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言文中“N+之+VP”结构。是常见但复杂的一个结构。其之所以复杂的主要原因,是其中的“之”用法非常灵活。据我们分析,其中“之”,可作助词、副词、连词或代词四大类,又可细分为十五种情况。  相似文献   

2.
《史记》中“所”字结构主要包括“名(代)+所+动”、“名1(代)+所+动+(之)+名2”、“名(代)+之+所+动”、“名1(代)+之+所+动+(之)+名2”、“其+所+动”、“其+所+动(之)名”等六种格式,这几种格式存在着三种共现情况。“名(代)+所+动”是主谓结构里面加助词“所”,而“名+之所+动”里面的“之”只是古人用来凸现说话重心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3.
"每隔+数量1+VP+数量2"所表达的语法意义与VP的结果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当VP的结果量分别占有相对的时间点、空间点、时间段、空间段时,"每隔+数量1+VP+数量2"所表达的语法意义分别表示"每+数量1+‘1'+VP+数量2"和"每+数量1+VP+数量2"两种语法意义。这里要解释的是,VP结果量的确定与语言交际中人们的认知心理有关。文章通过考察实际语料,分析并讨论了这一结构在不同情况下的语法意义与句法功能,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为避免学生学习时的偏误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按照形式和语法意义的区别把"V下+宾"这一格式中的"下"分为表趋向意义的"下1"和表动作状态义的"下2"。从语法意义看,"下2"已经具备和时态助词"了"相似的语法功能。我们在本文把它看做"准时态助词"或"时态标记词"。本文从"有界""无界"理论出发,分析了"V下2+宾"结构中"下2"和数量短语或其他完句成分的共现,并发现"下2"和"了"有相似的语法作用:即使无界动作有界化。  相似文献   

5.
“NP+之+VP”结构是上古汉语中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当今对该结构的认识尚有较大分歧。文章以《国语》中的“NP+之+VP”结构为语料详尽地统计、分析了该结构的构成成分和语法功能,以便深化对该结构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配价理论为理论基础来解决"VP+的+NP"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主要从"VP+的"的独立使用问题、"VP+的+NP"中"NP"的省略问题以及省略后所产生的歧义问题等方面对配价理论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阐释。根据配给理论,"VP+的"只有在其后的"NP"是"VP"的配价成分时才能够独立使用做主宾语,也只有在"NP"是"VP"的配价成分时,"NP"才能够省略。"NP"省略是否会引起歧义则要看"VP+的"这一结构中是否还存在"VP"的配价成分。  相似文献   

7.
从构式语法角度出发,对"被+VI/AP"这一特殊结构做出解释。"被+VI/AP"是一个构式,它的意义不能从其组成成分"被"和"VI/AP"直接推导而出,且具有独立的语义和语用价值。其较高的出现频率及应用推广也源于多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8.
固原方言"一个"除了是表数量意义的自由的句法单位外,还可由"名+一个"构成固定格式置于表判断的陈述句和特指问句句末,附着在句末名词性成分后的"一个"成为加强指称的强调肯定标记。  相似文献   

9.
“动+之+名”结构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结构。文章以《史记》中出现的“夺+之+名”和“为+之+名”结构为例,以充分的理由证明前人研究中通过变换分析和古人的注释来证明“之”=“其”的观点是不成立的,从而证明整个结构是双宾语结构。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中有一个"V+得个+W"结构,文章从"得个"后成分"W"的类型、"得个"后成分"W"的语义指向、"得个"前"V"的类型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曾卫军 《文教资料》2010,(33):28-29
离舍词的扩展结构式“V+AX(定语)+O”在语用上具有这样的功能:在话语的表达上,它可以成为话语信息的自然焦点、对比焦点和话题焦点:在篇章结构上。它具有成分照应和词汇衔接的功能。人们选择这种句式主要是由于语用上的经济、简洁原则的驱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主+之+谓”中的“之”,对《孟子·梁惠王上》中“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之类的“……之于……”结构中的“之”以及“……之与……”结构中的“之”的用法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拟从认知构式语法角度探讨"V+个+VP"这个汉语中常见结构在形式、功能上的独特性。我们认为"V+个+VP"是不可替代有着独特构式义的构式,具有以下两个主要语用特征:表达"随意,彻底"等特殊情感;"个"突出焦点的作用。在现实需求的基础上,由同一层面的五个图式构式经过传承压制而成,而具体构式又是图式构式的例示,双方互为理据性。形成了由处在两端的原型子构式(动宾构式和动补构式)及介于两者之间的连续体构成。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汉语中,位于定中结构中的"的"从属语标记,是后置性成分;而位于定中结构中的"之"是核心标记,是前置性成分,本文对此作了论证。  相似文献   

15.
"想+N(P)+V"格式是"想+V(P)+N"格式的转化,但并不是所有的名词和动词都能够自由地进入"想+N(P)+V"格式,它会受到结构、音节、感情色彩、功能指向等诸多语法条件的制约。文章探讨了进入"想+N(P)+V"格式的语法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为动类双宾句是"为之名"结构最常见句式,至迟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到战国时期,逐渐向为动状中结构转变。给予类"为之名"句式是典型的双宾语句,春秋中后期用泛义动词"为"表示给予。由于动词"为"的给予义很模糊,到战国时期,出现的"为之赐"则以"赐"作为"给予"标记。此外,三种新类型的"为之名"准双宾结构也在战国时期出现。  相似文献   

17.
本试图论证上古汉语的“夺 之 名”结构中的“之”不宜等同于“其”,并通过上古汉语的“予(与)”和“夺”在语义上的平行类推作用以及现代语言学对双宾句式的一般理解论述“夺 之 名”结构的双宾性质。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中“很+有+名词”及相关句式,如“很+有+数量词+名词”、“大+有+名词”这样的结构较为常见。问题的焦点集中在此类结构中名词的性质,并据此对“很+有+名词”不同的否定形式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对母语不是汉语的学习者有所帮助,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减少误用、滥用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9.
介宾结构"往+NP"可用于动词前作状语,也可用于动词后作补语,形成"往+NP+VP"和"V+往+NP"句法格式。这两种格式都可以表示位移类事件,前者可表示现实类位移事件、半实半虚类位移事件、虚拟类位移事件;后者一般只表示虚拟类位移事件。这三类事件并不是没有任何关系,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讲,虚拟类位移事件是现实类位移事件的隐喻,半实半虚类位移事件是现实类位移事件向虚拟类位移事件的过渡状态。三者均体现了意向图式中的路径图式。  相似文献   

20.
"在+名+方位词"结构有多元意义,多元意义的产生过程遵循了隐喻的规律,即从具体的空间处所义到抽象目标域的映射。文章从隐喻的角度分析了这一现象,通过描绘"在+名+方位词"的结构意象图式,力求对这一结构多元义的产生做出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