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必须要走“常态化”之路。透过现状,我们不难找到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有内在因素。四大领域有机整合及综合实践与地方(校本课程)问整合度不高、指导教学的专业化问题、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指导方面等成为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2.
师资不足已成为制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乳山市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创造了“课题.教师选聘制”。“课题.教师选聘制”是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各学段的要求,引入竞争机制,充分利用当地课程资源,深入挖掘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力量等方面的潜能,择优确定活动课题和聘任指导教师的一种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3.
建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型”,是探求并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一新增课程独特个性的本质需求。本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进进程中学生需要支持的三个阶段:研究起始阶段、研究过程阶段与研究总结交流阶段中所可供推广的课型进行了案例归纳与分析.从而提炼出了选题指导课、开题论证课、方法指导课、中期交流课、成果总结课、成果展示课六类可供借鉴与深化研究的课型。  相似文献   

4.
目前.综合实践活动指导不力.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诸如,活动指导缺失,活动指导方法欠科学,遵循学科课程教学习惯和方式指导学生从事综合实践活动.如此等等.直接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效率和效益。实际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过程与学科课程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教师指导有着各自不同的规律和特点,一般而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过程的教师指导主要集中在活动定向、展开、总结三环节,具体策略与学生在各个活动阶段的具体任务和情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小学教学参考》2006,(11):68-6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同时也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我们目前的教学活动,往往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偏重活动形式,忽略具体活动方法的指导;偏重学生活动方案,忽略教师指导方案;偏重活动过程与阶段,忽略活动的具体落实程度。增强教师指导的有效性.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教师的有效指导是防止综合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的基本保障。因而。研究和探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是目前应引起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国家教育部教基(2001)17号文件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小学至高中的必修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其目的在于引发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向其他课程渗透先进的课程理念,凸显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的实施对于推进素质教育必将起到巨大的作用。那么,如何实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审视我们认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总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基于提高学生“发…  相似文献   

7.
刘丽雅 《考试周刊》2012,(89):173-174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教师现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入学校课程领域已经几年了。但因有的老师误解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过于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忽视活动主题或项目的具体化,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目标的随意性与模糊性、非连续性与非可持续性、表层化与经验化等局限。再加上综合实践活动目前所处的地位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师资力量的不足,对课程理念的不明确。使许多教师面对这一课程,感觉茫然,对学生活动的指导策略无从下手。系统指导更无从谈起。所以,一些“放羊课”、变异的活动课、“脚踏西瓜皮”式的自由活动课的出现,是必然的。或者说活动容易组织,可课堂教学常态化难,系统指导更难。教师指导方法不当,学生活动难以有效。所以综合实践活动急需一套教师可以操作的、讲究实用的、切实注重学生发展的又受学生欢迎的行之有效的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中出现不少认识和行动上的偏差,一些学校无论是课程计划还是课程实践都没有设置、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单纯从一个角度、一个方面来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缩小了课程开发范围,进而降低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效能;教师欠缺开发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客观上造成课程开发不力;有些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等同于教材编写开发;不少教师与学生围绕教材在课堂上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或盲目套用其他学校或地方的课程开发主题。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的选择与开发、课程实施的管理和指导及教材开发、课程资源利用等问题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和亮点,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的生长点,对学生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目前,高中新课程正在稳步推进过程中,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全新的课程领域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一个空白点,可能还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问题,实践中也产生了一些困惑。老师感叹到“综合实践活动听了让人感动,看了让人激动,做起来实难行动”,“教师缺动力,学生没时间,家长不支持”。该课程的实施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常态化”,即“普遍实施,教师易导,学生爱学,效果实在”,本人在实践中做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颁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设置、地方管理和学校开发的课程领域”,“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要集中体现学校的特色,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几年来,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起来,以校本课程的内容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载体,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充实了校本课程的内容和活动方式,为我们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综合课程,其师资问题一直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在现有师资相对缺乏的情况下,许多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都是由班主任兼任。班主任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利弊共存。班主任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的主要师资力量,其优势在于建立了课程与生活联系的"纽带";有利于基于学生的个性差异特征发展学生个性;提高了课程资源的利用价值。其影响因素在于评价体系不完善、教学指导能力欠缺等。因此,班主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进一步明确课程权责,转换课程角色;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发课程资源;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资源智慧共享;努力提高自己的行动研究能力,变革课程观念等。  相似文献   

1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突出学生主体她位,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同时也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一个完整的研宛性学习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一般要经过几个阶段,即活动准备阶段,活动实施阶段、活动总结与交流阶段,教师要分阶段进行吴体指导.  相似文献   

13.
陶树生 《辽宁教育》2006,(12):12-1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与其它学科课程相比。作为非学科课程,它在课程评价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方式。在国家试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尤为强调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那么.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真正落实发展性学生评价呢?依据我市几年来的实践.我认为应遵循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1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倡导学生对课题自主选择和自主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因此,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已有的生活经验选择活动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课程实施现状,本文以浙江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为研究对象,从“课程认同”“课程理解”“课程执行”“课程反思与分享”四个维度设计问卷,以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学历、地区、教龄、职称、荣誉、任教连续性、科研成果、任职作为变量进行相关性因素分析。并从建设专任队伍、规范课程实施、加强反思分享、丰富教研经历四个方面探讨促进教师课程实施水平提升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6.
陈柏成 《教育导刊》2007,(12):52-54
在省、市、区教研室的指导下,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通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科学指导与管理,学校有效开发与实施,推动了农村地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发展.形成了农村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化龙模式”。“化龙模式”的特点是:从“思想力、策划力、执行力、评价力、影响力”五个维度,对全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发展进行非线性规划;通过“五力”并用,促进全镇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色发展,积淀了学校文化,形成了“学校文化节”.生成了“活动教育文化场”。  相似文献   

17.
陈若君 《辽宁教育》2013,(11):28-3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要求增设的课程形态,是我国3~12年级学生的必修科目。回顾过去10年间的推行情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不足,课程教学学科化倾向严重,对学生学习指导不到位,课程评价方式失衡。这些问题的产生与综合实践活动任教教师的素质有直接关系。在分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旨在从分析问题原因的角度,理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任课教师素质的要求,并尝试讨论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置及实施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新课程改革中被确立,并作为必修课进入中小学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我区不少学校已开展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编辑了一批优秀的案例,同时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问题。为了落实我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研究》课题实施计划,进一步推进我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我区于2004年3月9日——11日开展了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放周及课题研究阶段成果交流活动。总结了我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提出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一种批判性、反思性、研究性、交往性的实践。”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 ,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 ,放任学生 ,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和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怎么做到“有效指导”呢 ?我认为要授学生以“渔” ,教给学生活动的方法 ,才能保证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的成果真正属于自己。我在指导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折叠》一课时 ,根据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自主选择与老师共同确定活动的方案的板块 :1 分兴趣小组调查 ,收集大自然中的折…  相似文献   

20.
李云玉 《快乐阅读》2013,(11):47-47
虽然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与其它的课程不一样,但是它同样需要教师的科学、有效指导。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科学、有效的教学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只有在教师的科学、有效的指导下,才能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更科学更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