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丽斯·西伯德的小说《苏茜的世界》中,善与恶、复仇与宽容、死亡与重生的二元对立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二元对立项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之情以及希望心地善良的人们获得永生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2.
著名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紫颜色>已经成为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随着情节的发展,小说中贯穿的男/女、黑/白、人/神三大对立主题被一一消解,沃克通过对以上主题的多元化阐释向读者呈现出一条黑人女性寻找自我,重获新生的独立之路.作者对小说中主人公的命运安排呈现出鲜明的后女性主义特点.通过对小说<紫颜色>中多元主题的呈现以及对二元对立的消解,揭示了西方社会对于少数族裔女性的多重压迫,并为西方社会中少数族裔女性的生存困境提供了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3.
整个20世纪,由于人类物质家园的毁坏和精神家园的失落,孤独几乎成了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一个主题。作为众多关注、探讨孤独主题的作家之一,王安忆小说中的孤独是对普遍生态的感悟,其中饱含着理解与悲悯,在孤独的表现和探讨中对人的生存环境、传统文化进行了重新审视和批判,对人性本质作了深入的挖掘和剖析,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思考。以王安忆的几部作品为例,从"生存的孤独"、"情感的孤独"和"困惑中的探索"三个方面进入王安忆的小说世界,可以体会出其中传达的孤独感以及作者为摆脱这种人类与生俱来的孤独感所作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租期》第一次将视角对准了都市边缘阶层,真实呈现边缘人生存境遇,关注边缘人人性中的亮点,探讨传统与现代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矛盾与对立,传达导演深刻的人文关怀,影片在对比叙事结构中,对多重二元对立主题意识进行了挖掘,使影片富有张力与内涵。  相似文献   

5.
生态女性主义是女权运动和生态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反对二元对立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旨在建立一个人与人、男人与女人、人与自然三个系统之间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托妮·莫里森是当代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她深切关注黑人女性的生存和自我身份的建构。小说《恩惠》刻画了父权制社会中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男性对女性的压迫,解构了西方传统思维中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的二元对立关系,勾画了一个多元的新型和谐世界,表达了莫里森希望解放女性和自然,实现男女平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  相似文献   

6.
肖玉林 《湘南学院学报》2009,30(3):54-57,70
残雪是孤独的,她孤独地探索人性的最阴暗面,孤独地面对少之又少的读者。在残雪的小说中,也执意于对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存处境的悲剧性反映,体现较深刻的是作为个体的人所感到的无处不在又无能为力的孤独感。  相似文献   

7.
陈染作为当代私人化写作的代表,在她独具特色的女性经验文本中,孤独是她用来探寻人类生存困境和精神家园的一个特殊的视角,是作家当下的写作与人生方式的直接体现。孤独在作家的小说文本里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分裂的自我、自闭情境。  相似文献   

8.
自爱德华·阿尔比的剧作《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问世以来,一直备受关注。众多学者评论家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探讨。通过运用结构主义中的二元对立理论对该剧进行深层结构分析,可发现剧中理性与非理性的对立、现实与幻想的对立、两性之间的对立。通过对这3组二元对立项的分析可发现作者对当时社会上人们的生存状态以及女性地位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卡森·麦卡勒斯(1917-1967)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一位颇具影响力的作家。作为一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家,麦卡勒斯高度关注人类生存境况。她的首部小说《心是孤独的猎手》(1940)就突出地表现了这一主题。本文从萨特存在主义出发旨在探讨《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的人物米克面临生存困境时的自由选择。在南方淑女为规范形象的社会压力下,米克的男性性情与女性身体之间的冲突使她备受折磨。最终她选择模仿传统妇女形象。通过描写米克的挣扎、痛苦,麦卡勒斯成功地激起大众对处于父权制文化下女性生存困境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二元对立现象广泛存在与文学作品中,二元对立已成为文学批评领域重要的研究方法。在《无名的裘德》中,哈代运用几对二元对立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效果。本文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出发,通过对小说中二元对立模式进行分析揭示二元对立是怎样成功地刻画人物、揭示主题和渲染小说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认为,陈染通过其笔下孤独的女主人公对孤独的深刻体验和感悟,表现了现代女性对自身生存意义的探究和追求,也揭示了现代人的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12.
《呼啸山庄》是一部矛盾激烈,充满张力的小说。然而在小说结尾处,所有的冲突矛盾都归于和谐。小说中存在许多模糊的二元对立。从始至终,这些二元对立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小说的情节发展和主题表现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卡森.麦卡勒斯是20世纪美国南方女作家中的代表人物。然而,随着女性意识在美国现代社会的蔓延和发展,女性成长这一写作主题也开始出现在卡森.麦卡勒斯的作品中。《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的米克是她的作品中女性成长的代表人物。本文从成长小说这一角度来分析这米克的成长过程。通过对米克成长过程的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当时南方女性所面临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14.
《到十九号房间》是英国小说家多丽丝·莱辛于1963年发表在五部曲《暴力的孩子们》中的最后一篇短篇小说。本文采用二元对立的手法分析这篇小说中的主题思想。从男女主人公的性别到女主人公的理智与情感、身体与心灵,到他们生活的大房子与弗雷德的十九号房间,这些二元对立项帮助作者表达及深化了主题,并且赋予文本深邃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双面胶》和《蜗居》的热播,华裔女作家六六的小说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与关注,对现代知识女性在都市中的生存状态与所面临困境的展现成为了其小说的显著特点。与此同时,六六小说中对于女性命运的描写和表达,也体现了文学对社会现实的介入力量,反映作家对当代知识女性群体认知上的价值立场和文化观念,这种无意识的心理通过作家的创作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印度之行》是E. M.福斯特小说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自问世以来受到国内外研究者普遍关注。他们大都从小说的主题意蕴、艺术特征、人物形象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本文将采用二元对立的分析方法,通过种族对立、性别对立和宗教对立,来剖析个人关系、国家关系以及宗教问题之间的联系,进而肯定文本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7.
美国著名作家马里奥·普佐的代表作《教父》自出版发行以来,曾经占据《纽约时报》畅销小说榜长达六十七周的时间。小说《教父》中忠诚与背叛的二元对立项、谎言与真相的二元对立项以及爱与恨的二元对立项使这部小说充满了矛盾。这些看似矛盾的二元对立项使小说《教父》的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8.
卡尔维诺的微型小说《孤独》最能体现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尤其是在极小的篇幅中通过"黑色幽默"式的轻松描写,透出了现代人的"荒诞"处境。它的"荒诞"是通过混淆彼此的对立、表现行为与情感的无意义,并在最终因"对立"的消失从而"一切均为虚无"的描写当中来展现的。  相似文献   

19.
卡尔维诺的微型小说《孤独》最能体现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尤其是在极小的篇幅中通过“黑色幽默”式的轻松描写,透出了现代人的“荒诞”处境。它的“荒诞”是通过混淆彼此的对立、表现行为与情感的无意义,并在最终因“对立”的消失从而“一切均为虚无”的描写当中来展现的。  相似文献   

20.
《分成两半的子爵》这部作品充分运用结构主义的二元对立原则,设置一系列的二元对立关系,用以揭示世界的矛盾、对立和现代人的精神分裂的普遍性。同时,作品通过两个半子爵对立行为的背谬的因果关系的展示,呈现人的生存的荒诞性。但作者面对人类这种生存处境的态度是积极的:以整合弥补人的精神分裂与缺失,以自由选择反抗荒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