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情报工作难于搞好的症结是什么?在于管理结构的不合理以及主要由此而引起的管理落后和管理混乱上。多年来,不少情报部门存在着“两多两少”,即一般职工多,情报业务人员少;一般业务人员多,熟悉国内外情况的情报专家少。情报工作量小、质差、浪费大。有人说是不上不下,不死不活。这种局面应当尽快改变。本刊发表龙岩同志的文章,旨在使更多同志关心情报战线上的科学管理和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2.
1977年9月16日,苏联根据获得的军事情报,相继发射了“宇宙952号”和“宇宙954号”两颗编组海洋侦察卫星,对美国水上舰队的军事动向进行全面监视。可是,“宇宙号”间谍卫星执行任务不满一个月,就被美国防空司令部觉察,并向分布世界各地的跟踪站发出“反侦察”绝密警报,使“952号”、“954号”先后失灵。不久,两个“宇宙号”都坠毁了,美国情报机关对卫星的坠毁时间和坠落地点都预报得非常准确。世界科技界纷纷评论说,这一事件充分揭示了信息时代情报战的特点。现代情报战的最大特点在于科学化,即利用最新科学技术作为侦察手段。如苏联的“宇宙954号”间谍卫星,既有发现目  相似文献   

3.
在《三十六计》中有“美人计”之说,且历代兵家屡试不爽.将“美人计”引申出的美的内涵与战略思维应用到专利布局中,非常契合我国企业在激烈的专利战中的实战需要.专利战中,企业应当通过塑造专利产品之美,去俘获消费者的芳心,击败竞争对手,并进一步通过专利布局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英雄难过美人关.那么之于专利战中,“美人”安在?美人计可否一用?  相似文献   

4.
祥龙 《知识窗》2008,(6):50-51
现代网络的飞速发展同时伴随着诸多隐患,虽然“电脑人脑之战”只存在于电影中,但对电脑的人为破坏、病毒攻击、机器故障等威胁的存在,对人们的信息安全发起了严重的冲击。  相似文献   

5.
应亁 《情报杂志》2023,(1):18-25
[研究目的]梳理“9·11”事件后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改革,建构国家安全情报工作改革的总体思路。[研究方法]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分析“9·11”事件前美国国内情报工作存在的问题,梳理美国联邦调查局情报改革的主要举措,评估其情报改革的效果。[研究结论]联邦调查局的情报改革加强了其国内情报工作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改革目的。我国情报工作的改革应基于国情,注重总体设计,致力于建设新型机构文化,破除情报与执法之间的壁垒,大力加强情报分析。  相似文献   

6.
当前,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进展很快,我们面临着新技术革命、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新形势。我们正处在加速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要适应当前的新形势,必须进行大胆而有效的改革,充分发挥情报工作在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努力把情报工作搞上去,开创情报工作的新局面。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情报工作是架设在“依靠”和“面向”之间的“桥梁”,是加速现代化建设、振兴经济的根本。  相似文献   

7.
美国总统布什在“9·11”5周年之际发表全国讲话,将“反恐战”定性为“为文明而战”。这个说法可谓是脱胎自政治学家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为更好地解读美国现今国家安全战略,我们有必要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有个通彻了解。《文明与国际政治》一书是中国学者对“文明冲突论”反应的论文集。重读此书,有利于我们加深对“文明冲突论”的理解,把握布什“为文明而战”的实质。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三年四月五日,法国总统密特朗亲自作出决定,驱逐四十七名苏联“外交官”。对于这一事件,人们当时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个中原委,局外人不得而知。事至今日,外界对其内幕仍只知一二。作为一场外交战,宣布几名外交官为“不受欢迎的人”,并限期离境,实乃何时需要何时可办的事。但是作为一场秘密的情报战,从来都是难以向人们说清道白的事。暴露一场重大的情报案,既要公布对方的不道德行为,同时又不免会暴露出自家的一些丑闻和失职,株连往往是成串和寻根刨底的。本文试图就情报战的角度揭示一下法国驱逐四十七名苏联“外交官”的一些内幕。  相似文献   

9.
情报工作是为用户服务而存在的。离开为用户服务,情报工作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此,情报服务工作是整个情报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1984年9月在海牙召开的国际文献联合会第42届大会,在讨论《变化世界中的情报使用》这一主题时,明确地提出了这样的观点:“用户是情报的目的地”,“不论是现用户还是潜用户,都应该是我们注意力的焦点”,“我们必须集中注意力于情报循环中的最后一环,特别是最终用户”。由此可见,情报部门也应该象其它行业一样,必须牢固树  相似文献   

10.
去年年底,我们对北京、上海、武汉、南京和西安等地二十所高等院校的科技情报工作进行了调查,和各兄弟院校的同行们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座谈,通过调查,我们感到目前影响院校情报工作发展的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亟待解决,即所谓“图书情报一体化”问题(以下简称“一体化”)。一、二十所院校情报工作概况:这些院校的专职科技情报机构于1978年前后成立,建立初期在体制上大多隶属于科研处。广大情报人员克服了重重困难,在探索中不断将工作引向深入,很多情报室从仅能  相似文献   

11.
“金星人”、“火星人”和“泰坦人”是人类对可能存在的地外高级智慧生命的假设,宇宙中是否存在着这些地外高级生命?2004年对火星、土星和土星的第6个卫星——泰坦的探索将可能稍稍揭开一些谜底。  相似文献   

12.
李志生 《情报杂志》1989,8(2):24-26
在情报学研究中讨论到情报工作的社会功能或作用机理之时,我们都说它是用户的“参谋、耳目、智囊”,给用户解决了“找”的困难,使用户的知识形成了“有序结构”,以及还有“用户培训”,“用户教育”等功能。这些说法在一定程度上说来无疑是正确的。但这些说法都把情报工作当成了“先生”,而把情报用户看作“学生”,学生总是从先生那里收益。忘却了我们与情报用户是处在一个系统内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之中。在我们给于用户许多好处之时,用户对我们未必不具有某些功能或作用?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例如:  相似文献   

13.
张颖  何佳讯 《情报科学》1993,14(3):15-24
本文以上海地区“三资”企业为实例调查对象,主要研究了“三资”企业当前的情报需求类型,获取情报的渠道,感兴趣的情报服务方式等;分析了“三资”企业的情报环境,工作条件与情报交流障碍;总结了上海地区“三资”企业的情报需求与情报工作的特点,并对改善“三资”企业的情报工作与如何更好为“三资”,企业提供情报服务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想起近几年来情报学术研究的不大景气和办情报学术刊物的不少困难,不由得使人沉思起来:情报实践和情报理论,是低谷?是疲软?是危机?还是面临着新的挑战?确有许多问题亟待探究。然而,比起八十年代前期来,我们研讨问题的精神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学术研究的论文,不是更有真知灼见了,而是一般化的色彩倒浓了。何也?这是不是情报工作的滑坡?是不是对情报工作退坡的泰然自若?今天是个什么时代?是环球社会时代!政治、经济、科技、教育……,一句话,整个社会,无不在环球的范围,甚至在宇宙空间的范围内,争个你死我活,夺个我胜你败。“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的名言,反倒被尼克松的“1999——不战而  相似文献   

15.
阐述采用先进的侦察卫星、侦察飞机及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情报战、信息战,将影响21世纪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婷  李赵健伟 《科技风》2023,(15):136-138
从把稳课程建设“为战”方向、塑造课程教学“为战”计划等七个方面对“信息系统工程基础”课程如何贯彻“以战领教,为战教战”导向进行了探索。梳理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阐明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法,总结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通过在教学内容优化、训练条件构建、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开展教学研究创新,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新理念,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教师应该怎样做?对我们以往的教学方法应该进行哪些改进,以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应该怎样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关注和反思。目前在新课程教学的第一线,一些不“恰当”的、“走极端”的教学行为是存在的,这些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18.
作为"先战之战"的舆论宣传与情报战是美国在阿富汗实施反恐军事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通过在阿富汗战争中的宣传、情报战的具体手段运用,显示出其具有高科技与传统舆论手段相结合、制天权与制信息权相结合以及官方与民间相结合等特点.有鉴于此,加强中国的情报安全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情报工作是企业科技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实现“翻两翻”的宏伟目标中,工厂企业负有十分重要的责任。工厂企业要实现这样一些过硬的指标,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水平,而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水平又离不开情报工作。因为文献资料是情报工作的基础,是情报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试论情报文献资料这一“物质资源”在企业中各方面的作用和如何提高其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0.
世界商战与国家经济安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立于全球竞争的宏观高度,论述了世界商战与国家经济安全的相关问题,全文分为两大部分,即 1、世界商战的实质是情报战,集中表现为经济情报战、专利争夺战、技术反销战、金融炒作战和信息网络战等;2、世界商战的前提是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并从情报研究的角度提出五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