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月搜索     
李敖炮轰季羡林,学界哗然起风波日前,“文坛老顽童”李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口出狂言,矛头直指羡林。对于季羡林老先生在近日面世的《病榻杂记》中辞谢“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顶桂冠,李敖直言,他认为季羡林根本不是“国学大师”。“他是个很弱很弱的教授,就是语文能力还不错。别人全死光了,他还没死,所以他就变成国学大师了!这些桂冠,他三个都不及格的,根本轮不到他!……季羡林只是个老资格的人,根本轮不到他做大师。”  相似文献   

2.
对台湾"总统"选举的看法 问:我注意到有些媒体并没有报道有关您参选"总统"的新闻,为什么? 答:这有好的解释和坏的解释.好的解释,根据民调,因为我的民调支持率还没有起来,所以得不到大篇幅的报道;坏的解释是继续打压我.曾有14年漫长的时间,台湾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没有"李敖"两个字出现,书店也没有李敖的书.  相似文献   

3.
我看李敖     
本期"读者俱乐部"的话题源于去年李敖的"神州文化之旅", 在一拨又一拔台湾名人访问大陆的潮流中,"李敖热"所掀起的波澜,因李敖传奇的经历和特立独行的做派而经久不息。人们关注他的言行,追踪他的行踪,70岁的李敖洒脱诙谐、指点世事,依然能赢得清华、北大学子们雷鸣般的掌声。本期话题引采许多精彩的稿件,其中不乏像广州六中那样自发组织的学生来稿。高中生们如何看李敖?疏朗在此编辑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以飨读者。庄敏霖等同学可以获得由九州出版社提供的赞助图书《李敖档案》(图书热销电话:010-68328275)。本期话题结束时,疏朗忽然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当人们不再那么关注李敖时,那意味着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陈万雨 《中小学音乐教育》2007,(10):24-24,29,30
曾经观看了几集凤凰卫视的《李敖有话说》,这种现代式说书给予了我很大启发。李敖举重若轻、信手拈来,把重大事情说得诙谐幽默,让你感到的不是肤浅,而是随意中的深刻。看他的节目,你会不自觉地面带微笑,甚至哈哈大笑。我把他这种说书的形式称为"歪打正着"式。当然,叫做"李敖"式最为贴切。他的"歪打"是故意的"歪打",是"老谋深算"的"歪打"。李敖善于把一个充满乐趣、看似与主题毫不相干的事情拿出来"显摆"。我们在笑声中发现"上当"了。然而,这时我们已经"上当"很久了。因为那些我们平时不喜欢而且根本不会去学习的事情,已经在笑声中学过了。这种蓄意的"歪打",不是说明李敖在信口雌黄,而是说明他"备课"花了很多精力。他善于"备课",善于"上课"。在大师的启发下,我决定"歪打"音乐课。  相似文献   

5.
暑假娱乐岛     
一、"甲乙堂" 从前,有个小皮匠无意之中发了一笔横财,砌了一座新瓦房.房子砌好后,他又请了一位老先生来写匾.这老先生知道小皮匠是发了横财砌的房子,写匾只是为装装门面而已. 老先生问:"我是按你的命题写,还是由我写?"  相似文献   

6.
在宝岛台湾,李敖和柏扬同是轰动名界的大学者、大文人.论遭遇二人相似,论风骨文采前者又堪居其右.但在大陆,柏扬早已名声大震,李敖却鲜为人知,这很不公平,实在有评介的必要.李敖读书破万卷,精通文史哲.学贯古今,著作甚丰.而且是:“道人之未道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7.
退羞     
"的哥"青岭一眼认出了那位老先生,忙过去打开后门,还把一只手掌搁在门楣,标准的护驾姿势,请老先生上车.谁知老先生却笑着自己打开前门,坐在了副驾驶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8.
当语文教师的都知道批改作文是件苦差事,有多苦呢?大家都熟知李敖那段深入人心的话语--"我是乐观的人,可是连改二十本下来,就人生乏味"(<李敖文存·看谁文章写得好>).可语文教师几乎每周都得花大半时间批作文--这周随笔、下周大作文,周而复始,无穷无尽.考试时暂停,而考场作文正虎视眈眈.  相似文献   

9.
这是李敖在《看谁的文章写得好》一文中的一段话. 其中的"小毛头"是"成功中学"的学生.至于是高中生,还是初中生,文章没说.我想,大概是初中生吧. 李敖这文章写于1979年,距今已三十多年,可他说的千篇一律现象消亡了吗? 上网络一查,答案很清楚:千篇一律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现象至今存在,这种现象不好也是肯定的——这些均不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本文要着重探讨的是:1.对这种现象,我们应持的基本认识、态度;2.如何让学生尽快走出千篇一律的怪圈.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前些日子,笔者有幸聆听了九节以科普说明文《神奇的极光》与《这个世界的音乐》为课题,充分调动现代信息技术的高中语文优质课。在一饱变幻莫测的美丽极光的眼福和美妙动听的各式音乐的耳福之后,心中有些许遗憾: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强调在课堂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给予学生更鲜明的感官刺激以激发学习的兴趣时,我们丢失了语文的原汁原味。这让笔者记起一则关于台湾学者李敖的故事。上世纪末,一位记者上门采访李敖。只见李敖书房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有的翻开,有的夹着书签。只有房角…  相似文献   

11.
亲爱的文字老先生: 您好! 不知道称呼您"老先生"您介不介意,我之所以这么叫您是因为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尽管中国的文字从古至今在逐渐蜕变,但您还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我们民族因为有您而倍感骄傲.  相似文献   

12.
李敖最近在台北工作室接受了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节目主持人杨澜的专访,李敖剖析自己的个性、文章,点评鲁迅,旁征博引,语带机锋.以下是访问摘录(黑体部分为杨澜发问,下同):  相似文献   

13.
台湾作家李敖的学识渊博和他的精于读书、善于用书大有关系。谈到怎样读书,李敖说他看书只跳看一遍。"所谓跳看,是每页的重点让它跳出来给你看,而不是逐字逐句地死读,也不是所谓连读。连读的方法我看像  相似文献   

14.
李敖其人     
这个世界上的人大概可以分为三种:极端厌恶李敖的人,极端喜欢李敖的人和对李敖不太了解的人。我应该属于第三种,虽然对他不太熟悉,可“李敖”的名字却是早有耳闻,最突出的印象是这个人反“台独”,痛骂陈水扁,当时觉得这个人很有几分魄力。随着李敖跟连、宋之风来大陆演讲,坊间对他的评论也越来  相似文献   

15.
<正>文章题名"幸亏我不是",我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写道——幸亏我不是李敖,我的体温一向正常,偶尔头脑发热,从没有超过38℃;就是老夫聊发少年狂,也不会像他那样傻,公开宣称‘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中国人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从而把自己暴露为天真的公众和盲目的批评家的箭靶。幸亏我不是钱锺书,我是人,不是猴,不管我走到哪儿,都不会有人专门留神我的尾巴。我喜爱清静,讨厌应酬,我有我行我素的自由,即使拒绝住在隔壁的当代司马迁、韩愈的造访,也不会被人  相似文献   

16.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知识经济社会,一个信息爆炸的大时代,一个现代传卢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地球村"慨念的出现,台湾文化人李敖在大陆人气觎升,能说会道、能画会写人才的走俏.  相似文献   

17.
寿镜吾是鲁迅先生的启蒙老师.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鲁迅先生曾回忆道:"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鲁迅先生非常尊敬这位"极方正、质朴、博学"的老先生.他们师生之间一直有书信往来,甚至在老先生谢世后,鲁迅先生还与他的家人保持联系.  相似文献   

18.
李敖趣事     
台湾“解严”后,当局对文字狱的受害者做出赔偿,枪毙的获赔800万,坐牢超过20年的获赔600万,而李敖获赔100万。李敖说他太太因此很不高兴,说:“应该把李敖抓进去再关几年,当局好多赔点钱。”众人皆笑。台湾著名作家、报人林清玄有一次去李敖家做客,发现李敖将自己开给他的稿费单都裱糊在墙上,从没去领过。林清玄问他为什么,他说你们开给我的稿费远不及我的文章价值高,所以我拒绝领取。回去后,林清玄将这件事报告给了报社的老板,于是,老板一次性开给李敖一大笔稿酬。有一回,林清玄出国旅游,临行前请李敖帮助照看一下家室,请他到期代缴一下水电…  相似文献   

19.
台湾“文化顽童”李敖今年3月应凤凰卫视之邀,主持脱口秀节目《李敖有话说》。一开场,他就回忆少年时光。“在1949年,我到了台湾。那个时候我只有14岁,现在我已经69岁了。换句话说,明年就是我70岁。我 终于有一 个机 会 在这 里 抛头 露面,使大家感觉到我音容宛在。” 李敖1935年 出 生 在 东 北 哈 尔滨。那时东北已是日本扶植的伪“满洲国”。 1936年春,李敖父亲李鼎彝举家南迁,搬到了北平(即现在的北京)。多年以后成为一代大师的李敖依然清晰地记得小时候在北平的故居。那是一个“典型的四合院格局”,“大红门是不常开的,常开的是大红门中间套着的两扇小门”。李鼎彝是“老北大”,学中文的。有空的时候他常带着几个女儿和李敖游览北京的名胜古迹:故宫、天坛、北海、颐和园……北平古都的传统文化在少年的李敖心中渐渐沉淀成一生挥之不去的中国情结。 1948年夏,小学毕业的李敖考取了北平四中。这年底北平战云密布,平津战役一触即发。李家再次南迁搬到上海。1949年1月,李敖考取上海缉规中学,从初一从头念起。李敖感觉缉规中学比起他的母校北平四中显得“太贵族了”,“它的建筑既优雅又精致 十里洋场的学校 与文 ...  相似文献   

20.
"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 这是一位小学老师给后来成为伟大文学家的茅盾所写的一篇作文上的总批(见<茅盾全集·第十四卷>附录<宋太祖杯酒释兵权>).那时,茅盾才十二三岁,就读于浙江桐乡乌镇植材小学.在此我们姑且不论小作者如何天资聪颖和老先生如何独具慧眼,单就文章本身质量而言,所写批语显然有点言过其实,夸饰褒扬溢于题外.我想,老先生这样做的原因,不外乎激发学生信心,调动写作热情;而老先生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无非是自觉遵循着"诚于嘉许,宽于称道"的教学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