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上一讲讲了关于审题的基本方法,是让同学们首先在理论上有一些初步的认识,这一讲主要讲如何将理论运用在作文审题的写作实践之中。当你面对不同样式、不同体裁、不同类型的作文题的时候,你应该如何驾驭作文题,才能把握得又快捷又准确呢?现在就请你跟我来到审题训练园地好好练练身手吧。  相似文献   

2.
<正>当有人站在这么一个舞台上,我们很多同学都会羡慕。也会想,也许我去讲,会比他讲得更好。但是不管站在台上的同学是面对失败还是最后的成功,他已经站在这个舞台上了。而你,还只是一个旁观者,这里面的核心元素,不是你能不能演讲,不是你有没有演讲才能,而是你敢不敢站在这个舞台上来。我们一生有多少事情是因为我们不敢所以没有去做的。曾经有这么一个男孩,在大学整整四年没有谈过一次恋爱,没有参加过一次学生会、班级的干部竞选活动。这个男孩是谁呢?他就是我。在大学的时候,难道我不想谈恋爱吗?那为什么没有  相似文献   

3.
当你的宝宝开始觉察到你并不是总在他身边,他就开始有了焦虑的体验在孩子生命最初的7个月里,你将替他做任何一件事情。这使得你的宝宝以为你和他其实是一个人。但是,当他再大一些,他就能意识到他的独立性,了解到当你不在房间的时候,他就无法享受你的温暖和安慰。这意味着你的宝宝正在逐渐掌握“物体恒久性”的慨念。即使当他不能看见这些物体或者人,但他们还是存在的。这个时候他会出现两种正常的焦虑:一种是害怕陌生人,一种是害怕和你分离。  相似文献   

4.
跨国幽默     
听笑话 你讲一个笑话,英国人会笑三次:你讲时他笑一一那是出于礼貌;你解释时他笑一一那也是礼貌;最后,半夜三更醒来,他突然发笑一一那是因为他终于懂了 讲同样的笑话给德国人,他会笑两次两次都出于礼貌,他不会笑第三次,因为他永远也弄不懂这个笑话 讲同样的笑话给美国人,他只会笑一次,因为你一讲他就懂了〕 犹太人听这个笑话根本不笑,他说:“这是个老掉牙的笑话,而且你讲错了。” 中国人听了会很生气,弄不好照你脸来一拳:“他妈的,你埋汰谁!” 一条鱼 在一个火车包厢里,坐着一个德国人、一个日本人和一个中国人、这时,一个美国人端着一个装…  相似文献   

5.
你讲个笑话给英国人听,他会笑三次:你讲的时候他笑一次——那是礼貌;你解释那个笑话的时候他第二次笑——那也是礼貌;最后,他半夜三更醒来突然大笑起来,因为他终于懂了笑话的意思。你把同样一个笑话讲给德国人听,他会笑两次:你讲的时候他笑一次——那是礼貌;你解释那个笑话的时候他第二次笑——那也是礼貌。他不会笑第三次,因为他永远弄不懂笑话的意思。你把同样一个笑话讲给美国人听,他会笑一次——你讲他就笑了,因为他一听就懂了。可是,你把笑话讲给犹太人听,他根本不笑,他会说:“那是老掉牙的笑话了,再说,你都讲错了。”英国人拘谨,脑筋…  相似文献   

6.
差生侯迪     
刚走上讲台的时候,我18岁,差不多还是一个半大孩子。面对个子和年龄都与我相差无几的初三学生,我有些惶惑。一敬校长,这倒不是因为他头上见第一面,他就朝我微笑,那是一种很 真诚的笑,容易让人想到春天的阳光。 “哪怕全世界都嫌弃你的孩子, 你也要全心全意地爱他们。”校长拍 了拍我的肩说,“时刻记着这句话,你 就能够在讲台上站稳。” 校长的话很有道理,但真正做起 来却并不容易,因为,我的面前就站 着这样一个让人揪心的孩子——侯迪。 乍一听,侯迪这个名字很有品 位,似乎应该属于金发碧眼的外国丫 头,再…  相似文献   

7.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会有这样的困惑:不仅讲了,而且讲了多遍,可是学生的解题能力就是得不到提高!!这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了.诚然,出现上述情况涉及方方面面,但其中的例题教学值得反思,数学的例题是知识由产生到应用的关键一步,然而很多时候只是讲解例题,解后并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因而学生的学习也就停留在例题表层,出现上述情况也就不奇怪了.事实上,解后反思是一个知识小结、方法提炼的过程;是一个吸取教训、逐步提高的过程;是一个收获希望的过程.从这个角度上讲,例题教学的解后反思应该成为例题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珍惜已有有一个禅师,当他经过村子的时候,村民总是让他讲笑话,禅师讲完故事,村民们都开怀大笑。下一次,禅师还是讲同样的笑话,村民们互相看看,还是笑了。第三次禅师讲同样的笑话时,村民们再也笑不出来了。其实,我们很多时候也像那些村民一样。当我们发现一个东西很有趣的时候,就会觉得快乐,但是这个快乐的感觉能维持多久呢?比如,你希望拥有一个豪宅,但当你  相似文献   

9.
其实一进入大学我们就应该知道,大学就是个微社会。理所当然,这个社会里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但在真正过得舒坦混得好的人当中,有一种是叫作闯过江湖卖过艺的。今天我要跟大家讲的人物,暂且叫他小鱼吧。小鱼是长得挺帅一男孩儿,  相似文献   

10.
李英 《教师》2011,(31):82-82
一位能点石成金的仙人,有一次他碰到一位乞丐.就将路旁的一块石头点成金子送给他。不料这个乞丐却拒绝了这种施舍,他对仙人说:“你给我金子总是会用完的.还是把你点石成金的方法都给我吧!”这个故事引申到学习中来,可以这么讲,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语文学习中学生应该具备哪些能力,怎么获得这些能力呢?必须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并坚持好习惯.同时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今天就学生写日记习惯的培养发表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圈圈绕绕,还是回到了你的门前,只是这一次,我更淡定和虔诚。没考上大学的人是不是就没有希望了?有人曾经这么问我。这个时候,我会讲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女孩,物理成绩不好,语文、英语和数学都不错,考高中肯定没问题,可她没去参加中考。  相似文献   

12.
生活中往往有这样的事:一件完全真实的事情,当你向别人转述的时候,听的人会说是假的;相反,一个完全虚构的故事,你讲给别人听时,听的人却都信以为真。这在文学创作中自然另有一种说法,但在生活中,却常常给人造成一种言说不清的尴尬。白小易的小小说《客厅里的爆炸》,讲的就是这么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尴尬的故事。 这个故事从表面上看起来,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顺理成章,合乎逻辑。或者换一种说法,也是那么的真实可信。全部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在这件事情发生的过程中,各种巧合的因素,确实都“巧”到了好  相似文献   

13.
微笑节     
薛淳元 《小火炬》2011,(4):24-24
如果能再设立一个节日,我希望增加一个微笑节。这个节日能让你轻松而快乐。现在的小朋友动不动就发肆气.我想在节日里发行一种“微笑感应贴”,它在小朋友发脾气的时候,只要在他手上一贴,就会发出让人微笑的信号,不一会儿,小朋友就笑口常开啦!  相似文献   

14.
大学女生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呢?当你想自己应该买什么和戴什么的时候,有一个词是要时刻牢记的:实用!当然如果成为大学时尚达人让你觉得很幸福,你也可以朝这个方向努  相似文献   

15.
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有名的贤明皇帝,他不但治国有略,而且教子有方。他对臣子们说,教育孩手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遇物而诲,择机而教”他说,太子吃饭的时候我就趁机说:“种庄稼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你懂得了这个道理,你就会永远有饭吃。”太子骑马的时候,我就趁机说:“这马和人一样,应当有劳有逸,不能让他过度劳累。你要是懂得了这个道理,你就会永远有马骑。”  相似文献   

16.
正很多人有这样的体会:听到一个笑话,觉得很好笑,但是下次自己跟别人讲的时候,往往效果不咋地。这是怎么回事呢?答案是:这个笑话它还不是你的。第一,最近我看到涂子沛老师文章里有一段话说得好:要想让一个笑话变成自己的,要分三步走。你得记下来。第二,你得能复习,要能回想起自己第一次听到的时候那种感受。第三,你还得把它讲给别人听,感受听的人不同的反应,然后再优化它。这三步都做完了,才能说这个笑话是你的了。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个知识的社会。知识,已成为一个现代人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基本条件。想要获取知识,就必须运用有效的手段——读书。读书,不仅是一个人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更是培养一个人谈吐、气质、思维方式的最好途径。读书已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一个学生如果仅仅将“读书”停留在语文课本、家庭作业上,他将来肯定不能很好地承载人生。那么,如何让他真正感觉到读书是件“有意”又“有益的事情呢?许多老师和家长也越来越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但仅仅一句“你应该多读书,读书很重要”就够了吗?这里,我想就我个人的想法和做法谈谈如何培养学…  相似文献   

18.
我有一个朋友叫蒙蒂·罗伯茨,他拥有一座养马场。他让我用他的房子作为举办筹集基金活动的地点。上次我在他那儿时,他跟我说:我想给你讲一个故事。这要追溯到一个年轻人身上所发生的故事,他是一位巡回驯马师的儿子,他的驯马师父亲从马厩到赛马场,从农庄到牧场,负责训练那里的马匹。结果,这个男孩的中学生涯就不断地被中断。当他成为一名高年级学生的时候,老师要求他写一篇文章,内容是有  相似文献   

19.
曾经听过两个小故事。 某企业家讲自己读大学时同宿舍一同学家里比较富有,每个礼拜都会带六个苹果到学校,第一天,宿舍里的同学以为是一人一个,一周过后,结果是他自己一天吃一个。尽管苹果是他的,不给你也不能抢,但从此他就给同学留下一个印象:这个人太自私。后来,  相似文献   

20.
别以为孩子还小,听不懂你的话,你就可以忽视与他交流的语言方式。其实,你的话会对孩子产生令人吃惊的影响力!下面是你应该牢牢记住的最佳的5句话,和你应该彻底忘记的最糟的5句话。最佳的5句话1 “请你选择一个” 在要求你的孩子做或停止做某件事的时候,你可以说这句话,以便让你的孩子明白他要为他自己的行为负责。 比如说,你可能会对你的孩子说: “要么安静地玩,要么出去玩,你自己选择—个。”如果5分钟以后他们仍然吵闹不休,你就可以接着说: “照我看来,你们是决定出去了。”给孩子两种正确的选择,让他选择其中—个,既能达到你的目的,又能让孩子觉得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