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教材中,"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是继"观察植物细胞"之后的又一个练习临时装片制作的实验。由于有了第一个实验操作的基础,在难度上较之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实验有所降低,相对来说应该容易制作成功。但是,两个实验毕竟有所不同。在取材方面,无法用肉眼观察到口腔上皮细胞,这就给临时装片的成功制作带来了一定困难;再者,如果在擦拭载玻片、盖玻片过程中不够彻底,取材过少,在盖盖玻片时产  相似文献   

2.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是高中生物的重要实验之一,学生通过该实验能更好地学习有丝分裂部分内容,对装片制作等实验技能有进一步的提高,并初步掌握绘制生物图的方法.然而,笔者在多年的实验教学中发现,该实验的教学往往因根尖材料准备不充足、根尖中处在分裂期的细胞很少、学生制作的装片达不到要求等情况,导致大部分学生实验均不能成功.如何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呢?经过多年的摸索,笔者终于得出一套易于操作而且成功率很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张燕 《教师》2013,(27):123-123
1.中学生实验知识、能力背景以及实验操作反馈在苏科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时学生已经熟悉了显微镜的操作,但当时只是要求学生能够熟悉显微镜的操作,理解显微镜看到的视野和现实物品是完全颠倒的,即理解"像"与实物是相反的。因此此次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是他们的处女作。然而该实验在教材的制作指导"擦、滴、撕、展、盖、染、吸"下,实验成功率一般。2.部分教师试验教学"改进"、效果以及学生疑问预测很多一线教师经过长期的实践经验对本实验进行改进,比较理想地指导学生完成了装片制作。如将第二步"滴"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5,(57):159-160
《实验观察植物细胞》一课的教学,通过制作临时装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思维。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初步认识掌握植物细胞的内部结构,并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在练习和操作中培养观察能力,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相似文献   

5.
“有丝分裂”实验是高中生物课本中成功率最低的一个实验。经过反复尝试,我校该实验成功率可达90%以上,使学生均可在自制的临时装片上找到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的细胞。总结其中的原因,除了严格按课本要求完成操作以外,以下几点是成功的关键。1用大蒜代替洋葱。蒜的根尖细,易解离、漂洗和染色,每一步可缩短1~2分钟;同时细胞易分散,制作临时装片的成功率可达百分之百。这些装片染色好,细胞分散均匀,分生区的细胞较多。2载玻片要薄。市场上卖的载玻片的长和宽是有一定尺寸的,但其厚薄就不同了,要到市场上买最薄…  相似文献   

6.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实验是一个传统的验证实验。新课程教材中把它改为探究实验,名称也修改为《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个实验的关键步骤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临时装片。人民教育出版礼编著的新教材中没有说明制作的方法和步骤,教师都用初中的方法指导学生操作,实际上按照初中的方法和步骤根本就很难准确而迅速地制作出效果理想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临时装片。问题就是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很难撕下来,因为表皮很薄,表皮和叶肉细胞连接也很紧密,即使撕下一点点往往又带着叶肉细胞。我们介绍一种创新的方法可以突破这个难题,大大地提高实验的速度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正>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其实验原理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1.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的流程为(1)装片制作(同有丝分裂装片制作过程):解离→漂洗→染色→压片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生物学课本七年级上册中,任何版本的教材都有一个典型的、学生必做的实验——观察植物细胞。其中,教材以“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为代表详细介绍了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及植物细胞的观察。  相似文献   

9.
临时玻片标本是指用于临时观察的玻片标本.通过尝试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使学生学会做临时装片的方法及重要步骤,培养学生的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使用显微镜的操作能力.并认识一些简单的实验用具.学会画动植物细胞图并标出结构等.……  相似文献   

10.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生物》第一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实验,是初中生物中的重要实验。实验要求学生首先制作洋葱鳞片叶的临时装片,再用显微镜观察。在实验中发现,按教材中所述的制作步骤,学生制作装片的成功率不高。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11.
<正> 初一植物学教材中的实验二:《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目的是这样写着:“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初步掌握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和画生物图的方法。”换句话说,这个实验就开始对刚入中学不久的新生进行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绘图能力等多方位的培养了。这是一节为今后打基础的关键性实验,为此  相似文献   

12.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生物>第一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实验,是初中生物中的重要实验.实验要求学生首先制作洋葱鳞片叶的临时装片,再用显微镜观察.在实验中发现,按教材中所述的制作步骤,学生制作装片的成功率不高.主要原因是制作的装片有气泡,以致影响实验的观察效果.经过多次的试验和摸索,笔者发现了产生气泡的主要原因,并找到了改进的途径.如果从以下几点改进,就可以制成无气泡的临时装片.现将改进方法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中生物教材中"植物细胞的失水与吸水实验"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表现在实验思路及实验操作上。在实验思路上,学生要能掌握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实验目的及实验原理等;在实验操作上必须能熟练操作显微镜,会制作临时装片,会撕取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单层细胞等。因此,要想顺利有效地开展该节实验课,教师就必须做好大量的实验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4.
应用"翻转课堂"模式,结合技术优化"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缩短操作时间,提升观察效果和实验成功率。利用微核现象进行拓展应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5.
笔者对高中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反复研究,终于找出窍门,总结出一种实验操作的新方法.这种新方法就是,将植物的根尖自始至终一直都放在同一片载玻片上进行操作,并完成根尖装片制作的所有流程,笔者把它简称为"一片式"操作法.  相似文献   

16.
1 教学目的 (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植物细胞结构;初步学会绘制简单的生物图。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思维能力。2 教学重点 (1)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及其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物教学》2017,(24):51-53
减数分裂是遗传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相关知识抽象且复杂,而人教版教材在这一节中安排的实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却缺乏操作性。通过借助大学实验室平台以及相关遗传学的教学经验,对该实验方案进行了改进。以大葱的花药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制作植物细胞减数分裂的临时装片引导学生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染色体行为变化。结果表明,该实验材料具有便宜易得、操作简单、实验效果明显等特点,利用改进的方案进行实验,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减数分裂知识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抽象的减数分裂知识的理解。可用于对教材内容和减数分裂实验的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18.
观察植物有丝分裂实验是高中生物教材中必做的实验之一。按照浙科版教材关于"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的介绍,该实验是利用压片法制备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标本,笔者在指导学生实验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因细胞壁堆积而使染色体很难分散开,故在压片时盖玻片易打滑和移动,导致光镜下观察的染色体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概括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2)区分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3)说明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2.能力目标:(1)进一步熟练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提高制作与观察的技能。(2)通过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系列观察,提高观察、比较的能力。(3)通过模型制作,提高动手、思维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模型制作,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二、教学重点: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正确使用显微镜。2.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20.
几例初中生物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初中生物课程中的"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三个学生探究实验所做的改进,改进后的实验更具有实际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