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系阅读陈庆元君《江淹“筋力于王微,成就于谢Tiao”辨》一后有感而发。笔认为钟嵘《诗品》中的“成就于谢Tiao”的“就”应解释为“接近”,而不应解释为高于。从作品来看,江淹在创作五言诗时也具有内容扼要、含意深切、间调婉转、语言清丽等接近谢诗风的特征,而陈庆元君的误解与其引用吴丕绩《江淹年谱·自序》中的内容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
钟嵘《诗品》评江淹“筋力于王微 ,成就于谢 月兆” ,过去多有歧义。从钟嵘的诗歌审美理论 ,联系《诗品》对王微、江淹、谢 月兆 等人在诗风上的评述 ,“筋”与“成”乃名词性主语 ,“力”与“就”起谓语作用 ,“筋”即“筋骨” ,即“风力” ;“成”犹今言“成就。”“力”起形容词作谓语的作用 ,系有力 ,有劲意。前句意为比王微诗强劲有力。“就”是靠近、接近意。后句应理解为江淹诗歌创作的成就与风格比较接近谢月兆。  相似文献   

3.
《诗品》评江淹条云:“文通诗体总杂,善于摹拟.筋力于王微,成就于谢朓.”其说多为今人采用,认为江淹诗的艺术技巧取之于王徽、谢朓.顾农先生近在《扬州师院学报》(95、1)发表“萧统《文选》与钟嵘《诗品》”一文,认为萧统选陶是吸收了钟嵘意见的结果.文中为证明自己的论点,取证颇多,《文选》选江淹诗亦被作为佐证一条,云:“《文选》选江淹的《杂体诗》三十首,正是‘善于摹拟’的典型之作,此外又在‘游览’类中选其《从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一首,在‘行旅类中选其《望荆山》一首,都是写景之作,正言于钟嵘‘成就于谢朓’的观察”.仅着眼于《从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望荆山》二诗均为写景之作,与谢朓的不少诗作相近一点,遽断为江学谢,其说大误.  相似文献   

4.
钟嵘《诗品》评江淹“筋力于王微,成就于谢月兆”,去过多有歧义,从钟嵘的诗歌审美理论,联系《诗品》对王微,江淹,谢月兆等人在诗风评述,“筋”与“成”乃名词性主语,“力”与“就”起谓语作用,“筋”即“筋骨”,即“风力”,“成”犹今言“成就。”“力”起形容词作谓语的作用,系有力,有劲意,前句意为比王微诗强劲有力,“就”是靠近,接近意,后句应理解为江淹诗歌创作的成就与风格比较接近谢月兆。  相似文献   

5.
所谓“筋力于王微,成就于谢胱”,并不是指江淹诗风受到了谢胱的影响,而是指江淹试图融情入景的努力在谢胱处得到发扬。刘宋一朝,高门士族复兴了汉魏以来重抒情的清怨诗风,但是如何将其与当时新兴的“如印之印泥”、“酷不入情”的山水诗风整合在一起.是当时诗坛必须面对的问题。江淹在调和两大诗风的过程中下启谢胱,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6.
《文选》特立“杂拟类”有三方面的原因:时代风气、《文选》的编辑宗旨和拟作本身的突出成就。江淹《杂体诗三十首》不仅在“杂拟”类中有特殊地位,而且与《文选》诗的分类也有很大关系。《隋志》将《江淹拟古》归入“总集类”乃因其兼具“总集”之形态与功能。  相似文献   

7.
自江淹《恨赋》、《别赋》被萧统收入《昭明文选》之后,遂作为江淹辞赋之代表作广为人知,其次第也多从《文选》编排,先《恨》后《别》,钱钟书先生更以为"《别赋》乃《恨赋》之附庸而蔚为大国者"。但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并结合江淹仕宦经历的考察,认为《别赋》先出《恨赋》后作的可能性更大。《别赋》所写并非简单地按类排比,而融入了江淹本人与亲友、家人辞别的感受;《恨赋》也不仅仅是代古人申恨,其中秦帝、赵王等人都寓有特定的指向;故《别赋》或作于江淹赴吴兴途中,《恨赋》当是江淹自吴兴返京口后所为,二赋之写作动机及命意均与江淹特定经历,尤其是江淹与建平王景素的关系密切相关。循此入手,不但可以对《别赋》为何而别,别者何人,《恨赋》为何而恨,恨者何事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而且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别》、《恨》二赋之写作特征及在江淹诗赋创作历程中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8.
南朝诗人江淹著有《杂体诗三十首》,《沧浪诗话·诗体》评江淹“拟古最长”。江淹“品藻渊流”的拟古创作和严羽的文学思想是相通的。《沧浪诗话》以“气象”为批评标准,认为江淹拟古最似原作。严羽学江淹,以仿古摹唐的创作,倡汉魏、盛唐之气象,以“救一时之弊”。严羽那些能在抒写心中之块垒时得古诗之风神的诗作,是其理论和诗歌结合最完美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柳永在《雨霖铃》中的感叹“多情自古伤离别”,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矣!”“送别”是古代文人在诗歌中经常表现的一种题材。实至今天,送别诗仍是高中常考常新的诗歌鉴赏题材。下面主要从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方面做探究,以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读了《新疆师大学报》1985年第1期许征《殽之战注解弥缝》觉得其对“死君”的解释有商榷的必要。《秦晋殽之战》中有两句用“死君”语。一是“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是?”一“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对这两处‘死君”的解释,注家多有分歧,许文是杜预之说,而非其他诸家之解。顾炎武释“死”为“遗忘”,缺乏旁证,惠栋以“死’为“君”的定语,把未下葬的君主称为“死君”,不近情理;杨伯峻释“为”为“有”也不够妥贴,然而杜注一释为生死之死,一释为“背”,两处注释没有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1.
江淹后集亡佚南宋说献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江淹后集亡佚南宋”说江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人(今河南兰考东),生于宋文帝元嘉二十一年(444),卒于梁武帝天鉴四年(505),谥日宪。南朝著名文学家。江淹6岁能诗,少以文显,文名颇著。据《梁书》卷14以及《南史》卷59本传,江淹“曾自撰为前后集”。但未著卷数。《梁书》又言及江集篇数:“凡所著述百余篇,自撰为前后集并《齐史》十志,并行  相似文献   

12.
江淹"才尽"时间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郎才尽”是一个有意味的话题。搞清楚江淹“才尽”的时间对探讨江淹“才尽’’的原因十分重要。江淹在永明前或永明初已经“才尽”,至永明中有“才尽”之恶谥,到建武年问江淹方以托梦之说来解释自己“才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苏教版语文教科书必修五《逍遥游》(节选)中“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一句,课下注释为“品德能够投合一国之君的要求,而取得一国之人信任的人。”(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五95页注释⑤)根据这种解释,此句的“而”在文中被理解为连词,表并列或递进。但笔者根据教学实际,觉得这种解释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4.
孙林 《甘肃教育》2003,(9):25-25
2001年10月第2版高中第四册《语文》第21课《逍遥游》节选部分正文下注释(42)对“而”的注释为:而,通“耐”,能。杨树达《词诠》对“而”的解释有一条是:(三)助动词,假作“能”字用。……按《庄子·逍遥游》篇云:“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亦假“而”为“能”,作名词用。看来,杨先生是认为“而”通“能”的。《文言虚词通释》对“而”的解释中最后一个义项是:[附]名词,能力,才能。是“能”的同音假借。举的例子也是《逍遥游》中的句子,而且在上一个义项后加有按语:“而”和“能”古音同属“之”韵,“而…  相似文献   

15.
江淹是南北朝时代杰出的赋作家。明胡之骥《江文通集叙》评价说:“虽两双多才,尤当避舍,六朝富士,鲜与为邻。诚所谓并美兼长,诸体尽具者也。”[1]这虽有溢美不实之处,但也道出了江淹的文学地位和作品的特色。江淹的赋可以同鲍照的相媲美,元辛文房《詹才子传》卷一把他们并称为“江鲍”。121在江淹现存的二十六篇赋中,除少数几篇是咏物赋外,绝大部分是抒情小赋。这一类赋,尤其擅长用动人的境界、美感的文辞来抒写哀怨缠绵的情调,读来令人回肠荡气。《别赋》就是江淹显著名的赋作,其意蕴超过了他那篇写饮恨而死的《恨赋》。这篇赋…  相似文献   

16.
中学课本中的《殽之战》节选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其中有一句话:“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注解中对“不以累臣衅鼓”的解释为:“不拿被囚系的臣子杀了衅鼓。累,绳索,这里指俘虏。衅鼓,杀人把血涂在鼓上。”对其中“累”字的解释,笔者不完全同意。  相似文献   

17.
南朝钟峰《诗品》关于江滩梦笔的述议,是中国写作史上的难解之谜。江淹梦境表达的是主体对灾祸恐惧、对生命忧患的深层意识;他写梦的真实动机,是为了避祸优生,从而决定此后“少写作”,甚至“不写作”。他将“梦”写入《前后集》有多重用意:既是对自己前段写作的“总结”,又是对此后写作的“预告”,更是他从此封笔即停止写作的“宣言”。这才能合理地解释江淹梦笔后、为何立即“为诗不成”或“为诗不美”了。在封建专制主义“亏名”、“亏形”双重压迫、威胁下,江淹不得不选择了“封笔”这一颇有“自我埋没”意味(实为自我保护)的悲喜剧结局。这喜剧是生命和生理上的,这悲剧则是文化和写作史上的。今后出版者要收录有关江淹的成语,建议不妨以有美学价值和深层次意蕴的史实——“江淹梦笔”,来取代“江淹才尽”。”  相似文献   

18.
江郎,即江淹,南朝著名文学家。传说江淹梦见一个人,仪表堂堂,博学多才,自称是晋朝的文学家、语言学家郭璞。他对江淹说:“我有一支五彩笔,在您那儿多年了,劳驾您还给我吧。”江淹往怀里一摸,果然有一支五彩笔,于是还给了郭璞。从此,江淹写不出诗文佳句了。时人纷纷相传江郎才尽了。这段传说见于《南史·江淹传》。在《梁书·江淹传》中无此传说,只言江淹“少以文章显,晚节才思微退,时人谓之才尽”。从史书记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第二册《谏太宗十思疏》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教材将“念高危”解释为“想到(自己的君位)高而险”,我以为这是不正确的。此处的“危”不该解释为“险”,而应该解释为“高”。理由有四:  相似文献   

20.
“江郎才尽”早在宋末齐初江淹35岁前后业已开始,到永明年问彻底“才尽”。要解释为什么江淹壮年即出现“才尽”的现象,固然可以在永明以后去寻找答案,但更重要的应该从永明以前,乃至江淹35岁以前去寻找。文学交游的贫乏是造成他壮年即“才尽”的重要原因。考察江淹“才尽”前后文学交游的贫乏,我们会为“江郎才尽”找到更加深刻的社会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