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随着社会转型,一个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作调节、民间主动参与的社会治理模式呈现在社会面前,民间公共组织作为主要的社会治理参与方有着重要地位;民间公共组织在社会救助、危机救援、社会治理、政策调节等方面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身份尴尬、资金匮乏、制度保障不全等现状,民间公共组织作为政府组织的最大补充力量需要政府治理、社会参与及其自身改革,方能更加规范地为社会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2.
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强调政府职能的调整和优化,主张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让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共同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社区矫正制度设计和安排应以公共管理为指导,使社区矫正管理真正成为政府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公共管理行为。在社区矫正公共管理中,是将社区矫正管理作为国家或政府的职责和义务。社会力量将以独立力量参与到社区矫正中,通过这种特殊的社会治理结构实现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矫正和教育。社区矫正制度由国家主导的一元体系转向"国家一刑罚、社会一矫正"的二元体系。  相似文献   

3.
新技术成为政府新一轮历史变革的关键力量,对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构建多元主体参与和协商共治的数字化社会治理模式具有重要的公共伦理价值,但也给基层政府治理带来诸多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因此,需要更新治理理念推进基层政府数字治理系统化,构建基层行政伦理组织体系促进基层数字治理的规范发展,加强对数字治理伦理教育营造良好数字治理氛围,发挥治理主体的积极作用构建多元参与主体综合治理体系,从而推进基层政府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指出社会转型时期,传统"一元化"环境治理模式面临诸多挑战。生态环境破坏、自然资源无序开发的问题日益突出,多元化社会主体独立并主张参与环境治理。在此背景下,现代环境多元化治理体系明确了企业、公民和社会组织等多元化主体的定位,提出构建政府主导、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格局。政府作为环境治理的主导者,要积极完善顶层设计和内部监督责任评价机制;公民作为环境治理的主体,要提高社会责任意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要自觉贯彻绿色发展原则,实现自我规制。  相似文献   

5.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社区治理在国家治理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社区治理层面的多元共治主体主要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个人。在城市社区治理转型的当前,社区层面多元治理主体主要面临政府主导下的社区行政化倾向严重、缺乏专业性和职业性的社会组织和居民公共精神缺失下的参与意识薄弱等问题。为此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社区体制机制改革;培育社区专业化和职业化服务组织;增强社区居民共同体参与意识等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清代亳州的社会救助体系由中央政府实施的优老、蠲免,地方政府设立的善堂、仓储设施和民间义行构成。该体系集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民间力量,面向社会下层和弱势群体,以扶危济困为目的,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此外,由于灾荒较其他地区更为频繁,亳州地区社会救助设施的建立及其运行均体现出地域性特点。  相似文献   

7.
公共治理视阈下的公民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基于公共治理的理论内涵,着重从公共治理及公民个体层面分析了公共治理的价值诉求——公民参与,即从公共治理层面而言,公民参与是公共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客观要求,有助于增强政府的合法性,有助于公共治理目标的实现;从公民个体层面而言,公民参与是实现公民权的基本保障,有助于提升公民的“主人翁”意识,有助于公民自身利益的实现。进而提出促进公民有效参与公共治理的路径选择:培育成熟的公民社会,提升公民的政治素质,构建公共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农村养老需求趋于复杂化和多元化,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成为农村养老的一大发展趋势。笔者通过对青岛市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养老的现状调查显示,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养老观念、政策环境等因素的制约,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养老整体不足。需要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社会力量自身治理能力的提升,社会的广泛支持,从多方面促进和激发社会力量的发展及其养老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教育治理结构是公共教育治理中不同主体之间的权责配置及其相互关系,治理结构改革是治理体系改革的关键,也是实现善治的根本保障。当前县域内义务教育治理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治理结构复杂、治理主体单一、治理方式强调管控、治理手段与工具缺少弹性等四个方面。这种结构性矛盾使县域义务教育治理陷入政府治理负担日益增加、治理的效率难以提高、治理成本和风险不断增加、回应性严重滞后、社会满意度低等困境。多元参与是解决这些矛盾的重要途径,它既是善治和义务教育公共性的本质要求,也是复杂情境下义务教育治理和培养公共善的需要。多元参与要求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结构扁平化、治理方式的合作协商和治理工具多样化。实现多元参与需要义务教育治理从单一主体到合作网络的结构转型,因此需要治理理念和目标的转向、重新认识治理权威、明确多元主体的角色与功能、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和不断创新治理工具。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公共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已溢出教育而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基于公共治理理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公共治理的框架是:将网络管理纳入政府社会公共管理的治理结构;加强网络法制建设,依法构建网络公民社会;转变政府管理方式,确保网络自由的主体地位;完善公共政策,建立网络公共治理多元参与的互补机制;建立政府主导下社区参与的平面化网络管理格局。  相似文献   

11.
项贤国  郑禾 《唐山学院学报》2011,24(2):16-18,28
唐山市已经初步建立了统一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包括最低生活保障、专项救助、社会帮扶捐助救助和应急救助制度.但现行社会救助制度仍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诸如救助标准不统一,救助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不健全,流浪人员救助制度不完善等,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唐山市现行的社会救助制度,从而保障公民基本的生存权,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12.
南通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显著成就,随着南通经济、社会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必须对南通社会保障体系进行完善。从完善南通社会保险制度、解决农民工及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强化社会保障缴费的征缴、加大政府对社会保障的投入等角度提出建议.以期对南通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社会保险制度是培育劳动力市场的必要条件。然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落后,严重制约了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因而,必须加快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形成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保障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以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校教师科研文化的缺陷及其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科研活动中教师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以及受社会心理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等,构成了高校教师的科研文化。从世界高等教育历史来看,高校教师科研文化在主体、客体和产出等维度上经历了从个体文化向合作文化、从学科分治文化向多学科文化、从纯理性文化向功利性文化的发展过程。我国当前高校教师科研文化的缺陷表现为:重形式的合作文化、浅层移植的多学科文化以及群体趋向的功利性文化。为形成科学、健康的高校教师科研文化,高校应建立科研合作机制,培育教师团队协作精神;应改革传统学科制度,完善学院制内部管理体制;应注重科研制度建设,促使教师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5.
社会政策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迎生 《教学与研究》2005,12(12):13-18
在我国社会转型加速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弱势群体问题,对社会和谐的实现有着明显不利的影响。社会政策作为支持弱势群体、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的制度化模式,在帮助党和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鉴于我国目前的社会政策存在着从属性、不完整性、不平衡性、不稳定性以及低效性的特点,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出发,应当加快我国社会政策体系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在低保范围之外存在一部分贫困人口,他们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因重病、重残造成的“支出型贫困”、“相对性贫困”群体不在少数,而社会救助各部门对这部分群体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些城市对边缘人员的医疗救助普遍存在制度层次低,投入不足,救助水平不高,救助对象“固定化”且资源配置不公平现象等问题.完善安徽省贫困边缘人群医疗救助模式有以下几方面选择:建立居民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完善贫困边缘人员甄别机制;取消病种限制和起付线,扩大救助范围;加强医疗救助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困难群众对救助政策的知晓程度;争取多方支持,扩大筹资来源渠道等.  相似文献   

17.
在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多元主体参与是我国贫困治理的重要特色.大学生作为多元主体中的特殊一员,其参与精准扶贫既有国家政策的充分保障,也是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重要体现.大学生参与扶贫工作是一个自我价值认同与实现的过程,不仅能促进他们公民意识的培育、和谐人格的塑造,也能有效缓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先进的薪酬管理理念和原则是,以人为本,注重员工参与和潜能开发的开发型薪酬管理。然而,内蒙古传统服务业的薪酬管理却十分落后,表现为观念陈旧、管理水平低下、体系设计不健全、操作不规范、发放不透明等。对此,要更新观念、完善制度、公开支付薪酬,以促进传统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吴婷琳 《江苏高教》2020,(5):119-124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落脚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学科课程观对职业课程观的压制,不同层级课程之间存在断裂与鸿沟,课程内容适度性不足与重复性有余,一元性课程评价泛滥与多元性评价缺位等问题。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障碍在于:集权式课程管理体制导致师生的话语权被压制,社会支持系统中诸要素协同程度低导致课程资源整合困难,不同层级职业教育的生源素质差异导致课程设置与实施障碍,课程设置标准缺失与课程管理方式滞后导致课程体系建设的随意性等。这需要通过顶层设计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化建设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建立多元主体协商平台为构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提供组织保障,创新教学管理模式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提供机制保障,采用模块化与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策略为职业课程体系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CSQ),对新疆伊犁师范学院320名少数民族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进行了测查分析,结果显示,与全国常模及本校同年级汉族学生样本进行比较,少数民族贫困生心理适应问题比一般大学生严重;问题较突出地表现在焦虑、恐怖、强迫、偏执等方面;少数民族贫困生在解决问题、求助、积极应对因子上显著优于汉族非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相比在解决问题、自责、幻想、消极应对因子上差异显著(P〈0.05),少数民族贫困生SCL—90各因子与消极应对总分具有显著正相关,与积极应对总分无显著相关;SCL—90各因子与应对方式的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具有显著负相关,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具有显著正相关。为此,高校要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营造团结互助,扶贫帮困的校园氛围,培养学生各种应激的能力,促进少数民族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和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