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秋 《考试周刊》2013,(68):162-162,62
高等职业教育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培养制度(简称"双证书"),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毕业生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实现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对接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需求为目标,是培养生产和服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教育。校企合作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既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又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律,是实现高职教育的有效教学途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学校与企业互动,生产与学习结合,实训与岗位挂钩,校企合作可实现教学与企业岗位的无缝对接,达到高等职业技能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学校+企业+员工"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了高职院校过去传统的"2+1"教学模式,旨在强调"学校一企业"循环、递进,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职场就业的无缝对接.为了适应这种新模式,高职院校需切身提升学生的管理工作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4.
课程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好与坏直接与所选的课程模式息息相关。构建以职业素质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并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基本出发点来促进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整体提升和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的必要选择。  相似文献   

5.
高等职业教育推行双证书制,是提高高职毕业生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实现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对接的重要举措。以莳位对人才的能力需求为出发点,探索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之路,提出了本专业“双证书”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实践了“‘双证’融通、加强实训”、“校企同行、‘双证’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职业学校兴起,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学校在办学模式上进行了有力探索,摸索出了一条适合学校发展,适应学生成长的道路,即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对接市场开门办学,推行"产销衔接",实现校企合作,推行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学校要科学、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应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由以规模扩张为目的的外延型发展模式转变为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型发展模式.高职院校正逐步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应适应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为生产一线输送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办学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打造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必由路径。以"全人教育"视角,建立一个满足社会、学校、企业与学生多元利益主体发展需要的校企合作模式,拓展校企合作效度,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的劳动者,是高等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对高等职业教育“订单式”培养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平 《教育探索》2007,(6):139-140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其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用性和高就业率深受企业、学校、学生及家长的欢迎,已成为改革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订单式"培养并不是高等职业教育唯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且它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必须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理性思考,准确定位,将"订单"培养与"非订单"培养有机统一,才能有效完成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基于工作岗位研究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教育与产业中的岗位要求对接,以胜任岗位必须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为引导,设置专业教育内容,实现专业与岗位的无缝对接。本文从人才培养模式等基本概念界定出发,简述了高职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已有成果,介绍了基于工作岗位的财经类人才培养模式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