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读书:当代中国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 读书在当代中国一直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书自然是读书人天天都在读的,但人与人读的书不一样.于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读书,只能先把它界定在通常意义上的文化人、知识分子的读书.比较而言,文化人的意义又更宽泛一些,退而求其次,只说说知识分子的读书.  相似文献   

2.
唐弢先生在《晦庵书话》出版时,可能没有想到他的这本书会成为新一代读书人的思想航船,引载着他们进入书海流连忘返。书评家徐雁就是其中之一。当他还是未名湖畔的北京大学学子时,便对唐先生的书话如痴如醉了。在唐先生的影响下,他开始了书话写作的道路。十年风雨,弹指一挥,由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秋禾书语》便是他书海泛舟的结晶。  相似文献   

3.
梁永先生的《雍庐书话》引起了许多读书人的关注,已有好几篇文章热情地评介过,一些杂志也纷纷刊摘其中的名篇佳作。舒芜先生在《积极的文学结缘者》(代序)称此书“是地地道道的读书人的读书之话,一切都结合自己读书、求书、访书、得书、失书、爱书、忆书之事来谈。”若说到梁先生,我认为他确实是一位真正的爱书家(bibliophile),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藏书家(book-collector)。书在一般的藏书家手中可能沦落为一种炫耀性的资本,仅仅是一种藏品;而在爱书家眼里,书是朋友,读书是无声胜有声的交流,绝不会导致对书的崇拜(像佞宋主人黄丕烈那样),  相似文献   

4.
读书人读书,不奇怪;读书人死读书,也不奇怪。读书人不读书,干什么去?武极而文、文极而武,就厉害了。都是儒,但有小儒与大儒、硕儒、鸿儒的量级之分。  相似文献   

5.
现代书话是一种极富传统意味的文学新体式。从周作人、郑振铎到唐驶、黄裳,现代书话形成了一条潜在的脉流。这一脉流由读书人与书、书与文化相胶结而成。仅就当代致力于书话写作的人而言,就有如黄裳、孙犁、曹聚仁、谢国桢等等。这些人本身就对传统有着更多的眷顾、怀着更浓厚的情结。倾向于文化守成主义,他们所以更多地选择书话写作形式,在于书话中蕴含着读书人对书和书所承载的文化、传统等无限的牵绊、依恋。在当代的书话创作的脉流中,能够熔铸古今自成新体的,恐怕莫过于黄裳先生的书话了。  相似文献   

6.
《电子出版》2000,(9):16-18
可能是自打圣人说过“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以后,读书人(现代称文化人)的身份便一天天的高贵起来:读书、做官、发财、特权、光宗耀祖……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既然高贵,自然也就与犯罪无缘了。不信?您没听孔乙己说的:窃书不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既然凡是好用的东西自然会有人让它传宗接代,于是,现代也便有人把它拿来:连窃书都不能算偷,那盗版软件和用盗版软件,当然也不能算偷了!于是,尽管目前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都在开展轰轰烈烈地开展打击软件盗版教育和法律行动,孔乙己的“窃书不算偷”的理论,也早已…  相似文献   

7.
本文标题是孟老夫子的话。他这里所说的《书》,是指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的《尚书》。由于《尚书》中有的记载夸张失实,孟夫子不肯全信,所以说出这一带有矫枉过正的话。具体所指是《尚书·武成》中记载武王伐纣时战斗的残酷的,说纣王率兵迎战,“前徒倒戈”,“血流漂杵”,殷纣败亡。尽管这里所说的“杵”是木质的,但如非血流成河,是不可能漂起木杵的。所以,孟老夫子不肯相信,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何其血之流杵也?!”看出孟夫子读书之认真,他不肯单据一书的记载  相似文献   

8.
理歌 《出版视野》2004,(5):48-48
秦始皇当政时,为了防止读书人造反,也为了巩固他的暴政,大肆进行焚书坑儒,搞得读书人东躲西藏,人人自危。劫后余生的读书人再也不敢读书,大家还是要命为主。唐朝诗人章竭就写过这样一首诗:“竹帛烟销帝业虑,关何空锁视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这首诗的大意是说,刘邦、项羽都不读书照样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秦始皇防止读书人造反大规模烧书又活埋大批读书人,也只是白费了一场心机。  相似文献   

9.
母亲没文化,却满心希望我们家能出个文化人。母亲以为,有文化的人毕竟不同凡响,识文断字,能写会算,那是很了不起的。母亲时常说:“你看,阿新多有文化,你要是能读到他那么多的书就好了,”阿新是生产队里的出纳。平时兼做各户红白喜事的“先生”,春节时还会给各家写几副对联。  相似文献   

10.
电视与书评     
当今社会,尽管电视已成为新闻与娱乐的王后,但她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我们仍然强烈地感觉到她的文化意味中似乎缺少一点什么。我苦苦地思寻,蓦然发现,原来是缺少一点关于书的文化。由于电视缺少这一点,至少使她失却了一部分文化人观众。为此,我们呼唤电视书评。所谓电视书评,是一种“跨文化传通”,是电视与书评的结合。它是运用电视来传播书评内容,开展对图书的评论,把电视文化与图书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形式。电视开展书评无疑给电视自身注入了新内容、新生机,提供了一个新品种、新节目,在电视和文化人读书人之间架设了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使电视自身开掘了更深的文化内涵,在中国的文化建设中起到了更大的作用。比如她能抓住社会的读书热点、思想文化热点运用电视形式进行快速评论,最大时效、最大限度地引导中国的读书潮流。电视完全可以在这一片广阔的天地中找到新的用武之地。同时,书评也要借助电视这一现代最新传播媒介把图书推进每一个家庭。中国是一个图书大国。图书出版界需要书评舆论监督,图书阅读者需要书评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1.
北京读书人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策划包装的"富爸爸"系列及<谁动了我的奶酪>等书创造了国内畅销书的奇迹,在财经、励志类图书上已成为国内市场上的品牌.其在策划畅销书,创立市场品牌方面的一系列思路与作法颇有些独到之处.本文笔者对"读书人"进行了亲身调查研究,通过介绍"读书人"的成功之道,希望读者特别是广大编辑和市场营销人员能够从中汲取一些畅销书策划营销的经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台湾城邦集团董事长詹宏志不久前在一次座谈会上,就阅读、出版与通路的变革问题谈了他的看法。他说,在读书生活里我们有时是一个买书人,有时是读书人、写书人、生产书的人、卖书的人、发行——分配——递送书的人。这6种角色现在都正在产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李磊 《新闻爱好者》2012,(13):27-28
在所有美国艺术家中,关于安迪.沃霍尔的书和文献是最多的。他比同时代文化人对所处时代的认识高出一筹,他把艺术放入了无从讨论和消解标准的范围内,并懂得如何把思想通过艺术的语言和生活解说出来。今天人们对艺术与商业文化、艺术与流行文化关系的认识,很多都来自安迪.沃霍尔。他的艺术思想包含了很多可能性的种子,可以在各种土壤中生发出奇异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重读《秋禾书话》(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首先想起的一段佚事:在多年前江西进贤一次读书人的联谊会上,有一位书友请徐雁先生在他收藏的复本《秋禾书话》一书上签了名。消息传出后却惹得藏书人纷纷联系要求转让,结果僧多粥少,书主也不想得罪书友们,就拿到了孔夫子网上去竞拍,  相似文献   

15.
秋禾 《图书馆杂志》2006,25(6):89-94
我的那住老夫子,是个北大国文系的用功生。为什么叫他“老夫子”?当时他只有二十三岁,却经常穿着长袍子,戴上呢礼帽,很有夫子派头……老夫子常帮我从图书馆里借来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著来阅读;他听了顾颉刚、孙楷第及其他一些名教授的讲课,兴趣上来了,也向我复述一遍。老夫子帮助我提高了文学素养,我感谢他……8  相似文献   

16.
孟子是活动于战国中晚期的思想家,今传《孟子》一书。《史记·孟荀列传》云:"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列为《四书》,成为读书人必须研读的典籍。《孟子》旧注中存在一些疑问,颇有争议。例如:《孟子·梁惠王上》记梁襄王问天下恶乎定,孟子答曰"定于一"。其义同于《周易·系辞下》所云:"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又如同篇有"独何与",凡二见,当读为"孰可与"。  相似文献   

17.
文化动态     
中国当代绘画办巡展“新形象中国当代绘画20年大型巡回展”将于今年5月22日起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隆重推出自1980—2000年中国当代20位最具影响力的当代画家。此展先后在北京、上海、成都和广州4家美术馆分别展出。香港的老夫子疯了复活节档期香港电影市场中,以电脑动画配合真人演出的《老夫子2001》最受市民欢迎。其中《老夫子2001》自4月5日至4月16日票房已接近1300万港元。  相似文献   

18.
前次作《书的旧事与启示》意有未尽,想到编辑出版人是成天埋首书稿的,除了读书稿,显然还应是读书人。这个读书人不是说编辑的身份,而是指进行时态的青灯黄卷,案牍劳形。编辑作为一个读书人,想来应有这样三重境界。 爱书人 似乎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时候人们对于年轻人的赞扬常常是和书有关的。比如王仿子在一篇文章中说到几个人给他的印象,“还有韩中民和吴道弘都是勤奋好学,爱书成癖的年轻人”。 爱书是一种情感。编辑作为一种职业,与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要受到书的熏陶,书带给人精神上的愉悦,是别样东西不能替代的。要有一种爱书的情感,先得是一个爱书人。天生一片爱书之心,这是编辑作为读书人的第一重境界。 爱书人或者爱书家做为一个词的提出,专利属于叶灵凤,见之于他的《读书随笔》。陈原则多次谈到,编辑出版人尤其是出版的领导者应该是一个书迷。邓蜀生用书生这个词。我读过一篇他的文章,说到最重要的是,我们人民出版社的主要负责人从来都是由学有专长的高级知识分子担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书生”。书生一般说来是读书、知书、爱书的人,故而常要求他手下的工作人员也应具备读书、知书、爱书的素质。邓的话说得让人向往。眼前的例子还有一个。姜椿芳是大百科  相似文献   

19.
一个读书人,一个做学问的人,当他在一个时期一直关注某一个问题的时候,他往往会把所有遇到的资料、资源、场景等等,都往他所关注的这个问题上拉靠,他从这些资料、资源、场景中寻求有关这一问题的营养与供给,又根据在这个问题上已参悟出的有关结论来解释、分析这些资料、资源、场景.  相似文献   

20.
林英 《图书馆》2017,(11):41-44
本文通过回顾郑振铎从好学乐读的一介书生起步,如何因爱书而藏书,进而从嗜书如命的读书人和藏书家,成为一位文化贡献杰出的作家、学者和出版家,进而探究了其书文化活动与其学术研究、文化出版活动之间的互动关系,阐发了其丰富的书人生涯所给予全民阅读推广的深刻思想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