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观近年来各地的物理中考试题,可以发现,为了测试考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的实际水平,命题人往往会别出心裁,设计一些看似简单但实际有“陷阱”的试题.面对这样的“陷阱”,甚至使平时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也会感到迷惑而容易出错.那么,怎样破解这类试题呢?  相似文献   

2.
汪海云 《高中生》2013,(11):52-52
许多考生在考前会紧张,也有不少考生“面对高考却紧张不起来”,这反而也会让人“紧张”。因为“不紧张”所以“紧张”,这是一种很有趣的现象。那么,为什么会产生“面对高考却紧张不起来”的现象?考生又该如何应对呢?考生应该弄明白这些问题,以有效预防这一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一群考生被要求画一幅与“深山藏古寺”的画。一个考生没有画古寺,只画了一个和尚在林中担水。最后,这幅面摘取了桂冠。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位考生在画中架设了一座供人联想的桥:画中有和尚担水,自然就会让人联想到这座山中藏着古寺。  相似文献   

4.
“我看过一篇科幻小,”但丁说,“那篇科幻小写人类到某个星球去探,那个星球上的智能生物小小探物为了不让人类登陆,就用障眼法使那个本来十分具有活力的星球变成一片荒芜,人类见这个星球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便扬长而去。那个星球便逃脱了一次人类入侵和践踏的劫难。莫非这个星球上也有什么智能生物在用障眼法?”“哈,我明白了。”李一平突然高兴得跳了起来。由于这个星球的引力小,他竟然一蹦跳了三四米高,过了好大一会儿才悠悠荡荡落了下来。“你明白什么了?”白雪问。“你发现这个星球的引力非常小了吗?”李一平说。“这在…  相似文献   

5.
茅家粱 《语文新圃》2009,(10):32-32
今年高考,开封市一考生数学得1分。家长要查“落卷”,被告之“没有这样的规定”。考生,尤其是落榜的考生,难道就不能看看自己的试卷?有秘密否?查一查“落卷”又如何?  相似文献   

6.
平地而起 想象一下,你的高考会多么紧张?如果你因为较高的综合素质,使自己多了一次高考以外的机会,去一所万人艳羡的大学,你会多激动?2006年,复旦大学经教育部批准,首次推出了录取形式的改革试验,通过面试可以录取300名考生。这是高校对人才的多样化选拔,也是对考生“天大”的好消息。与以往的自主招生相比,这种面试录取突破了以往的“面试不能成为录取的唯一依据”,真正实现了“学校说了算”。  相似文献   

7.
姚成 《中学理科》2006,(3):40-41
在高中化学试题中,命题人往往故意设置“陷阱”,用以考查考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考生思维的灵活性。如何才能轻松地避开“陷阱”正确解题呢?  相似文献   

8.
陈梅 《教师博览》2006,(9):42-43
近日。“七大数学世纪难题”之一的“庞加莱猜想”被科学家完全破解,而且是中国科学家完成的“最后封顶”工作。“庞加莱猜想”是什么?它的证明对人类会产生什么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张玉代 《生物学教学》2008,33(12):37-38
高考结束后,教师们都会习惯性地问考生这样一个问题:“今年理综生物试题难不难?”,考生大都回答:“不难,就是觉得遗传题有点特别。”究竟“特别”在哪里?考生为什么这样认为呢?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一提到写作文,许多同学就会感到“无米下锅”,无话可说,无“文”可“作”。怎样破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局呢?这里向大家介绍几件克敌制胜的“兵器”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满足考生备考的需要,从本期起,将刊发全套高考阅读试题评析改为刊发专题高考试题破解。本期特约浙江宁波中学纪勇老师撰写“社科文阅读高考试题破解”,此后将陆续刊发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文学作品阅读等专题的高考试题破解,以供考生备考时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2.
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月时间,对高三学子来说真可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今年高考考什么?命题将会出现哪些变化?考生应在复习冲刺阶段注意些什么?……这些问题都牵动着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心。这里仅就语文高考复习如何冲刺以及高考命题趋势做些探究。  相似文献   

13.
杨红兵 《高中生》2014,(9):10-11
在考试中如果因为没有看清题目而失分,是格外让人遗憾的。那么,考生应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审选择题相对简单,考生只要看清要求.注意区分“有些”与“全部”之类的信息,就能准确答题。非选择题的要求相对复杂,考生审题容易出错。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中的诗词鉴赏,命题人为了防止考生猜题押题,诗歌材料有越来越偏的倾向,这不仅为难了考生,同样也给中学语文教师出了一道难题,许多考生临考之际对这道题仍然感到茫然无措。有没有比较容易理解的“捷径”好走?能不能给学生提供合适的“抓手”呢?答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5.
张化利 《课外阅读》2011,(11):260-260
政治主观题在选拔性考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考生对于主观性试题缺乏有效地解题思路和方法,致使考生大面积失分。针对考生暴露出来的问题,本文从五个方面研究如何尽量避免主观题的失分,给考生一把破解政治主观题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6.
初、高中化学课本上,处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的方法不相同:初中化学课本上的方法为“立即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高一化学课本上的方法为“立即用大量水冲洗”.为什么要把“立即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改为“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呢?“立即用大量水冲洗”沾在皮肤上的浓硫酸.会不会灼伤皮肤呢?经常有考生提出这2个问题.针对考生提出的问题,笔者作如下探究,现回答如下:  相似文献   

17.
高考关系到千家万户,牵动着无数家长和考生的心,尤其是在高考志愿填报环节,面临渠道多、信息广等问题,使考生和家长常常会不知该选哪所学校,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填报“失误”、“撞车”而造成高分低就、高分落榜。鉴于此,考生与家长应该掌握何种技巧才能在高考志愿填报环节中拥有清晰的思路、获得科学的方法并作出合理的决策呢?  相似文献   

18.
赵文汉 《教育文汇》2013,(18):38-39
影视界有一种“叫好不叫座”的现象:对某一作品,艺术界专家叫好声一片,观众却不买账。与此相似,每年高考后,语文界专家对某些高考作文命题一个劲地喝彩,考生却叫“坑爹”,认为这样的作文命题涵义深、审题难度大,不知如何下手。那么,引起考生非议的作文题到底算不算好题?如果不是好题,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类的命题呢?  相似文献   

19.
涂天明 《广东教育》2013,(11):34-37
一、问题的提出怎样才算是一次成功的考试?不同的考生有不同的理解.本人比较认同:每次考试能把会做的题都很好地答出来。少留遗憾或不留遗憾就是一次成功的考试.因此从这个角度看,考试考得如何并不取决于难题,而是基础题.特别是三角题.全国各题高考试题都喜欢把三角题定位为基本题.即三角分是考生谁也丢不起的分.考试下来要是三角题出现差错。考生尤其会郁闷.下面是笔者平时教学过程中整理起来的考生的4种出错,有的甚至是令人匪夷所思的出错,与大家分享.对照一下,你有类似的“粗心大意”吗?你能避免这种“粗心大意”吗?  相似文献   

20.
郭文婧 《广西教育》2013,(24):25-25
“有商家把一把斧头成功卖给了美国前总统小布什,你怎么把这斧头再卖给奥巴马呢?”“大象把蚂蚁踩到骨折,怎么办?”“面包和馒头打擂,谁会赢?”“你上一次哭是什么时候。为什么?”……这些大学自主招生新颖搞怪的“脑筋急转弯式”题目,被戏称为“神题”,让不少考生觉得“很意外很圆”。(4月14日《新快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