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民主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极其的重要的思想,也是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陶行知去世后,我们党和人民群众为他举行了盛大的送葬仪式。在送葬队伍前列,高举着两面大旗,其中的一面旗上就写有"民主之魂"四个大字。这是党和人民对陶行知最准确的高度评价。他一贯倡导民主,提倡民主教育。尤为到了晚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则大力提倡民主,崇尚、追求、捍卫民主,并自觉地把民主精神贯彻到教育运动和学校  相似文献   

2.
抗战胜利前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非常活跃.陶行知在此期间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民主和民主教育的文章,对民主教育进行了集中的阐述.他希望通过民主教育"为教育招兵,为民主募马",提出"民主是中国的精神维他命"、"教师是民主的酵母"、"在民主生活中学习",以及"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等主张,发表了自己对于民主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独特见解.他把教育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基础,主张从小学生和小学教师做起,开展民主教育的普及运动,以提高社会民众的民主素养.陶行知的民主教育主张是其生活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它既有助于考察现代中国的民主教育进程,更有助于考察其生活教育理论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3.
张勇 《中国教师》2009,(1):31-32
<正>教育的民主化是现代教育的一个主要特征。教育民主化要求我们用民主的精神改造我们的教育和教学,使教育过程和活动更符合于民主的精神。陶行知先生指出:要进行民主教育,必须要有具备民主思想、民主精神、民主意识的民主  相似文献   

4.
民主教育是以培养平等精神、权利意识、自主性等民主精神,理性、规则意识、批判的态度、沟通协商能力与意愿等民主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民主教育要求教师成为知识分子而不仅仅是专业技术工作者。民主是对人是目的,人应该自己掌握自身命运的信仰。民主教育不但要求教师具备知识分子精神,更要成为民主信仰的传道者。  相似文献   

5.
民主精神是现代公民人文素养的核心,是当代教育的灵魂。要使学生成长为具备民主精神的新一代公民,学校教育就必须创设成长的民主环境,培养民主意识、民主愿望和民主能力。但是,在当前的班级生活中,民主精神的培育问题较多,教育专制现象屡见不鲜——这应当引起教育者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6.
教育民主是指教育活动中"交往的民主、言说的民主以及行动的民主",体现着教化的本真存在方式;民主教育则指涉通过"理智的涵养、理性精神的培育以及民主生活的塑造",化育民主精神的教育。教育民主与民主教育共生共谋,教育民主促进民主教育的实现,民主教育映照着教育民主。在彼此的砥砺中,实现着民主的教化,培育着民主的新人,营造着民主的氛围,最终实现魂(民主教育)与体(教育民主)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7.
民主教育是充满爱心的教育,而不是专制教育中的非人教育。充满爱心的民主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民主教育是尊重个性的教育。尊重个性,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发展的主动性,承认他作为个体的差异性。民主教育是追求自由的教育。尊重学生心灵的自由,就是尊重学生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造的自由。民主教育是体现平等的教育。真正优秀的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路人,也是和学生一起追求新知、探求真理的志同道合者。民主教育是重视法治的教育。教育中的法治精神还体现于学生班级管理从“人治”走向“法治”,让学生在实践…  相似文献   

8.
教育民主是指教育活动中“交往的民主、言说的民主以及行动的民主”,体现着教化的本真存在方式;民主教育则指涉通过“理智的涵养、理性精神的培育以及民主生活的塑造”,化育民主精神的教育。教育民主与民主教育共生共谋,教育民主促进民主教育的实现,民主教育映照着教育民主。在彼此的砥砺中,实现着民主的教化,培育着民主的新人,营造着民主的氛围,最终实现魂(民主教育)与体(教育民主)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9.
教育对话是促进儿童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探究教育对话是为了寻求儿童精神成长的更有效的方式。在对传统本体论哲学的同一性思维批判中,列维拉斯提出了强调"为他者"的新伦理范式,这为思考教育对话开辟了新视野。在他者伦理视域中,教育对话是一种教师回应学生"言说"的精神关怀责任,也是师生"所言"中的一种话语精神构建,还是一种教育民主精神的体现。重构促进儿童精神成长的教育对话,首先是建立他者伦理视域中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的、对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回应的精神关怀关系,其次是师生在教育实践中结成"精神类主体"走向多元和解。  相似文献   

10.
民主精神是现代公民人文素养的核心,是当代教育的灵魂。当前的班级生活中,民主精神的培育问题重重,游戏民主、教育专制现象屡见不鲜,根本原因是教师自身民主涵养的欠缺。因此,教师应该在爱与责任的指引下深入理解民主精神的内涵,并在和谐与幸福的旗帜下,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民主精神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先生虽然离开我们已半个多世纪了,但他创立的生活教育的理论,以及在实践生活教育的过程中,所表现的师德精神、奉献精神、民主精神、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12.
根据民主精神的内涵,同时针对专制教育的弊端,我对民主教育的特征做如下归纳:   一、民主教育是充满爱心精神的教育   这里的“爱心“,是针对专制教育中的非人教育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在构建和谐社会与新课改的背景下,教育应该重新审视自身,肩负起时代和历史赋予的责任,视培养学生的民主精神为己任.民主精神应该包含以下五方面的内容:平等精神、理性精神、宽容精神、妥协精神、建设精神.全民民主精神的培养需要教育,教育可通过教育体制改革、尊重学生权益、法律保障、班级自主管理、德育、教师民主等方面来培养民主精神.  相似文献   

14.
刘瑶 《文教资料》2011,(4):120-121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同时还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以突破反叛的精神对当时的教育进行了猛烈的批陈倡新,这也是陈独秀教育精神的核心,他提出以民主科学代替尊孔读经、以新文化代替旧文化,并指出了新旧文化的差异,大力提倡新教育。  相似文献   

15.
信息     
民主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民主精神袁振国、朱永新在《教育研究》1986年第1期上撰文指出: 我们强调民主的师生关系,不仅因为它是使教育过程生动活泼、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的保证,而且首先是因为只有在民主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具有民主精神的建设者。不可想象,在一种专制的教育观念和作风下教育出来的学生,能成为具有强烈的社会主义民主意识和民主精神的下一代。(华东师大教育科学资料中心供稿) 教育交往的若干问题苏联丹尼宁教授撰文说: 教育交往是教师限学生在教  相似文献   

16.
五、民主教育是强调法治的教育民主教育不是治国,因此,在这里说“法治”似乎有点儿牵强附会甚至可能有人会觉得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尽管“法治”是一种治理国家的方式,但其精神实质无非是依靠体现公共意志的规则(法律)来实施管理,而且所有人都必须遵守统一的规则。正是在这一精神实质上,民主教育与法治精神得以沟通——民主精神同时也就是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17.
魏书生,辽宁省特级教师,著名的语文教学家。多年来,他潜心研究中外教育理论,以创造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创立了著名的“六步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富有创新性、发展性和求实性的语文教育思想。一、语文教育民主观语文教育民主观是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他讲求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的平等和友善,教学参与和教学管理中的民主化,以及教学内容中民主意识的渗透和民主能力的训练。魏书生认为,要把学生当作“主人”,就必须尊重学生,努力走进学生心灵,同时把自己的心灵向学生开放。“尽可能深…  相似文献   

18.
五、民主教育是强调法治的教育   民主教育不是治国,因此,在这里说“法治“似乎有点儿牵强附会甚至可能有人会觉得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尽管“法治“是一种治理国家的方式,但其精神实质无非是依靠体现公共意志的规则(法律)来实施管理,而且所有人都必须遵守统一的规则.正是在这一精神实质上,民主教育与法治精神得以沟通--民主精神同时也就是法治精神.   ……  相似文献   

19.
列夫.托尔斯泰不仅是举世公认的文学家,而且是杰出的教育家。他一生热心教育事业,为教育科学作出了独特而重大的贡献。他所提倡的诸如自由教育、启发引导、注重实践和综合能力、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等教育理念,在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今天,仍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第三次全教会指出 ,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而要实施创新教育 ,就必须把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提到首要位置。一、对于师生关系的探究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其实质是强调教育者对学生心灵的尊重 ,反对以任何借口对学生的心灵施暴 ,特别强调师生人格平等 ,强调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去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 ,反对压抑和窒息学生的个性发展。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是民主教学的典范。他对学生的要求是“学而不厌”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