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些教师上课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教学环节处理得当,但讲课枯燥乏味,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究其原因,就在于“照着教学法办事,做得冷冰冰、干巴巴的”(赞可夫语)。教学缺少“情”,就如同一个人,虽五官端正,却没有“神情”,会给人以面黄肌瘦、病弱无力的感觉。为此,我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倾注更多的“情”,使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一、导语设计要“一见钟情”导语设计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有人把它形容为“开山第一炮,打鼓第一槌”。导语是课堂教学中新课的绪言,…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教学中情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因素,“以情优教”十分必要。思想政治课作为思想德育教学的一个主力军,更应该调动和运用教材之情、教师之情、学生之情,坚持乐情原则、冶情原则、融情原则,以提高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课教学应是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教育、情感教育的统一,应是德育、智育、情育的统一.没有情感教育的思想政治课,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知识教育功能也很难达到最好的状态;没有情感教育的思想政治课,是“有理无情”的——只剩下“知”、“理”躯壳的政治课,必定是没有生命力的.我们要创造有理有情,寓情于理,以理生情,理趣交融的完美境界.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既要讲“情”,还要八”理”,更要让学生品出“味”来,只有这样,才能把思想政治课上活、上实、上新,把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倾注情感的感化熏陶,以情导学、以情导行。只有情感教学,才能使学生爱学、会学,用好思想政治课知识.  相似文献   

5.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些教师上课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教学环节处理得当,但讲课枯燥乏味,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究其原因,就在于“照着教学法办事,做得冷冰冰、干巴巴的”(赞可夫语)。教学缺少“情”,就如同一个人,虽...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再论(二)信息交换艺术胡兴松信息论是本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我们将信息论的观点和方法“引进”和“移植”于思想政治课教学,审视其教学过程,就会看到一幅全新的图景: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首先是一个有序的信息交换过程,是一个由教师和...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内容抽象、思想性、知识性、理论性、科学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发展思维,培养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发展,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任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活动的导演者和“总教练”。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为讲好课打好基础。其次,要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方法。加强思维训练,优化课堂结构,充分体现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再次,要坚持训练为主线、培养能力为宗旨。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激发兴趣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成功的关键。学生具有了狂热的学习兴趣,就会成为一种嗜好,如同对初学“象棋”时的热恋,对学打“篮球”的追求一样,达到“执迷不悟”的境界。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为此,我在教学中注重:讲好开头,抓住主体,做好收尾。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课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本来就偏重说理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就显得更为枯燥乏味了。因此,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就成了思想政治教师共同关心的话题。下面笔者就自己的实践,谈一些体会。一、运用多媒体手段,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教学艺术,它的教学过程也是学生获取信息、掌握知识、形成观点、付诸行动的复杂过程。然而,长期以来,讲“条条”、背“条条”、考“条条”的做法,使思想政治课教学缺乏平等气氛,显得死气沉沉。如能充…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中的课堂教学,在于强调课堂教学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并树立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的观念。结合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特点,在减负的情况下,如何发挥这个主渠道作用,提高学生的素质,尤其显得重要。这就要求我们立足素质教育,加强“五性”,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   一、面向全体培养主动性   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可创设多种自主学习方法,如:抢答式、辩论式,…  相似文献   

10.
200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认为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并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一直是我们党的各代领导集体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者面临的难点问题,要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就应努力实现“四个双向”目标。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中心任务就是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造就一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这也就是说思想政治课不仅要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这就要求做到教师动“情”,学生“激”情,教材内容“渗”情,教学形式“煽”情,把知识教学和情感教育结合起来,做到情理交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一、要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参与主体的思想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情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列宁说得好:“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就是知、情、信、意、行诸要素的变化过程,情感对人们的行为起着巨大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若师生情意相通,便较易完成教学目标,若师  相似文献   

13.
吴育梅 《大学时代》2006,(8):131-131
政治课教学中如不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只有在教学中倾注更多的“情”,才能把课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才能让语言风趣幽默,使课堂气氛活跃。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是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是现代管理学的黄金法则,也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的体现和追求。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也要贯彻“以生为本”的思想,就是要坚持“以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学生实际和时事热点等,总结出思想政治课教学力争做到“三转变”、“两培养”、“一提供”,方能实践“以生为本”。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情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列宁说得好:“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就是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诸要素的变化发展的过程,情感对  相似文献   

16.
刘强 《农村教育》2004,(10):55-56
目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着因缺乏吸引力,学生“坐不住,听不进,不愿学”的现象,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严重退化。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除去高考和就业这些“大气候”的影响外,就思想政治课教学而言有几个方面的因素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能充分调动起来;二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笔者认为要增强思想政治课对学生的吸引力,教师就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为此我们必须做以下几点工作。  相似文献   

17.
意境是客观景物与主观思想感情相融合的产物。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如何把意境融入政治课教学中是政治课教学的一大特色之一。在教学巾,意属于主观范畴,可以特指教师的思想、感情、教学水平、教学设计等。境是客观范畴,可特指学生。在意境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具体表现为情景交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统一也要达到“情景交融”,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合贯通,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做到王夫之所言的“景巾生情,情巾会景,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那么,思想政治课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创设意境呢?  相似文献   

18.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初中所有学科中至关重要的一门课程,正如毛泽东所说:“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抓好了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是我十几年来从事政治课教学工作的一点体会.那么怎样才能搞好平时的教学呢?我认为运用各种案例教学法,课堂气氛就会变得非常活跃.反之,就课本讲课本,学生就会感到是一种空洞的政治说教,上到政治课就会觉得枯燥无味,不愿意听了.  相似文献   

19.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否认。然而,在教学效果的提高受到学生家庭、社会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这给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同样是知、情、意、行的发展过程,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从知行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熟练掌握教材三方面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理论教育的任务。长久以来,作为学校德育的专门课程,思想政治课教学形成了相当稳定的、以“灌输”为特征的主导模式,如一言堂、注入式。尽管社会和教育实践在深入发展。现代化教育思想已被人们广泛接受,但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灌输”依然是教师们最惯于采用的方式。人们想到思想政治课,就会想到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和学生的洗耳恭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