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虫和龙     
她是位有文化的女人,她的丈夫也是位知识分子,他们都毕业于名牌大学。她相信,他们的儿子也会不同凡响。一年级的时候,学校开家长会,她第一个到达。她想,儿子一定是最优秀的!老师如果要表扬学生的话,第一个提到的,肯定是她儿子的名字。  相似文献   

2.
虫和花     
她是位有文化的女人,她的丈夫也是位知识分子,他们都毕业于名牌大学。她相信,他们的儿子也会不同凡响。一年级的时候,学校开家长会,她第一个到达。她想,儿子一定是最优秀的!老师如果要表扬学生的话,第一个提到的,肯定是她儿子的名字。可是,结果不是如此。第一次家长会,她不仅没有听到老师对儿子的表扬,相反,还听到几旬不点名的批评.怀孩子的时候,  相似文献   

3.
精妙的教育     
<正>她是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生有一个可爱的儿子,在儿子牙牙学语的当儿,她就教儿子识字。她酷爱逛超市,每逛一次都是半天出不来,每次逛超市都乐此不疲地带上儿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她教儿子识字,几乎都是在超市里购物时进行的。我是一名售货员,有机会亲见她的这些教子行动。我纳闷了,  相似文献   

4.
一位妈妈讲给我一个故事:她的儿子要读小学一年级了,开学前有一个体验日,她带着儿子和比儿子大三岁的女儿一起去学校。 到了学校,她发现儿子很胆怯。他看到一个邻居小女孩,想和她打招呼,用手碰她,但她一回头,他却立即退两步,说不出话来。  相似文献   

5.
她叫陈青芳,是一个身价数千万的女富豪。她的丈夫庸俗无能,败家败业。为避免儿子重蹈丈夫的覆辙,将来好继承她的家业,她狠下心来,对儿子采取了一系列病态的磨砺计划。她堵死了儿子在家乡工作的路,又破坏掉儿子的恋情,终于,儿子和她反目成仇,酿下血案。  相似文献   

6.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太太,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染布的老板,二儿子是卖伞的商人,她整天为两个儿子发愁。天一下雨,她就会为大儿子发愁,因为不能晒布了;天一放晴,她就会为  相似文献   

7.
儿子的恋爱发生在高一上学期。一天晚上,我们与儿子一起在外面散步时,儿子告诉我们,他有一个关系很好的朋友,是个女生。我故意问他:“是女性朋友还是女朋友?”儿子回答是女性朋友,接着说:“她妈逼她出国留学,她舍不得我.为此大哭了一场。”  相似文献   

8.
    
刘老太有一幢宽敞的大房子,是用儿子寄回的钱盖的。老伴死得早,儿子在外地,那么大的房子只有她一个人住。每天,她都会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她说:“也许儿子哪一天会回来。”  相似文献   

9.
辛迪住在旧金山,是一个单亲妈妈,她的儿子名叫德里克。几年前,她的丈夫在一场车祸中去世,留下了孤弱的她和嗷嗷待哺的德里克。命运给她开了一个大玩笑,但她并没有向命运低头。她骨子里不屈的精神敦促她自力更生。很快,她凭借着自己美容的绝活和不怕吃苦的奋斗精神拥有了一个美容沙龙。儿子德里克活泼可爱又懂事,这样的她虽然是单亲妈妈,却也是一个成功的单亲妈妈。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朴实善良的妇女,丈夫死了,身边只留下一个六岁的女儿。儿子远出求学,数年未归。她渴望着远游的儿子早早归来,伴着她安静地度过晚年。终于儿子归来了,她初时有说不出的高兴,但继而来的却是深深的忧虑,  相似文献   

11.
母爱的定义     
她,洛阳市汝阳县上店乡东街村一个农妇。1987年,她的儿子出生。儿子从3岁起两腿经常骨折,医院查不出是什么病,6岁起两腿绵软难以行走了。她背着儿子去过几十家医院,都无方可治。1994年,最后一次对医院失望之后,她改变了主意。  相似文献   

12.
精妙的教育     
黄诚专 《课外阅读》2012,(23):22-23
她是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生有一个可爱的儿子,在儿子牙牙学语的当儿,她就教儿子识字。她酷爱逛超市,每逛一次就是半天一天的都出不来,每次逛超市都乐此不疲地带上儿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她教儿子识字,几乎都是在超市里购物时进行的。我是一名售货员,有机会亲历她的这些教子行动。我就纳闷了,纳闷之时就忍不住问她,我说:"教儿子识字的场所很多,你为什么偏偏选择在超市购物时进行?"她说:"超市里有汉字,也有阿拉伯数字,还有英文呢。孩子也想买很多东西,我就以此来刺激他识字,商品名称和价格  相似文献   

13.
我的一个朋友目前正处于困境之中。她刚离了婚,和她六岁的儿子一起搬到他们自己的公寓里。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她要独自撑起一个家,还要独立抚养她的儿子。此时的生活对于她来说,实在是糟糕透了。她时常迫于生活的压力而觉得精疲力竭。她的小家伙是个典型的六岁孩子,喜爱恶作剧,精力异常充沛,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每天,他总能在自己的生活里发现一些对他来说无比新奇的东西,然后就不停地向她提问,而她每天要为生计操劳,还要没完没了地回答儿子的无聊问题,这难免使她有些不耐烦。大多数时间她都把问题糊弄过去,同时她也觉得有些惊讶:儿子似乎很容…  相似文献   

14.
我在她的身上看到了许许多多中国母亲的影子。那是电视台的一个节目,讲述了她和她儿子的故事。这个她,人生平平,就把全部希望寄托到了儿子的身上。她的那个儿子确也不错,不管是智商还是形象。此外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听话——具体地说就是很听她的话。儿子在她全天候的关心、照料、监管、督促之下,一天天地“成长”起来了,成为一个著名的神童。这个神童在学校里一路跳级,小学、中学、大学一晃而过,17岁便到清华大学研究生院读研究生……而她的“教育思想”呢,就是那两句活,一句叫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另一句叫做“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想,她那时一定是非常得意的,得  相似文献   

15.
爱返程     
她是单位里的单身妈妈,离婚后独自一人带着孩子,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工作。起初她没有房子,也租不起,只能借助姐姐的关系,与6岁的儿子一起住在附近一所大学的女生宿舍里。怕儿子夜里睡得不实,她买了一个简易的垫子,自己打了地铺,守候在儿子床边。才很小的一个孩子,就有了  相似文献   

16.
暑假即将结束的时候,一位母亲打来咨询电话,讲述了她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她说她离婚后一直一个人带孩子,朋友邀请她和儿子暑假期间去外地旅行,可是儿子说什么也不跟她去,非要自己一个人呆在家里看电视,玩游戏机。把儿子放在家的假期就要结束了,她和儿子还是没有吵出个结果来。她还说,为了能够引诱儿子一起出去旅行,她许诺了非常优厚的条件:给儿子买一个最想要的游戏机;买一双名牌运动鞋;再买5盒他最爱吃的薯片儿……可是,儿子的话依然斩钉截铁:“你咋这么黏糊呢?我说不去就不去!”有的父母不放心让孩子独自去旅行,也不能大胆地…  相似文献   

17.
正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有俩经商的儿子,大儿子卖草帽,小儿子卖雨伞。下雨的时候,母亲担心大儿子的草帽不好卖;天晴的时候,她又担心小儿子的雨伞卖不掉。时间久了,这位母亲得了病,前来看望她的两个儿子一听是  相似文献   

18.
寄!?     
刘老太有一幢大房子,是用儿子寄回来的钱盖的.老伴死得早,儿子在外地,那么大的房子只有刘老太一个人住. 每天,她会把儿子的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她说:"说不定儿子哪天就会回来."  相似文献   

19.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太太,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染布的老板,二儿子是卖伞的商人,她整天为两个儿子发愁。天一下雨,她就会为大儿子发愁,因为不能晒布了;天一放晴,她就会为二儿子发愁,因为不下雨,二儿子的伞就卖不出去了。老太太总是愁眉紧锁,没有一天开心的日子,弄得疾病缠身,骨瘦如柴。幸遇一位哲人,哲人告诉她,为什么不反过来想呢?天一下雨,你就为二儿子高兴,因为他可以卖伞了;天一放晴,你就为大儿子高兴,因为他可以晒布了。老人家,你应该高兴啊。无论雨天还是晴天,你的儿子们都会有生  相似文献   

20.
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的纽扣松动了。她决定为儿子钉一下。儿子很年轻,却已是一个有一些名气的作家了。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天,母亲因此而骄傲她是作家的母亲!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惟恐打扰了儿子。还好,母亲发现一个线管,针就插在上面,她把它们取出来,轻轻推上抽屉。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针现在怎么也穿不上线了,几天前她还穿针引线缝床单,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