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4 毫秒
1.
按照化石的形态,人类进化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前两个阶段的化石在中国迄今还没有发现,中国只有直立人和智人的化石。 我国的直立人化石地点已经发现了十几处,最早的是在云南元谋,只发现了两颗门牙。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埋藏化石的地层的距今年代,大约170万年,近年用另一种叫做  相似文献   

2.
李海军 《科学中国》2007,(10):45-47
人们知道,黑猩猩是人类的近亲,人类是从种灭绝的古猿类演化而来的。目前,科学家们区分人类和猿类的主要标准是:是否以习惯性两足直立行走作为主要行动方式。一般认为,人类演化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一直到现代人。  相似文献   

3.
高旭 《今日科苑》2012,(18):59-61
人类演化可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化石智人(包括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而在肯尼亚新发现的一些古人类化石说明,人类进化史上曾有争议的鲁道夫人确实存在,这显示出古人类的进化比原有认识更为复杂。要想对这个新发现的意义作出说明,我们先应该了解一下目前科学界对人类演化问题的基本认识,才能获知我们的祖先由哪种人进化而来。  相似文献   

4.
元元 《百科知识》2021,(34):4-7
人类的演化进程经历了"南方古猿""直立人"和"智人"诸阶段而演化为现代人.元谋人是中国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直立人",生活在距今170万年以前,在没有发现并确认更早的原始人化石以前,中国人类历史的第一章将从元谋人这个最古老的祖先写起.元谋人是如何发现的?它的发现有何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类起源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年代以前,古人类学关于人的定义是“制造工具的动物”。那时已发现的最早工具是北京猿人石器,距今大约50万年,一般估计人类历史有100万年。1959年在非洲发现175万年前的石器,延长了人类历史的记录。此后人们认识到制造工具并不是人类独有的特征,不应作为区分人与猿的界线,改而采用直立行走作为人类最初具有的特征。人的定义这样一改,便把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也划入了人类的范畴,70年代发现了300多万年前的南方古猿阿法种(A.afarensis),也包括著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6):I0013-I0014
科技日报昆明9月5日电(记者马波通讯员吕金平)记者从今天上午云南省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云南省昭通市水塘坝发现600万年前古猿头骨化石,经研究表明,昭通古猿可能是人类最早祖先类型的候选代表之一。这一发现弥补了亚洲古猿发现的时空空  相似文献   

7.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人类是从古猿进化来的。从古猿到现代人的历史说明了劳动怎样创造了人,只有劳动才把人和其他动物分别开来。古猿——人类的祖先,最初生活在树上,攀援树枝,采取树上的果实为食物(上期封面上图)。树上的生活使占猿的前后肢渐渐分工。之后,由于地理环境的变  相似文献   

8.
科技快递     
正人脸是"打"出来的人脸之所以进化成现在这个样子,此前占主流的一种假说认为主要是受饮食驱动的,即咀嚼坚硬食物的结果。但一些科学家研究分析古猿的牙齿磨损后认为,多数古猿并不咀嚼坚硬食物。现在,美国一项对人类祖先南方古猿的新研究发现,人脸尤其是男性的脸长成如今的模样,是为了尽量减少在"被打脸"后所造成的伤害。南方古猿的脸部最坚硬之处也是在争斗过程中最容易受  相似文献   

9.
正以前靠文本记载,今天靠基因技术,科技进步使人类更了解自己,但也发现了更多谜团。现有的DNA检测成果以今天全人类各种族群为样本,科学家们采集DNA进行分析,勾画出了现代人类的起源脉络。研究显示,我们现代人全部属于同一个人种——智人,他们起源于6万年前的非洲。从那以后,智人祖先走出非洲,开始在全球扩散并繁衍到今天,成就了我们。但是智人并不是走出非洲的唯一一种人类。在他们之前很多年的时间里,海德堡人、直立人等其他  相似文献   

10.
<正>人类起源的争论关于人类的起源,迄今一直存在单地起源说与多地起源说之争。尽管20世纪90年代以来,遗传学上的证据比较多地支持单地起源说(起源非洲),但多地起源说也不乏证据,而且证据越来越多。20世纪30年代,德国人类学家魏敦瑞提出,北京人和现代亚洲人有很多相似特征。人类的种族是由各地的古代直立人独自演化为今天的智人;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卡尔顿·  相似文献   

11.
正陪伴我们千万年的"伙伴"人类体内的肠道细菌数量繁多,多达数以万亿计。可以说我们身上有多少细胞,就有多少肠道细菌。这些细菌中,有些来自食物和外部环境,这些仅是肠道中的过客而已,而另一些就是自远古就陪伴我们的"老相识"。科学家研究发现,这几种老相识的肠道细菌与我们相识的历史可追溯至非洲古猿时期。在距今约1000万年前,非洲古猿分成了两支。一支繁衍发展成为大猩猩,另一支的一部分发展成为人类,余下部分发展为黑猩猩和倭黑猩猩。这些细菌的祖先就生活在非洲古猿的肠道里,并且随非洲古猿的  相似文献   

12.
寻找人类的远祖人类的祖先究竟是谁?自达尔文的“人猿同祖论”战胜“上帝创造人”的谬论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研究,从埋藏在地下的化石中寻找证据。距今140年前,在法国出土了一枚灵长类动物的牙齿,经过人类学家的鉴定,发现它兼有猿和人的共同特点,科学家们将它定名为“森林古猿”,认为它是人和现代猿的共同祖先。紧接着,世界各地的人类学研究家,又从地层中挖出了五六百个“林猿”化  相似文献   

13.
《发明与创新》2011,(10):57-58
尼安德特人存在于旧石器时代.随着科学界对线粒体DNA的分析,人们普遍认为,尼安德特人来自欧洲的直立人,但并不是现代人,即智人的分支。和现代人相比,尼安德特人矮胖而有力。尽管他们的脑壳相对更长、更宽,其头骨还是和现代人类似,脑容量甚至比现代人更大。  相似文献   

14.
类人猿“能人”(Homo habilis)以及一般来说更大、时间更晚的“直立人”(Homo erectus)经常被认为是同一进化分支上的两个点,其分别仅仅在时间上。由于研究人员将来自格鲁吉亚Drnanisi的小型原始头骨解释为“形态上的中间体”,  相似文献   

15.
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远古人吃什么,怎么吃,这是人类学上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解开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仅能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而且能从古人的生活方式中得到许多有益于今天人类健康的重要的启示。人类学家已经发现,食性与进化有密切的关系。生活在森林中的黑猩猩和猩猩主要在树上进食,吃比较软、较少有硬壳的食物。而最早的人类--南方古猿所吃的食物种类则比较多,而且带有较多的硬壳。纤细型南方古猿是杂食的,可能已有了食肉的习惯;粗壮型南方古猿主要是素食的。由于食性不同,这两个种系在进化过程中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前者的脑容量…  相似文献   

16.
Leakdy  M 贺鉴 《科学中国》1997,(10):62-67
人类的祖先南方古猿属一个新种把双足状态动物的起源推到约400万年前。  相似文献   

17.
人是从猴子进化来的观点早已深入人心,但是迄今考古学家没有找到任何一块属于800~400万年前之间的古猿化石。也就是说从腊玛古猿到南方古猿的近400万年间有一个空白。于是有研究人员提出人起源于海猿,正好能填补这块空白。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5):644-644
<正>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与其合作者研究发现东亚地区更新世古人类内耳迷路。该项研究为古人类学界对更新世东亚与欧洲人类之间是否存在基因交流的研究与争论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研究小组利用高分辨率工业CT技术,复原出中国早更新世公王岭蓝田直立人、中更新世和县直立人、晚更新世许家窑早期智人和柳江人的三维内耳迷路,初步揭示了东亚  相似文献   

19.
骨骼化石显示,距今400万年前的人类祖先——南方古猿已经会用双足行走了。对于类似A.afarensis的南方古猿(右图,最早的原始人类之一),已具备与双足行走相关的特征,如足弓、泽称的大脚趾以及膝盖和骨盆的某些特征。但这些原始人仍保留了部分与类人猿相似的特征:如短腿、长臂以及弯曲的脚趾等,这说明它们或许不是完全像现代人类那样行走,它们还有一定的时间是呆在树上活动。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人类学家一直认为,直立行走促使猿转变为人。换句话说,猿一旦能够直立行走就成为人了。然而两条腿走路一定就是人类的专利,是划分猿与人的标准吗?直立行走引发疑案直立行走,指的是在行动时用后肢两足交替地接触地面向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