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今天的少年儿童是明天的希望,教育首先要从娃娃抓起。而如何正确教育和引导广大少年儿童,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是电视宣传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目前,全国各级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中,专门针对少年儿童的节目不仅种类不全(仅有动画片一种类型),而且数量有限,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不符合少年儿童特点,不受少年儿童喜欢。有调查表明,我国少年儿童,主要是城市里的少年儿童,每天看电视看动画片的时间超过了1个半小时,每天看电视的少年儿童占全国少年儿童的72.4%,电视动画片已经成为我国少年儿童生活…  相似文献   

2.
论电视媒介在少儿成长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受着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电视媒介具有声画并茂、形神兼备、通俗易懂等特点,对少年儿童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对他们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论述了电视媒介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影响,也对部分电视节目给少年儿童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魏磊 《声屏世界》2004,(12):15-15
电视作为现代化传播媒介,对少年儿童的影响越来越大。少年儿童是一张白纸,一块海绵,对天真无邪、未曾涉世的儿童给予什么,使其活泼健康地成长,电视节目在其中起着重要的引导、教育作用。我们如何有效地配合社会、家庭和学校去启蒙、塑造、教育儿童,是我们少儿电视工作者的责任所在。要办好少儿电视节目,首先就应将思想教育、品德教育放在第一位,使孩子们在成长中接受高尚情操的熏陶,培养识别美与丑、好与坏的能力,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萌发真、善、美的幼芽,这也是我们办好少儿电视节目的出发点和基础。江西电视台的低幼节目《宝宝乐园》中《…  相似文献   

4.
王伟  张静 《新闻传播》2004,(3):51-51
电视传媒传播的科技节目已经成为少年儿童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渠道。笔者作为少儿电视节目的编导,在制作少儿科技节目的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就如何制作好少儿电视科教节目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5.
在电视主导少年儿童课余生活的今天,儿童电视节目对少儿身心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中国和澳大利亚儿童电视节目进行比较研究后认为,目前中国儿童电视节目普遍存在受众城市化、广告密集化、暴力元素普遍化等问题,应当在儿童受众对象更加明确、节目类型更加多样、节目内涵更加丰富三个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电视节目已成为少年儿童生活中的一部分,媒体有责任、有义务对其进行先进文化和知识的良性传播。随着电视技术和电视媒体的日益兴盛发展,电视文化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也日益显著,这种影响在少年儿童的成长方面表现得尤为深刻。  相似文献   

7.
于松明 《视听界》2002,(2):87-87
打开电视,人们不禁要为许多节目中的许多“少儿不宜”感到担心。因为在今天,电视已成为少年儿童最亲密的“伙伴”,从他们幼年起就与电视结下了不解之缘,电视节目的优劣、品位  相似文献   

8.
如何正确教育和引导广大少年儿童.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是我们电视宣传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目前,全国各级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中.专门针对少年儿童的节目不仅种类不全,而且数量有限.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不符合儿童特点,不受儿童喜欢。大部分电视台播出的少儿节目只有电视动画片一种类型。有调查表明,我国儿童.主要是城市里  相似文献   

9.
电视传媒对儿童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电视技术和电视媒体的日益兴盛发展,电视文化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也日益显著,这种影响在少年儿童的成长方面表现得尤为深刻。在今天,“电视机前的一代”已经不再是个新鲜的名词。有调查表明,电视已经成了“儿童求知、娱乐的首选媒体”。电视媒体作为家庭、学校、同龄群体之外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第四大重要因素,对他们的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电视媒体受少年儿童青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由于电视机和电视网络在我国的普及率较高,客观上造成了少年儿童每天接触电视媒介的时间明显多于网络等其他媒介。其二,电视是以一种感性…  相似文献   

10.
柴哲朋 《东南传播》2016,(5):121-12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机早已成为千家万户不可或缺的电器。目前,电视已经成为我国覆盖率较高的媒体之一,我国现在儿童人口总数将近四亿,他们都将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他们的未来同时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众所周知,儿童身心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从小所处的生长环境,而电视,作为我国家庭占有率最高的电器之一,显然是儿童最常接触也最容易接受信息的媒体形态。因此,作为伴随着电视节目成长的少年儿童,他们的生长环境与电视媒介息息相关,而由此应运而生的儿童电视节目在儿童生长环境中更是扮演了重中之重的角色。儿童在儿童电视节目中获得知识、获得快乐、开拓眼界,但同时不良的儿童电视节目也在给儿童的成长带来负面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儿童电视节目现状的分析,希望引发大众对儿童电视节目的关注,趋利避害,共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提出当今社会处于信息时代,人们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计算机网络等多种途径接收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电视这一传播媒体以其声形井茂、轻松、快捷的特点在人们的生活中处于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对于儿童,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儿童在学校以外所接收到的信息有相当一部分是从电视上获得的。因此,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儿童类电视节目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及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从现有的儿童电视节目来看,最受儿童喜爱的是动画片。不可否认,动画片以其浓厚的趣味性深深地吸引着广大少年儿童,使他们倘佯在充满幻想…  相似文献   

12.
"少年"是针对10岁到14岁的少年儿童,及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低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是个青涩而且有些尴尬的年龄,容易藐视权威,也很容易树立自己的偶像,而单独针对这个年龄的孩子的节目,在少儿电视这个领域里少之又少,这是作为少儿电视节目制作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少年"电视节目去除教化味制作电视节目时,"少年"电视节目制作者常常考虑  相似文献   

13.
1994年 ,我国发表的《关于我国城市儿童接触电子媒介研究报告》指出 ,在众多的电子媒介中儿童接触率最高 ,对儿童影响最大的是电视 ,必须充分重视电视节目对少年儿童的教育、引导作用。作为当今媒介传播最具大众性的电视 ,如何加强电视节目的教育功能是这个时代给我们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电视节目在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但冷静地去审视我们目前的少儿节目实际状况不难看出 ,有些节目未把强调少儿节目教育效果放在应有的位置 ,制作的节目有的信息量太小 ,有的教育的方位偏于灌输 ,过于生硬。工作有差距 ,当然就会有潜力 ,…  相似文献   

14.
徐园媛 《东南传播》2011,(8):160-162
消费社会的来临,让电视做为一种商品同样具备了过度和符号价值两个显著特征。媒介的严重过度,加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电视符号价值,几乎让众多电视节目淹没在大众传媒的海洋中,娱乐至死。真人秀的电视手法,让电视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泛真人秀的时代。借鉴真人秀的成功,少儿电视节目在消费社会,更应该以“真”的纪录、“人”的故事、“真人秀”的策划重塑内容、立足观众、打动市场,跟上新时代少年儿童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看电视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之一,与儿童健康成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少儿电视节目的主要受众是天真活泼的少年儿童,他们爱闹、贪玩、经常幻想、喜欢模仿、好奇心重、求知欲强,这些特性决定了少儿电视节目的编导除了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之外,还要注重儿童心理,俯下身来倾听孩子的声音,为孩子做少儿电视.  相似文献   

16.
有些国家的电视台,把少年儿童节目和新闻节目、体育节目并列,看作是电视节目的三大支柱,这不仅是由于少年儿童节目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而且还因为它拥有数量众多,积极、活跃的观众。现代社会中,儿童是家庭的中心。因此,播放少儿节目的时候,在电视机前一起收看节目的往往还有他们的父母及其它亲属。所以,一个电视台少儿节目办得好不好,它的意义远不仅是只对小观众了。我国电视事业从一九五八年起步,已经走过了二十六年的历程。少年儿童节目,作为电视节目重要的一部分,开办也有二十六年了。现在,当年开创局面的一些老同志,有的已经告老返家,有的离开了采编播的第一  相似文献   

17.
<正>电视艺术的创作离不开电视编导的积极参与,电视编导是电视节目创作的重要力量和灵魂之所在,在创作电视节目的整个环节中始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不容忽视。古人常说,文如其人,反映在电视节目创造中,意思便是电视节目的呈现效果则是电视编导文化素养和内在价值观等的多重体现。无论是电视编导自身所具有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以及专业技能水平,还是电视编导的审美标准和价值观念,均会或多或少地从电视节目中被解读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研究电视对少年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我们运用随机抽样法,抽取了1991年9月至12月北京地区4个频道(中央电视台的2、8频道和北京电视台的6、21频道)播出的少年儿童节目,共计39天、2979.6分钟的节目样本,采用传播学研究的内容分析法,进行了有关少年儿童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9.
一、绪论在少年儿童越来越多地接触媒体的社会环境下,电视节目已经成为少年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电视对儿童和未成年人的影响非常之大。电视影响着儿童的智力发展,影响他们的道德观念、行为模式、价值标准和审美趣味。电视对未成年人的强大影响,表现为对儿童心灵情感的启迪,对行为模式的崇拜等各方面。电视为儿童和未成年人所提供的各种社会角色和形象范例,都可能给他们的心灵留下深深的烙印。二、儿童对电视的感知日本NHK广播舆论调查所的一项调查表明,幼儿在出生后三个月就开始看电视了,这是因为母亲在给孩子喂奶时往往收看电视节…  相似文献   

20.
李真 《声屏世界》2014,(9):22-24
电视社教节目是指专门为受众传授知识、疏导理念、引证思想和指导行为的电视节目,在国外,它又称"公共利益服务节目"或者"公共教育节目"。社教类节目是各级电视媒体节目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社教类电视节目创新策划是提升传统科教电视节目市场竞争力和提高节目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