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第31届奥运会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美国、巴西、塞尔维亚、荷兰的一攻与防反技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女排一攻、战术攻效果优于对手,强攻弱于世界强队;(2)防反发球不能有效带动拦网和防守,有效拦网较少,反击中快攻与接应战术攻效果优于对手,运用比例低于世界强队,后攻弱于对手;接应在防反中强攻弱于世界强队;(3)一传与防守不够稳定,出现阶段性起伏.建议:(1)中国女排应提高一传质量,以保证一攻战术攻的成功率;(2)加强发球的攻击性,通过提高发球——拦网——防守系列技战术的串联、配合质量以提升反击的效果;(3)增加防反中快攻、接应和后攻的扣球比例,中国女排在进攻环节对朱婷依赖性较强,应培养除朱婷以外的稳定的攻击点.  相似文献   

2.
变与不变一次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如我在上篇文章中提到的,一次攻是中国排球的传家宝,也是看家宝。特别是男排,同欧美强队比,排球的五大技术里,除了一次攻还有得说一说的东西外,其它技术没有特别突出的。因此,一次攻历来为我们所重视。不过,随着现代排球技术的发展,我们也应该看到一次攻所面临的危机。特别是发球威力加大后对一次攻造成的压力,使一传保证成了问题,一传到位率(完全到位率)在离二传一米左右的球越来越少,这样就限制了一次攻战术组成的可能性。七八十年代的战术主要是:一传精确到位,在二传掩护下做一些配合,单人的或双人的,特别是那些配合…  相似文献   

3.
第15届世锦赛中国女排一攻与防反战术运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录像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第15届世锦赛中国女排11场比赛的一攻与防反战术运用情况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国外女排强队相比,中国女排强攻不强、一传和拦防能力的差距,造成快攻战术运用次数少,效果差,难以发挥快速多变的特长。中国女排应进一步提高一传质量,加强强攻环节和拦防整体配合以及各种快攻战术的运用,提升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4.
当前,排球运动在世界各国发展很快,技术水平迅速提高。近年来随着网上攻拦的争夺愈加激烈,其重要性也更加明显了。但目前世界各强队的网上攻拦战术运用规律是基本相似的,即:在垫球到位情况下,无论一攻或防反都能运用各种个人或集体配合的快速多变的战术进攻。不到位情况下,除了偶尔运用三号位快攻(远网快球或远网短平快球)和后排进攻外,一般都是运用四号位高点强攻。而拦网则根据对方一传情况,如:对方一传到位,即采用盯人或盯区域的方法。如不到位即准备拦对方的高点强攻的就我国男排来说,面对欧洲一些身材高大用强队,如不主动地改变目前进攻战术的运,规律,在今后的比赛中是很难取胜的。提高四号位高点强攻的成功率是我们几年来一直待解决的问题,世界各队对此都很重视。但是我们认为提高四号位强攻只是一  相似文献   

5.
第十六届世界男排锦标赛中国队一攻效果与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国男排及其对手的一攻入手,分析比较本次比赛中中国队与对手一攻的特点与效果,结果发现:中国队一攻以战术攻为主导,而对手则战术攻、强攻两种进攻方式较为均衡;中国队一攻扣球成功率较低,尤其强攻差距较大;中国队一攻战术攻博而不精,进攻形式较多,但成功率一般。  相似文献   

6.
运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中外女排在第17届世锦赛中扣球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女排是以两边拉开进攻为主并结合高度与速度等快变战术为一体的技战术打法;进攻战术的总体运用效果十分理想,与其他各国相比扣死率较高且失误率低;后排攻在比赛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但在强攻和快攻方面与巴西、美国等欧美强队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建议中国女排应进一步加强对强攻能力的训练,尤其要努力丰富年轻队员的大赛阅历以保证其技术发挥的稳定性;在面对欧美强队时应努力提高一传到位率,并加强进攻队员之间的掩护配合,使各种快变战术能够在比赛中得到有效发挥,并尽量避免自身进攻方式及手段的单一化。  相似文献   

7.
强攻在比赛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一攻中,当一传不到位或一传虽然到位而快攻受阻的情况下,需要依靠强攻来突破。在防反中,由于防守难度大,防起能攻到位率不高,反击扣球得分也将主要运用强攻来解决。而且强攻水平的提高还可以使快攻更有威胁,并能促进拦网,带动防守,从而使整个进攻水平和防反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
以排球比赛的一攻为切入点,运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1年第11届女排世界杯中国队与世界强队比赛的一攻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女排在面对世界强队的高质量发球时,其总体的接发球效果好于对手;二传传球的隐蔽性不及世界强队,分配球战术中,后排攻战术的分配球比例少于欧美强队,在接发球到位的情况下,快攻战术球的分配率高于世界强队;一攻进攻中,快攻是中国女排主要的得分方式,但得分效果差于交手的美国队与巴西队,而在前排强攻和后排攻方面,中国女排表现出前排强攻不强、后排进攻乏力的弱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对日本队在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中技战术打法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日本女排主要战术进攻特点是以3号位快速多变为核心,结合2、4号位两边拉开强攻。第一、二、六轮次以井上香织的3号位近体快、2号位单脚背飞为掩护,结合两边的拉开进攻及后排进攻为主要打法;第三、四、五轮次以山本爱的2号位单脚背飞、背快为掩护,结合4号位拉开进攻和后排进攻为主要打法。4号位强攻是日本女排各轮次重要得分手段,效果较好。日本队的主攻手木村纱织是国际排联公布的最佳得分手的第一名。2号位强攻、后排攻效果一般。但得分超过中国女排。快攻组成率较高,效果较好。高质量的接发球是保证日本女排战术高效率组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强攻在比赛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整个进攻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一攻中,当一传不到位或一传虽然到位而快攻受阻的情况下,需要依靠强攻来突破。在防反中,由于防守难度大,防起能攻到位率不高,反击扣球得分也将主要运用强攻来解决。而且强攻水平的提高还可以使快攻更有威胁,并能促进拦网,带动防守,从而使整个进攻水平和防反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在比赛中,一般来看,强攻约占扣球总数  相似文献   

11.
一传是排球基本技术之一,随着排球运动的迅猛发展单人、双人、三人战术相继出现,使比赛的抗争性越来越强,一传技术一直被人们认为是排球几大基本技术中的一攻轻技术。但它却是进攻的前奏,一传的质量不但直接影响着一攻战术的组成,而且对全队技战术的发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专家调查等方法,研制优秀排球运动队集体战术质量评价方法,开发制定相关评价指标,并运用此方法对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比赛中的集体战术质量进行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定的战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令面反映运动队集体战术质量的高低.中国女排在本次奥运会比赛中快攻质量较高,但强攻和后排攻以及防对方强攻和后排攻的质量较低.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男排进攻战术的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2003-2004年度男排甲A联赛中几支强队比赛中进攻战术的统计和分析,说明男排在一攻时,是以平面进攻为主.立体进攻和后排进攻主要是在防反和一传不到位时运用。接发球是否到位是保证男排进攻战术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排球运动迅猛发展,比赛过程中网上对抗性进一步加强,为有效地破坏对方的一攻战术的组成,必须提高发球的攻击性,破坏其接发球一传的到位率,从而达到破坏对方一攻的成功率,同时为克服攻击位发球所造成的不利局面,需进一步提高一传技术运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排球接发球一传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治疗”方法曲阜师范大学刘宝仁1前言排球接发球一传是排球比赛的生命线,是组成各种进攻战术的基础。没有稳定到位的一传,不仅快攻打不成,就是强攻也很难组织。一传失误,不仅对方会直接得分,而且会给接发球队员乃至全队队员造成巨...  相似文献   

16.
唐金根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11):28+100-28,100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录像解析法,分析2011女排世界杯中关一攻战术情况。结果表明:中国队和美国队都采用固定3人接发球。进攻上中国队以战术攻为主导,但主二传处于前排时,难以发挥战术进攻的优势。美国队战术攻,强攻两种进攻方式较为均衡,没明显弱的进攻点。在扣球跟上保护方面,美国队跟上保护队员都是3名接发球队员充当,在人员搭配上优于中国队。  相似文献   

17.
第29届奥运会中国女排半决赛失利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对中国女排在29届奥运会半决赛上的实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女排发球的攻击性没有给对方造成太大威胁,且稳定性不高;强攻、快攻和后排攻均与对方存在较大差距;拦网也不及巴西女排。当务之急是提高中国女排的进攻能力,特别是提高战术攻的组成率,以进攻带防守,以防守促进攻。  相似文献   

18.
从近几年排球规则对发球条例修改的历史看,其目的是限制一次攻的威力,因为在排球的攻防效果分析,排球的进攻战术强于防守战术,尤其是一次攻战术成功率很高,所以近年来规则对发球一再修改,以达到攻防的相对平衡,使比赛更加精彩激烈。规则首先将发球区扩大至9米宽,使得发球队员能够选择更多的发球位置,有更多的发球路线,使接发球的一传加大了难度,导致一次攻战术的组成率下降,威力相对降低。其次规则将获得发球权的队胜一球时,才能得分,改为每球得分制,每球得分制的最大变化,是将发球的性质改变了:以前发球是得分的重要手段,因为只有有了发球权才能得分,没有发球权的队,首先夺得发球权后,才能得分,发球失误不失分,只是失去发球权。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在一攻中扩大快攻战术范围的问题引起不少人的兴趣。在比赛中也时尔能看到一些半到位的球较勉强的组成远网快攻的打法,如远网的快球和“2.5”球,由此连想到是否能有意识的以远网快,变战术体系作为不到位进攻的新形式,来解决我国强攻薄弱这一老大难问题呢?带着这一设想和课题,1977年冬训有幸被邀前往福州部队男排协助工作时,进行了试验和调研。一、福部男排的状况及对强攻课题的看法: (一) 福部男排的概况: 福部男排1973年组建,同年为全国联赛第33名。经短短几年的奋战,于1976年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男排的快速多变进攻战术,在国际比赛中显示一定的优势,但强攻与防守处于劣势。这次全运会的决赛如何呢?我们通过现场统计和观察,对快攻、强攻、防守等提出一点看法。坚持快速多变打法,努力提高强攻威力快速多变是我国排球运动的风格。从全运会决赛的情况看,各队都在努力坚持快速多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