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冀振武 《出版史料》2005,(1):120-125
一、清代以前故实中日两国书籍的交流不仅历史悠久,其规模和领域在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史上都是罕见的。据传秦代徐福东渡日本,带去的书籍中就有《百工技艺》一书。随着海上交通的逐渐发展,汉魏两朝和倭国(日本)的交往增多。公元57年(东汉建武中元二年)日本派使节来中国,汉光武帝赠以印绶,3世纪末,陈寿的《三国志·魏志》上详细记载了2世纪末至3世纪初的日本政治、经济和中日关系。  相似文献   

2.
吕慧君 《编辑之友》2021,(4):106-112
上海内山书店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特殊的存在.从以日文为主的外文书籍进口到中文进步书籍的代售,中国知识分子从接受国外思想文化到作品被翻译到日本出版,内山书店完成了从外国文化输入到中国文化输出的历史性跨越.特别是中日左翼出版物的流通,对中国的左翼事业起到了支持作用.内山书店不仅出版各类期刊图书,还为推进中日文学译介、文学家交流和中日共同策划出版提供了资源与媒介.在中日关系波诡云谲的民国时期,架起了中日出版界的桥梁,为两国文化交流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中日同属汉字文化圈,两国的书籍交流有着得天独厚的便利。但书籍传播并不等同于出版交流,我们要讨论中日两国出版交流的历史,就必须涉及到两国出版社在经营管理,选题战略,出版技术等方面相互借鉴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4.
"松川事件"是建国初期中日关系中一件能反映两国民间交流的典型案件,其中所体现的交流途径,如抗议日本政府对工人的迫害、为日本被捕民众捐款、与日本民众之间的书信往来、中日两国间互访,都为以后中国的外交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5.
在《全唐诗》里,出现了一批唐代诗人、政客与日本遣唐使之间的诗歌交流而留存下来的诗作,在这些特殊的诗作里,诗歌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记载着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政治交流和民众的情感交流.  相似文献   

6.
马场  公彦 《现代出版》2014,(2):66-69
2014年1月13日,"日本出版人交流代表团"一行抵达中国传媒大学,与新闻传播学部传播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相关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代表团成员之一、日本岩波书店总编辑马场公彦在研讨会上就"如何认识中日文化交流现状"主题作了发言。马场公彦出版从业已三十年,同时为中日文化研究学者,著有《战后日本人的中国观:从日本败战至中日复交》(日本新曜社,2010年)等,其视角融学术研究与出版实践于一体,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兹将马场公彦在研讨会上所论要点及其所著岩波书店发展历史相关文章整理为文,以飨读者。在马场公彦的论述中不难看出,促进中日文化交流,既需要人文社科的精神与学理支撑,也离不开出版人自身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在中日近代化的进程中,两国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本文从文化视角分析造成发展道路差异的原因,揭示了导致清朝官僚帝国与日本资本主义崛起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8.
在网络新媒体的环境下,对日源词汇的译介方法进行研究,能够进一步对日本文化在中国的融入情况进行分析,进而促进两国文化的交流。基于此,本文将对日源词汇的吸纳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并对网络新媒体中日源词汇的译介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其中包括日语原词直译法、利用尚未扎根的汉语对其进行解释、利用已经融入的汉语对其进行解释以及其他译介方法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从旅游学视角来看,鉴真东渡日本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客观上为中国、日本乃至中日间古代海路旅游地理开发作了贡献;二是把唐朝优质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传播到了日本,丰富了日本建筑、医馆、宗教等各项人文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别论述了李盛铎光绪年间作为驻日公使出使日本,以及民国初年作为经济特使赴日考察的两次日本之行的访书活动;总结了李氏的访书成果;并肯定了他在中日文献交流史上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