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8年12月,由上海《萌芽》杂志社和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七所全国重点大学联合举办的号称“挑战中国语文应试作文教育”的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引起了全社会特别是语文教育界的极大关注,媒体称此为“中国语文教学制度改革的第一道曙光”。新概念作文大赛一反传统的作文命题模式,鼓励学生打破旧观念和旧规范的束缚,寻找自我,感受生活,大胆想象,开拓创新,确实具有突破传统作文模式的一面。然而,我们认真的反思其用意,似乎又觉得它并非救治作文教学弊端的良方,在某种程度上,它也许比传统作文教学走入了更深…  相似文献   

2.
曾经轰动中华大地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之火,时过3年仍经久不息,社会各界对此大加褒扬。但是一位普通的中学生却发出了另一种声音:“新概念作文大赛”休矣本刊摘要发表这位同学写给时任大赛评委主任王蒙先生的一封公开信,恳请教育同仁发表高见。  相似文献   

3.
要览     
少男少女的文学春梦1997年,《萌芽》联合几家大学共同举办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有4000人参加,凭一篇文章就能进大学,这个比赛立刻引起社会关注。第二届有一万多人参赛。如今,参加“新概念”作文比赛的有6万人,《萌芽》的主编赵长天认为有两方面值得自豪:一是对中学的语文教育有相当大的推动;二是使得许多年轻人重新喜欢文学。1997年,17岁的上海松江二中高一学生韩寒,以一篇《杯中窥人》问鼎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眼下,“作家韩寒”正一心一意地成为“赛车手韩寒”。作家春树登上了今年2月2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时…  相似文献   

4.
1998年.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正式启动.如今旨在提倡“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已走过了整整十年。十年了.我们该怎样评价这一影响巨大的作文大赛呢?且看媒体的说法——  相似文献   

5.
1999年第一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之后,新概念作文的话题已成为语文界重点谈论的一个内容。说它是新概念,主要是指它有别于传统中学作文教学,超越了过去那种过于强调认知的学校教育和刻板的、程式化的评价机制,是一种新的教学训练模式。新概念作文就是写学生自己所想的、说学生自己所想的话。  相似文献   

6.
张心科 《学语文》2003,(1):35-35
由《萌芽》举旗,作家助威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已轰轰烈烈地举办了几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也接二连三地出版了数本,再加上媒体的炒作,评论界加入,中学作文大有言必称“新概念”之势。我的学生中也有誓当韩寒第二、第三者,写出自我感觉良好的“另类作文”。在将信将疑中,我通读了《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作品选》(A卷),发现“新概念”所追求的“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在立意、选材、表达方面对传统作文虽有“矫枉”之功,更有“过正”之嫌,而产生了异化倾向,对中学写作教学等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一个“新概念”作文大赛,让上海松江二中高一学生韩寒成了新闻人物。   韩寒出名的原因有四个:   一是他连续两届在“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荣获一、二等奖 (这个二等奖还是因为他前一届获一等奖,评委们为了鼓励其他参赛者而使他屈居二等的 )。   二是因为他多次考试都 7门功课不及格 (其中包括语文 ),现在已被学校劝退。   三是他有些“叛逆”和“另类”。请看韩寒的“名言”: 1学语文,我认为“秘诀”有二:一是不看语文书;二是不看作文书。数学,我想我只要上到初二就够了。 2几门功课红灯,照亮我的前程。 3思想品德不…  相似文献   

8.
伍维权 《中学教育》2003,(7):39-40,34
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我主张把开放的教学观念与自由训练的形式结合起来 ,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作文在内容上创新 ,也可以在写作过程中张扬个性 ,初步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1998年十二月《萌芽》杂志社联合国内几所著名大学发起了一场名为“新概念”的作文大赛 ,评委会从小山般的参赛稿件中选出 180篇获奖作品 ,由作家出版社结集《新概念作文》出版 ,受到了中学生读者的热烈欢迎 ,引起了专家、学者和语文界人士的极大关注 ,被媒体称为“中国语文改革的第一道曙光。”为什么会有如此轰动的效应呢 ?《萌芽》主编赵长天说 :“新概念作文是针对传…  相似文献   

9.
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 (以下简称《作品选》)问世以来 ,受到广大中学生的青睐 ,许多教师和家长也赞不绝口。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这些作品呢 ?在我们的中学作文教学课堂上为什么就出不了这样的“产品”?本文试从课堂、学校、社会等方面浅谈中学的作文教学。我们知道 ,写作文是最具有个性的、最有创造性的一种学习活动。然而在中学的课堂上 ,很多时候并不是这样 ,语文的教科书和教师往往都对学生的作文做了过多过细的安排和要求 ,从而压抑了学生的创造力。而“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做法却很值得我们借鉴。据介…  相似文献   

10.
《萌芽》杂志社与全国七所名牌大学发起的、有多位著名作家、高校教授及中学语文名师共同参与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在中学校园、在语文界乃至全社会产生了轰动效应,引起了许多人的思考。和僵化、死板、陈旧,千篇一律的高考作文相比(尽管也有佳作),新概念以其新鲜、活跃、前卫、丰富多彩而令人耳目一新。“新概念”好像是一个喷发口,蓄积已久的,在重重岩层压力下的“岩浆”,一旦找到了这个喷发口,便突然迸发出来,令人炫目,令人赞叹──中学生心中竟然蕴藏着如此出人意料的能量! 作文是什么?作文是渲泄。心中有了痛苦,便想倾…  相似文献   

11.
“新概念作文”大赛对作者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新思维、新表达、新体验。这无疑给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提供了一种理念:写作是一种自由的灵魂的舞蹈,教育者一定要还学生无边的创作的自由。  相似文献   

12.
语文界及社会各界关注普通教育的人们,像欣赏雨后的彩虹一样,关注着新概念作文──那目光中,有欣喜,有困惑,甚至也有疑虑…… 新概念作文的概念是谁最先提出来的? 在上个世纪末,由上海《萌芽》杂志与全国七所著名高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大、厦门大学、山东大学)联合举办了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当全国的高三学生还在汗流浃背、紧张地备考时,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获得者上海的陈佳勇及来自江苏、河南、吉林、上海等地的另外6名同学,分别被北大、复旦、南开、南京大学、华东师大等高校作为特招生…  相似文献   

13.
裴达 《山东教育》2000,(14):16-17
一、两大热点:“新概念作文”与高考作文1999年初,当人们还在报刊杂志上评价、审视语文教学之路如何走下去时,上海老资格文学杂志《萌芽》与北京大学等七所重点大学,绕过基础教育的门槛,联袂发起“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上演了一场挑战作文教学的大戏。帷幕拉开,清新拂面,异彩纷呈,让人称奇。从初赛到决赛,从隆重的颁奖到获奖学生直升大学,从获奖作文的结集到出版后供不应求,一时间“新概念作文”传遍了媒体,传进了校园,影响着社会。尽管人们评价不一,却对它表现出的活力和特色产生了兴趣。一要求新。竞赛的策划者、上海作协副主席、《…  相似文献   

14.
宋福 《甘肃教育》2022,(17):93-97
新概念作文以其“新思维”“新表达”和“真体验”的理念,鼓励人文性、审美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的语文教育。文章从新概念作文的含义及其特点出发,指出了新概念作文教学要打破陈旧模式,淘汰过时教法,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创新作文教学形式;指出了新概念作文教学实施的策略,主要从典型作文借鉴法、提纲挈领写作法、预设竞赛激趣法、采风抒真情法、以说促写法、点拨批阅修改法等方面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韩寒,上海松江二中的一名高一学生,两次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一次一等奖,一次二等奖。其作文思想深刻,文笔老道,对人生和社会的穿透力极强,深受评委好评。然而非常可惜,他却恰恰是个“偏才”。其学习成绩除语文外,其他都特差,就在他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后没几天,就因为五科成绩“挂红灯”而被迫休学一年。“韩寒现象”引起了极为广泛的关注和思考。大学教授、中学老师、家长、学生们眼光全聚集到韩寒身上,有人支持他,为他叫好,最常见的却是对这样旁逸斜出的学生“感到很惋惜”、“不要去学他”。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一些学生在“新概念作文大赛”、“中学生与社会”作文比赛等大型作文活动中大放光芒。这让许多上了年纪的文学爱好者,多年耕耘在教育园地上的老先生们,甚至历经摸爬滚打而终于蜚声四海的作家专家们赞叹不已,发出“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文章惊天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诸如此类的唏嘘感叹。  相似文献   

17.
读写新闻     
新概念还是新八股2004年11月4日《中国教育报》刊登了沈阳某中学学生刘雯的文章,对“新概念”作文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她说,由于经常翻阅《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发现“新概念”有一些套路,诸如,以小说为基调,描写或判逆或完美的校园人物,基调伤感居多;主人公名字多以单字或英文形式出现;洋话连篇,以显示外语水平;文前喜用一段深奥的话作题记;句子缺乏主语等。作者说,由于这种文章看多了,她也深受其感染,但又不愿意成为“新八股”,希望老师同学们帮她想想办法。在“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  相似文献   

18.
为了在语文教育特别是作文教学中进一步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 ,切实贯彻执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山西教育 (教学版 )》编辑部发起并组织了“小学生作文大赛”活动。本次大赛从 2 0 0 2年 4月下旬开始 ,到 10月底截稿 ,前后历时 6个多月。这 6个多月 ,对于参赛的师生来说 ,是期盼和等待的 6个多月 ;对于大赛的评委来说 ,是紧张而忙碌的 6个多月。一、大赛的总体情况本次作文大赛的题目是“我想”。这是一个开放型的半命题作文 ,给小学生思考和写作预留了较大的空间。本次大赛共收到来稿 890 0余件。这么多稿件 ,有学生个人寄送的 ,更多…  相似文献   

19.
我的解读     
领队素描:边教边思一路走来已有十余载。也曾放言我的“三无主义”(读书无限制,作文无模式,思想无禁区)语文教育思想。某报在报道我校由我主持的语文教改时觉得此言太过而删去。但如此教学生一没影响其升学,二没影响其作文,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我校连续两届居全国榜首,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知道自己是会思想的人而不是工具。想当初,教师不是首选,现在似乎已难以离开讲台离开学生。我很看重自己的职业,因此不敢稍有懈怠。  相似文献   

20.
福建厦门第一中学 创建于1906年,前身是玉屏书院,是厦门最早的中学,福建省首批一级达标校。学校坚持“人文·创新”“为发展而教育”的办学思想,以“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全部成才”为办学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厦门一中语文组共有53名教师,阅读、教研氛围浓厚,书香氤氲,教学成绩斐然。从2005年福建省高考自主命题以来,厦门一中共出现10篇高考满分作文,有三位学生获得“新概念”作文大赛全国一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