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恐龙是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庞然大物。尽管恐龙在6500万年前就已经灭绝,但是我们依然能够通过化石标本,了解到它们那巨大的身躯。比如,蜥脚类恐龙是最大的一类恐龙,著名的梁龙便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代表,它们可以长到12吨,而同属于梁龙科的地震龙甚至可以长到40吨。我们还知道,恐龙是一种卵生动物。那么,是不是成年恐龙长得越大,它们的蛋也会生得特别大呢?只比鸵鸟蛋大一点儿  相似文献   

2.
伏牛山位于我国河南省境内,东西绵延八百余千米,属于被称为“中国大陆的脊梁”的秦岭造山带。在伏牛山南坡和北坡的盆地里,点缀着许多村庄。早在几十年前,人们就在伏牛山发现了大量的恐龙蛋化石,在一些产蛋集中的山坡岩石中,平均每平方米可含恐龙蛋四五枚。目前伏牛山发现的恐龙蛋化石有8科12属36种,河南因此成为我国发现恐龙蛋种属最多的省份,这些种属占我国发现的恐龙蛋化石种属总数的80%,占世界总数的70%以上。同时,  相似文献   

3.
扫视活恐龙     
近年来,随着恐龙化石的大量出土和对它们的深入研究,专家对6 500万年前恐龙的生活习性有了许多新发现。例如在恐龙窝巢里发现了许多植物化石,一些古生物学家认为,恐龙在它们的蛋上堆放植物,是利用植物腐烂时温度升高来温暖它们的小胚胎的。在挖掘窝巢时还发现,老恐龙死亡时前肢伸开趴在恐龙蛋上。研究人员据此认为,恐龙在生命最后的一刹那还试图保护它们即将出世的幼崽。  相似文献   

4.
正说到恐龙,你会想到什么?是长着长长的脖子,肥厚的脚趾的梁龙,还是会飞的翼龙,或者说是长得像食火鸡,以专业偷吃恐龙蛋出名的窃蛋龙。我们现在描述这些恐龙长啥样似乎很容易,因为无论是博物馆还是科幻大片,都曾经展示出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恐龙像。但是,在一大堆几千万年前甚至几亿年前的化石残骸里,为这些  相似文献   

5.
恐龙家族浩浩荡荡、生机勃勃地生活了1.6亿年,却在距今约6500万年左右,突然从地球上消失了。它们的远去,给我们留下了数不尽的谜团。广东省河源市,就是一个拥有很多有关恐龙神秘线索的地方。弹丸之地的河源山区,居然挖掘出了14800多枚恐龙蛋,比全世界的恐龙蛋加起来还要多。甚至有专家声称,按照这个密度,河源的地下可能埋藏了上百万的恐龙蛋、恐龙骨骼、恐龙脚印……  相似文献   

6.
一鸣 《知识窗》2002,(4):20
鸵鸟蛋看上去比柚子还要大,其表面就像瓷器一样莹莹发光,但它最特别的地方却是它完美的包装,驼鸟蛋的蛋壳实际上是一个理想的保鲜盒.那么,驼鸟蛋保鲜的奥妙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7.
河南西峡蛋化石及其地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场恐龙蛋热 河南省西南部地区,在中生代晚白垩世地层中盛产蛋化石,尤其西峡—内乡境内蛋化石数量众多、种类丰富、保存完好、时空分布广范,被当今世人称为一大奇观。这一地质壮观成为人类共同具有的自然科学遗产,是人们了解地质历史、揭示恐龙生存环境奥秘的重要  相似文献   

8.
《科学中国人》2007,(8):126
在河南省汝阳、栾川一带,地质工作者新发现了两个大型白垩纪恐龙化石群,并发现至少10种以上不同类型的恐龙。据介绍,在汝阳县三屯乡-刘店乡一带,共发现恐龙化石点30余处。经对其中5处化石残存点进行抢救性发掘,得到了两个新属种恐龙:汝阳黄河世龙和洛阳中原龙,时代为晚白垩世早期。初步研究表明,该地区至少存在6种不同类型的恐龙。在栾川县的秋扒-潭头一带,地质工作者也发现有恐龙化石出露点20余处。在对栾川秋扒乡1号化石点发掘后,发现了小型驰龙类、窃蛋龙类、伤齿龙类等恐龙化石,还有巨型蜥蜴类和珍贵的早期哺乳类动物化石,以及至少4种不同类型的恐龙蛋化石。经权威部门鉴定,目前可以确认,栾川一带至少存在6种不同类型的恐龙。是我国晚白垩世晚期又一重要的、以小型兽脚类恐龙为主的恐龙动物群。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关于恐龙的灭绝原因、生存环境,一直使人类执惑难解,各国的科学家为此着迷、探索,试图解开这一科学之谜。最近,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青年科学家们首次成功地从一枚奇特的恐龙蛋化石(编号为“XL—01”)中获得了恐龙基因片段。这是人类首次从恐龙蛋化石中获得的恐龙的遗传物质。可以说,这是人类在寻找“恐龙之谜”的答案中,迈出的不同寻常的一步。  相似文献   

10.
发现"鸵鸟"恐龙 内蒙古的二连盆地真是一个藏满宝藏的地方.早在80年前,美国考古专家就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脊椎动物化石,包括最早确认的恐龙蛋化石.  相似文献   

11.
《大众科技》2010,(5):2-2
近期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了解到,我国科学家在河南西峡恐龙蛋化石点发现了一个单爪龙类恐龙的新属种。这个被命名为张氏西峡爪龙的恐龙化石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单爪龙类恐龙,对于研究这一类群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发明与革新》2010,(5):26-26
目前,我国科学家在河南西峡恐龙蛋化石点发现了一个单爪龙类恐龙的新属种。这个被命名为张氏西峡爪龙的恐龙化石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单爪龙类恐龙,对于研究这一类群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莱阳,有一个神秘的白垩纪公园,著称大自然的"苏州园林",其中有恐龙蛋化石、恐龙足迹化石、恐龙化石,并且还有罕见的平原恐龙峡古群的奇观景象。莱阳是真正的"白垩纪公园",自2010年4月底以来,由我国组成的联合科考队不断的对莱阳的金岗口里面的恐龙化石地点进行挖掘和保护。  相似文献   

14.
一窝以同心圆状排列的长椭圆形的恐龙蛋旁,趴着一雌一雄两只原角龙。突然,传出破裂声,两只原角龙立即站起来,全神贯注地盯住恐龙蛋——有一只蛋开始裂开。  相似文献   

15.
北辰 《知识窗》2014,(21):40-40
英国的西苏塞克斯地区将在2014年年底拍卖一枚象鸟蛋,预计最高将拍得5万英镑,约合人民币5l万元。据说这是目前最大的象鸟蛋,这枚巨大的象鸟蛋抵得上7个鸵鸟蛋,大概有100枚鸡蛋那么大,或者说足足有12000枚蜂鸟蛋那么大。  相似文献   

16.
纳米比亚地处南非高原西部,全境大部分是高原,东南部为卡拉哈里盆地的一部分,西临大西洋,沿海是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为10毫米左右。由于天气干旱,降雨很少,因此用水显得非常宝贵。为了能够较长时间的贮存饮水,当地土著居民早在几百年前便开始巧用鸵鸟蛋,作为保鲜的容器。后来,德国科学家在当地的灌木林中发现了这一秘密,将鸵鸟蛋带回实验室里进行研究。他们饶有兴趣地注意到,这种蛋的外壳与众不同,具有很特殊的保鲜作用。一方面,它为蛋里生成的气体大开“绿灯”,允许其通过它排放出来;另一方面则对大于氧气的分子或微生物亮起“红灯”,拒之于…  相似文献   

17.
姑鲁寨人以拥有石蛋为荣每隔30年石蛋就会自动脱落, 且和恐龙蛋相似——千百年来贵州三都县有一座山崖能不停地生出石蛋来,而且据说每三十年就会生一回。石头还能生蛋, 天下之大无所不有啊,究竟是谁赐予它们神秘力量,巍巍陡崖里又藏着怎样的千年之谜呢?  相似文献   

18.
几类食品的保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兵 《内江科技》2000,(1):36-37
1.禽蛋保鲜法①生石灰保鲜: 取生石灰15克,食盐5克,兑水1000毫升,搅匀后静置澄清,取上层清液作保鲜用。在用时将石灰澄清液注入放好蛋的水池或缸中,使溶液淹过蛋面20~50厘米,然后用盖把容器口盖紧即可。在20℃左右的气温下,可保鲜三个月。  相似文献   

19.
老周售的蛋品主要为二三大类:第一,普通鸡蛋,约占产品总量的60%。第二,各类剐食调料,约占总量的25%。最有特色的是第三类,叫“特种蛋”,具体又分为两类,一是除鸡蛋以外的各种蛋类,如鸵鸟蛋、鸸鹋蛋、天鹅蛋、孔雀蛋、野鸡蛋、鹧鸪蛋、鹌鹑蛋、  相似文献   

20.
研究恐龙灭亡的原因,是为了探索人类的未来。如“天外会飞来横祸吗?”“人类会遭到恐龙的厄运吗?”关于恐龙灭亡的原因有很多说法,比较统一的观点认为为恐龙是冻死的,但冻死的原因又各说不一。1993年2月25日,《光明日报》一版报道了河南省西峡县“出土了几千枚、整个分部可达数万枚”恐龙蛋的化石;1999年5月6日《信息日报》报道“四川盆地发现大批恐龙神秘集群死亡的现象”。由此,我对恐龙灭亡的原因产生了一种假说:地球被行星撞歪,使夏季变成了冬季,恐龙是冻饿致死的。假说是一种想象,是以现有资料为基础的超现实的想象。想象可以导致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