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问题的提出新闻发言人、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发布会渐成新闻学界关注的热点。关于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必要性、新闻发言人的素质、记者招待会或新闻发布会的具体运作、外国的新闻发言人及其新闻发布会或记者招待会等,已有大量的论著。就在学界为新闻发言人及其制度额手称庆的时候,部分学者清醒地提出了如何规范新闻发言人及其制度的问题。在法治社会,对任何一项制度的最有效的、也是最终的规范手段是法律手段。本文将专门论证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约束新闻发言人的发言行为。虽然少数学者认为,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新闻执政①,…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于1983年正式确立。新闻发言人作为党和政府最直接的耳目喉舌,最权威的发布者,实现了政府的政务信息和重要新闻与社会的沟通。“7·23”甬温线高铁追尾事故后,原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在新闻发布会的言谈表现让人们再次关注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困境、新闻发言人的修炼、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设等问题。本文以此事件为切入点,谈谈笔者对政府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实际观察为出发点,分析了新闻发言人设立的情况、新闻发言人的活动与内容,并对新闻发布的社会效果做了梳理。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闻发言人的发展走向,即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4.
蒋梅梅 《新闻世界》2014,(11):198-199
在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带动了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发展,各大中型企业纷纷设立新闻发言人。但由于大部分企业对新闻发言人的传播功能认识不到位,经验不足,使企业新闻发言人的作用得不到很好的发挥,有的甚至形同虚设。只有正确认识建立企业新闻发言人的必要性、把握好企业发言人传播功能,才能让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企业公关宣传中展现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论网络新闻发言人的素质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比较网络新闻发言人的素质要求与传统的新闻发言人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区别,分析了网络新闻发言人出现的背景及工作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出了网络新闻发言人的素质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6.
正1983年4月23日,中国记协首次向中外记者介绍国务院各部委和人民团体的新闻发言人,正式宣布中国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自此,我国新闻发言人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从2003年的SARS事件时起,政府开始全面推广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修改保密法,制定信息公开条例,基本建立了一个国新办、各部委、地方省市的三级新闻发言人制度。中外比较视角中外新闻发言人在传播方式、目的方面没有什么不一样,但因国情不同、社会制度差异与文化历史等的不同,故在发布新闻时中外发言人的表现有所区别。中国传媒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各类突发事件呈逐渐上升趋势,对此如何正确应对与处理成为摆在相关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一新闻发言人作为发布活动中的主角,在信息发布、舆论引导、控制态势等方面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如果参照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应有之义,中国要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主要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专业素质等方面探讨了突发事件中新闻发言人的具体要求。并对如何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8.
新闻发言人制度在我国20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发言人制度最近成为媒体和公众议论的热门话题。我国从1983年开始实行新闻发言人制度,但国内相关研究还很薄弱。本文对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发言人制度进行了界定,从大量文献资料中,梳理出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中国20年来的发展脉络,并对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马好 《新闻世界》2014,(2):175-176
随着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率逐渐上升,作为传递、发布信息与公众沟通的主要渠道,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实现公民知情权的重要方式之一。虽然,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引导舆论、处理突发事件、聚集民心等方面效果显著,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存在一些缺失。本文简要介绍目前新闻发言人制度实施的现状,对新闻发言人制度存在的缺失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读书     
日前,《王旭明说新闻发言人》一书由新华出版社出版。此书是国内唯一一本由有过部委新闻发言人经历的人所撰写的新闻发言人理论方面的书籍。作者王旭明曾任教育部第三任新闻发言人,此书凝聚了他卸任三年来对于新闻发言人工作的思考和梳理。国务院前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分别为此书作序,本刊特摘录部分书序,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中国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只有20多年的时间。1983年,我国开始正式建设新闻发言人制度,当时正是改革开放初期,新闻发言人制度很好地满足了外宣和外交工作的需要。其后,我国在国务院、外交部、国务院部委和人民团体三个层次上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2003年的“非典”是一个重要转折,它让新闻发布会突破了外交领域,直接推动了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普及化。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历史不长,发展中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因此我们要积极努力,不断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防止新闻发言人制度助长新的形式主叉。  相似文献   

12.
“无可奉告”在四川省遭遇红灯。前些日子,该省对59位省直部门的新闻发言人 和21个市州政府新闻办公室的发言人行为进行了规范,由省委宣传部和省政府新闻办编写的《 四川省省级部门新闻发言人手册》,对新闻发言人的主要职责、日常交往礼节等作出了一系列规定,其中新闻发言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不要说“无可奉告”,不要说“ 对不起”、“这件事尚未证明”,不要不负责任等,还明确规定:“ 无可奉告”是新闻发言人永远的大忌。“新闻发言人”在时下是个很时髦的词语,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各地被推广,甚至许多乡镇也群…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由杜江任主编,邱沛篁、赵英任执行主编的《新闻发言人理论与实务》一书,已由四川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共6章20余万字,包括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沿革,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意义、性质和作用,新闻发言人的素质,新闻发言人的职责,新闻发布会的组织与实施,新闻发言人如何应对突发  相似文献   

14.
今年,湖南省委将设立新闻发言人,纪委、组织、宣传、政法、统战等党委部门建立新闻发布制度,设立新闻发言人。同时,湖南将推动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工作。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及各部门新闻发言人,同时作为网络新闻发言人,发布党委、政府的网络新闻和党务政务信息,并就各媒体和网民关心的相关问题进行答复。  相似文献   

15.
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在对外开放的形势下起步、发展的,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内、国际大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加快,2003年的"非典"疫情对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已建立中央、省部级和地方三级新闻发言人体制.虽然我国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和不足,有必要进一步规范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新闻发言人制度应走向法律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83年4月23日中国记协正式宣布我国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开始,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已经走过了20余年的发展历程。20年来,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保证公民知情权,加强公民参政议政的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新闻发言人制度是  相似文献   

17.
褚亚玲 《新闻知识》2013,(1):28-29,48
2008年5月1日始,国内开始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许多地方政府都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指定了新闻发言人,但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与亲身实践,一些新闻发言人不能准确把握自己的职责与角色定位,加之一些新闻发言人面对媒体时由于发言不当而"败走麦城",更增加了新闻发言人的  相似文献   

18.
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去职的消息,再次引起了人们对于政府新闻发言人职业群体的关注。有媒体对比了2004年和2010年国家部委公布的新闻发言人名单发现.“来自办公厅、政策法规司和新闻宣传司的发言人最多。所有人中,没有一位是专职的”。(见8月18日《新京报》)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  相似文献   

19.
去年以来,全国各地在建立健全新闻发布制度、培训新闻发言人和开展新闻发布工作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据新华社报道,目前全国已有15个省级政府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有13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政府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  相似文献   

20.
王展 《今传媒》2005,(7X):20-21
从2003年开始,“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发言人”开始成为热门话题。我国早在1983年就正式确立了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2003年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全国各级政府部门迅速普及,其中一项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在SARS肆虐中国的这场危机中,政府和公众都充分认识到了信息公开的紧迫性与重要性。作为信息公开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危机处理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学术界开始了对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系列研究,新闻发言人制度成为了很多学科的热门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