微信传播的。上课的时候我们会拿微信接下茬,所以老师是不明白我们到底在笑什么的,哈哈。曾经有一次有个女生犯了众怒被我们踢出微信群,结果她基本就被隔绝在班级之外了,就是什么消息也不知道的那种,只能让朋友转发群里的消息给她。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兼班主任,近些年来,我经常能听到家长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您上课时能不能少讲些课文内容,多补充些课外知识?""老师,我想给孩子报网络课程,您能不能给一些建议?""老师,您能不能经常在班级QQ群里晒一些书写整洁的作业,以此来激励孩子们把字写好?"……这些问题,体现了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关注,对孩子成长的关心,是让我们教师高兴的。但与此同时,一些有思想、有见地的家长往往也会对教师有更高的期待。面对这些越来越"挑剔"的家长,我认  相似文献   

11.
《教育》2012,(9):17-17
孙曙峦在2012年8月31日《合肥晚报》撰文指出:“今年暑假我们的QQ群非常热闹,家长们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在QQ上跟我了解咨询。”南京某知名小学班主任张老师说。  相似文献   

12.
《教育》2012,(25):17
孙曙峦在2012年8月31日《合肥晚报》撰文指出:"今年暑假我们的QQ群非常热闹,家长们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在QQ上跟我了解咨询。"南京某知名小学班主任张老师说。以前学生都是就近入学,老师家访起来很是方便。如今却  相似文献   

13.
微信群里也常会有家长之间的对抗。这种对抗一般是由孩子在校时的摩擦引起的,作为教师的我们如果置之不理,不仅影响班级家长之间的团结,引起家长间的纷争,也极容易给家长带来教师不够负责、对孩子问题不能及时处理的印象。因而,建立微信群,还得对家长之间的沟通进行适当引导。给微信群一个交流条约并及时公告。在建立微信群后,要第一时间发布公告提出要求:家长的话题不要涉及别人家孩子。千万不要在群里指名批评某位孩子并要求其家长督促改正。孩子之间有任何问题,家长都要私下与教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总有家长向我询问,为什么高中老师不常与他们交流孩子的情况。深入了解后,我方知问从何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微信群"已被普遍应用于中小学,尤其是小学的家校互动中,班主任及任课老师通过"家长群"发布事务通知、作业要求、近期活动与学生情况,家长通过"家长群"交流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种种表现。虽说也有家长会抱怨群里的是是非非,但大家总觉得有这样的沟通方式利大于弊,以致听不到了来自微信的叮咚声,这些家长反而不习惯了。  相似文献   

15.
圈子     
2014年,圈子火热。最火热的有两种圈子:微信朋友圈、QQ群。它们基于互联网把朋友聚合在一起交流、相约。微信的朋友圈里扎堆的都是朋友,说起话来,比较随便。你可以晒自拍,晒美食,感觉在私密空间可以无话不谈。性质相当的QQ群也是如此。这个由网络聚集起来的圈子,网上网下活动自如。有人下午在网上喊一声,晚上聚会,便接踵而至。只要有电有网有心情,这个圈子可谓活力无限。  相似文献   

16.
圈子     
2014年,圈子火热.最火热的有两种圈子:微信朋友圈、QQ群.它们基于互联网把朋友聚合在一起交流、相约.微信的朋友圈里扎堆的都是朋友,说起话来,比较随便.你可以晒自拍,晒美食,感觉在私密空间可以无话不谈.性质相当的QQ群也是如此.这个由网络聚集起来的圈子,网上网下活动自如.有人下午在网上喊一声,晚上聚会,便接踵而至.只要有电有网有心情,这个圈子可谓活力无限.  相似文献   

17.
又有一批孩子要上小学或是升入中学,如果有选择的可能,什么样的学校是父母应当为孩子选择的?考虑的时候,学校的哪些因素是父母应当关注的?冉乃彦老师在他的QQ群里和家长讨论了这个问题。参加讨论的有的是家长,有的是老师,有的有双重身份;他们的孩子有的已经上学了,有的将要上学。他们的想法,或许能给读者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8.
又有一批孩子要上小学或是升入中学,如果有选择的可能,什么样的学校是父母应当为孩子选择的?考虑的时候,学校的哪些因素是父母应当关注的?冉乃彦老师在他的QQ群里和家长讨论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从2012年下半年接触微信开始,学校的部分老师就尝试把微信与班级教育教学管理结合起来,与本班学生和学生家长建立了班级微信群,把班级教育教学活动尽可能推到微信平台上,这一举措大大改变了教师与学生和家长的交流方式,促进了教师思维方式、教学理念、工作方式的转变,让教师与班级学生、家长共同进步和成长。目前,微信平台已经成为继博客、QQ群、微博之后我校家校共育的又一个重要网络工  相似文献   

20.
梅志军 《师道》2016,(4):42-43
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不外乎"家访"(老师走到学生家中)和"校访"(家长走进学校)两种,我们姑且称这些方式为"在路上";而在大数据背景下的今天,家校沟通的方式就变得丰富,尤以"班级QQ群""班级微信群"等为潮流,老师和家长的交流大都以"线"上为主,我们姑且称这些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