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次基础训练共安排了六项内容。通过训练,让学生能区分易混淆的韵母,提高拼读音节的能力;区别比较形近字,学习词的搭配和近义词,培养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写字和说话、写话训练,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本次训练的重点是近义词和说话、写话练习。第一题是读韵母易混的音节,再写汉字的练习。训练时,可引导学生分三步进行:第一步,读音节,找出音节中的韵母。第二步,说说每一组音节里两个韵母在写法上的区别,通过讨论、比较、分析,着重帮助学生区别前、后鼻韵母,认清iuuiun的形体,并通过读,体会发音时口形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第八册《基础训练1》由“字·词·句”、“听话·说话”、“阅读”、“作文”四部分内容组成 ,旨在通过训练 ,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加强基本功的训练 ,进一步培养其拼读汉语拼音音节的能力、查字典的能力、理解词语的能力、运用句子的能力、说话能力、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1 复习声韵相拼、声介韵相拼的方法 ,进一步提高学生准确拼读汉语拼音音节的能力。学生学习汉语拼音 ,往往出现“一、二年级学 ,三、四年级忘 ,五、六年级丢”的现状。经常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对学生学习生字、练习说普通话大有裨益。教学第一题 ,先让学生找出哪是两拼音节 ,哪是三拼音节 ,再让学生反复拼读由12个音节组成的6个词语 ,进一步掌握“声母做准备 ,韵母跟着发。声韵一口气 ,保证不会差”和“声轻介快韵母响 ,三音相连很顺当”的两拼和三拼方法。在此基础上 ,还可出示相关音节(如荷h啨花hu仭、 瓜gu仭果gu彲、大d劋火hu彲、 活hu幃泼p嵀)补充训练 ,以提高学生的拼读能力。2 通过练习改变句子说法(其意思不变) ,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句子的能力。指导第四题的训练 ,可在复习已经学过的将不带“把”的句子改变成带有“把”的句子(其意思不变)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期末复习,时间紧任务重,最忌讳的是简单重复与机械练习。如何走出“涛声依旧”的误区?教师不但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和综合,而且要调动起学生复习的积极性,与学生携手共进。只有这样,复习才会成为夯实基础、突出重点、拓展巩固、整合与提升的学习历程。现就第九册的复习作如下说明。一、拼音字词部分(一)复习要点和建议本册拼音、字、词部分的要求是能准确拼读音节并根据音节写词语,掌握课文中的“一类字”,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积累一定数量的成语并能理解运用。对于本学期所学习的“一类字”,必须做到三会——会读、会写、会用…  相似文献   

4.
第八册《基础训练1》由“字·词·句”、“听话·说话”、“阅读”、“作文”四部分内容组成 ,旨在通过训练 ,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加强基本功的训练 ,进一步培养其拼读汉语拼音音节的能力、查字典的能力、理解词语的能力、运用句子的能力、说话能力、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1 复习声韵相拼、声介韵相拼的方法 ,进一步提高学生准确拼读汉语拼音音节的能力。学生学习汉语拼音 ,往往出现“一、二年级学 ,三、四年级忘 ,五、六年级丢”的现状。经常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对学生学习生字、练习说普通话大有裨益。教学第一题 ,先让学生找出哪…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复习和巩固汉语拼音,分清音序和音节,熟练掌握26个字母。2、继续复习三种查字典的方法,逐渐形成熟练的技能。3、正确地理解词义,能准确地进行词语归类,提高逻辑思维能力。4、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6个表示不同时间的词语,并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准确地运用。  相似文献   

6.
要学好普通话,一是努力掌握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并联系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练习运用,把规律性知识转化为操作性知识和实践能力;二是在矫正方音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方法,增加自己的字词积累量。对于非中文专业的学生而言,增加字词积累量显得尤其重要。字当中应该注意难点字、多音字、形近字的积累,词当中应该注意双音节词语和多音节词语的积累。  相似文献   

7.
第六册《基础训练6》从内容的安排上看既是对本组教学内容的复习巩固,又是对这册书训练重点的落实提高。它包括两部分内容:基础知识和能力训练。基础知识包括拼音、字、词、句,能力训练包括阅读和作文。一、扎实训练,培养习惯第一题是看拼音写句子。学生应该熟练地拼读音节,读出句子。教学时应注意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力强的学生应做到直呼音节,马上写到练习本上;而能力较弱的学生试拼之后,由他们先练读,然后及时补充纠正。第二题是改错字。三个句子中写错的字都是别字。练习时,在学生认真查找之后,先改正过来,再分析两个字不同的用法。…  相似文献   

8.
一、巩固汉语拼音知识 汉语拼音知识的复习应与培养查字典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可安排以下一些内容: 1.按顺序背出字母表. 2.读下面的音节,并按音序先后将下列生字重新排列.gong 11 eh6u 拱历五r联nsh乏ng 绳6u沤、wu务JIQ mU驾姆3.给下列生字的拼音加上声母,并用音序查字法︸Ql心 一耐查出带点字在词语中的解释. 自ion立n 沟渠争辩探听碳 4.用部首查宇法查出下面带点字的读音,在词语中是什么意思. 绝技调堡炫摧举头望明月 5.把下面字的音节(声、韵、调)写完整,读读字音.看看字形.想想明白了什么.二、字词的复习是盆点 1.教给识字方法,重视…  相似文献   

9.
基础知识包括语音、文字、词语、标点符号、句子、修辞、作家作品简介七个部分。对语音,主要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r和l,前鼻音和后鼻音,i和(?),ou和uo,辨别形近字的正确读音,注意不同词语中多音字的不同读音,能正确地拼写音节。对文字,主要是区分字的结构组成,掌握一些音同形异字的写法,正确进行书写。对词语,首先要理解词语的一般意思;其次要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的特定含义;此外,还要区分词语的感情色  相似文献   

10.
一、导人1.复习儿歌,引出形声字及其构字特点.2.出示板书:板书的内容和格式与课文内容、格式基本相同,只是不出现生字;词语中的生字用音节标出,“汪老师”一词改成“泪汪汪”,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字义.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第二册期未复习,是全册语言文字的综合性训练。要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把握训练主线.立足于发展学生语言。通过系统复习,使学生巩固拼音方法,熟练拼读汉语拼音音节,掌握所学生字、新词,巩固词和句的概念,进一步学习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义,提高阅读和听、说能力。一、汉语拼音复习要点巩固拼音方法,能熟练拼读或直呼音节;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辨析音近字,帮助学词学句。练习设计1.读拼音写汉字,再组成词语。。US(雪)大雪雪花雨雪\6,()————’。。()——————。n6。g)-·”,乙()———-2…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1、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提高准确标出声调的能力。2、掌握15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3、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义,提高分辨近义词、多义词的能力;能用指定的词语造句,进一步积累词汇。4、认识句子中动作的支配对象(宾语)和动  相似文献   

13.
合声证义与倒言证义是《广雅疏证》中所运用的众多证义方法中的两种。合声指将二字之音合成一字之音,其一字与二字同义,合声证义即指以其二字之义证明其一字之为训,属以声证义手段。倒言指将原双音节词语之单字次序颠倒,其单字逆序形式与原形式同义,倒言证义即指以其单字逆序词语之义证明其原序词语之为训,属一般证义手段。  相似文献   

14.
一、复习要点: 认识常用汉字110个,能根据汉字的特点分析字的音、形、义,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学过的词语懂得意思,能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大部分会用。培养辨析字词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 运用语言,常常自然出现同化异化现象。比方在语音方面,由于前后音节影响,常常自然同化或异化。汉语有的词语因前后音节的影响产生辅音同化:同一个“难nan”,在“难免”中读成na mian,韵尾“-n”因后一音节的声母“m”的影响变成了“-m”;在“难开”中实际读成nangkai,韵尾“-n”因后一音节声母“k”的影响变成了“-ng”。汉语有的词语因前后音节声调相同而要求异化,两个去声字连读,如“下降、注意、助力、  相似文献   

16.
<正>汉语中的近义词语,就像漫山遍野的鲜花,浪漫缤纷,飘香四溢,沁人心脾。高中生对它的认知,却多半停留在小学时代的作业本里,"记在‘深闺’情未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语言运用能力的缺失。在中学写作语言教学中,通过辨识优化、骈句对举、铺排生发,扩展近义词语的运用空间,提升学生对近义词语的认知实践意识,便显得尤为必要。一、比较使用生奇效由于古汉语中多为单音节词语,而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语、四字词语占主导地位,在单双的转化、  相似文献   

17.
一、在拼音教学中,运用总——分——总的方法,即在音节教学中,从具有具体意义的词语中带出音节,最后回到词语上来。如教lǐfà的fà这个音节,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是声母“f”和单韵母“a”合成,而是拉长fa的发音,以培养学生分音能力,让学生自己从音节中分析出声母、韵母和声调,教师或学生反复读几遍后,学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掌握14个生字的音、形、义,以及39个二类字的读音和字义。 2、了解多义字(词)的特点,提高准确理解和运用多义字(词)的能力。 3、能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词语。 4、能修改句子里用得不恰当的词,提高准确运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总结研究者们对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近代汉语三个时期有代表性的著作中三音节、四音节词语的数量统计结果和词语类型分类,梳理出它们的发展脉络。三音节和四音节词语的数量不断增加,上古时期的三音节和四音节的词语数量较少,中古时期逐渐增加,近代则是三音节、四音节词语数量剧增的时期,特别是在元代以后,三音节、四音节词语大量出现;多音节词语内部结构不断复杂,词类分布更加均衡。三音节和四音节词语的发展原因主要有三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外交流的影响和语体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易高燕 《考试周刊》2009,(44):37-38
四字词语是汉语词汇中的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由四个词素构成,通常分为自由词组和固定词组。汉语中的四字习语由予其长期习惯、形式简洁、意义精辟、相对定型、富予含蓄.意在言外,音节优美、韵律协调。四字习语的描绘语言极具汉语的特点.特别有感染力。四字词语不仅大量地出现在文艺作品里。在政治和科学论文中也同样经常遇到。本文讨论了其翻译方法和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