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朱明银 《四川教育》2001,(10):38-38
21西门豹 [题旨说明] 1.第一题,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理解人物性格特点,感悟分析人物的方法.一是要多读,二要弄清人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三要明白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方法妙在哪里.要弄清"妙处",需把西门豹的方法跟巫婆和官绅害人骗钱的诡计加以对照.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能更有力地揭穿巫婆、官绅的骗人伎俩.  相似文献   

2.
学生在学习《西门豹》这篇课文时,不仅被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而且被西门豹巧治巫婆、官绅的妙计深深折服。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西门豹方法的巧妙之处,上课时,我和学生之间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对话。课堂实录如下:师:同学们都认真地朗读了课文,甚至把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转化成电影“放”出来,这就叫会读书。那么,你们就来谈一谈,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方法怎么样?生1:我认为西门豹这个人很有计谋,每做一件事情都是胸有成竹。他并没有派威武的士兵把巫婆和官绅们一网打尽,而是用带有幽默、讽刺的话说:“这样看来,河伯还真灵啊!河伯娶媳妇请…  相似文献   

3.
《面门豹》课堂教学实录片断之一上海/练苏芬(本片断是在第一教时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在预习《阅读指导》的基础上进行。)师: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西门豹的哪件事?生:课文主要写了西门豹惩办巫婆、官绅,为民除害的事。师:在惩办巫婆、官绅前,西门豹为什么...  相似文献   

4.
【案例】《西门豹治邺》(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中"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连气也不敢出。……西门豹说‘:好吧,再等一会儿。’"他一等再等,等什么?师: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西门豹等来官绅的求饶……生(齐读):这些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  相似文献   

5.
《西门豹》是一篇颇具戏剧性的历史性题材课。课讲了战国时期,西门豹管理邺地时,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惩治巫婆、官绅头子,兴修水利的故事,歌颂了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造福的业绩。其中西门豹为老百姓破除迷信的部分集中表现了西门豹的聪明机智,称得上“一石四鸟,巧妙绝伦”。通过送新娘时简短的几句话,西门豹同时达到了四个目的:救下了新娘;处死了巫婆和官绅头子;警戒了其他官绅;教育了老百姓。对于这样的章,学生充满了兴趣,喜欢西门豹这一个人物,  相似文献   

6.
《西门豹》一文在叙述了西门豹把巫婆和官绅头子扔进漳河之后,写道: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这一句话,对连贯全篇内容起了重要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呢?  相似文献   

7.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七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生:惩治巫婆。 师:西门豹是用什么妙计惩治巫婆的呢?请同学们先看一段话,边读边注意带点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思考—— 西门豹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相似文献   

8.
画外音:由于巫婆和官绅作怪,说每年必须送一个年轻的女孩子给河伯(漳河的神)做媳妇,他们从中牟取暴利,所以有女孩儿人家纷纷跑到外地去了,但有一些人家却留了下来。这样,今年又得有一个女孩子做牺牲品了。时间:公元前495年农历二月初五地点:魏国的邺漳河边上人物:西门豹、巫婆、官绅和官绅头子、卫士、老百姓幕启(在一片锣鼓声中,巫婆和官绅们踏着彩纸走上了自己的位置)官绅头子(大喝一声):“停住!”(锣鼓声立刻消失)巫婆(阴阳怪气地):“带上新娘来……”(这时,巫婆的话被一声“邺令大人到!”喝住)官绅甲:“咦,张邺令不是一个星期以前死了吗…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第八册《西门豹》一文中,出现了三个“闹”字,教学时抓住这一字眼,可以帮助学生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根本原因加深理解. 一是西门豹向老大爷询问邺地荒凉的主要原因,老大爷告诉他“都是河伯娶媳妇给闹的.”二是所谓河伯娶媳妇,不过是巫婆和官绅为了骗取老百姓  相似文献   

10.
教学《西门豹》一课,临近尾声,一学生提出质疑:“老师,西门豹是邺的地方官,他为什么不直接把巫婆和官绅活抓上来,而是假装相信迷信,再惩治他们?”  相似文献   

11.
一、善于运用启发引导的提问小学生年少幼稚,思考问题常常浮于表面,有时则是人云亦云,这对培养创造性思维不利。教师教学时,不能对学生只提出一些不必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而必须巧设问题,步步深入,启发引导学生逐步思考,最终得出结论。如教《西门豹》(小语第七册)一课,有位教师这样来教:师:你是否能想出这节课老师想要提出和解决的5个问题?生1:造成邺那个地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是什么?(师摇头反对)生2:西门豹用什么办法来惩治那些贪官、巫婆?(师再摇头反对)生3:西门豹为老百姓做了哪些好事?(师还是摇头…  相似文献   

12.
细节虽小 作用独特黄春梅,刘昕《西门豹》一文在叙述西门豹把巫婆和官绅头子扔进漳河之后,写道“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这虽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但作用独特。一、点染气氛。“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他只是默默地站着,像在等待着什么,一句话也没有说。这...  相似文献   

13.
这篇故事的情节并不曲折离奇,它始终是围绕西门豹佯装要给河伯选妇进而惩办了巫婆和官绅的主线进行的。它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阶段。故事是从西门豹看到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产生疑问开始的。即引出了情节的开端。这部分是通过西门豹的“四问”完成的。一问原由,了解到河伯娶妇之事;二问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堂非常的语文课。说它非常,是因为它与常规的语文课完全不同:教师隐退在幕后,讲台上是一群学生在表演课本剧———《西门豹》。表演的学生十分投入,语言、动作和表情都经过了自己的深思熟虑,虽然他们的表演有些稚嫩,却也十分感人。台下的学生沉浸在故事中。眼看着巫婆被西门豹以通报河神的借口扔向河内时,台下的学生不由得拍手叫好,有的学生还焦急地喊:“别放了官绅!”看到官绅们一个个面如土色、磕头求饶时,学生们放声笑了。表演结束,同学们一个个品头论足起来。有的对表演者的感情、神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有的指出个别地方人物的语…  相似文献   

15.
某特级教师在执教《西门豹》一文行将结束之时,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师问学生:“如果你是西门豹,你准备如何处置这些巫婆呢?”学生在略一沉默以后是这样回答的:  相似文献   

16.
河神娶亲     
魏文侯的时候,西门豹做了邺地的县令。西门豹一上任,就到老百姓中去了解情况。有个老大爷气愤地告诉他一件“河神娶亲”的怪事。原来,这里的一些贪官污吏勾结巫婆,造谣惑众,说什么“如果不给河神娶亲,河神就要发大水”。所以,他们每年都要把贫苦人家的女孩子投到河里,给河神做新娘。为了给河神娶亲.  相似文献   

17.
案例师:同学们,学到这儿,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生A:课文第十自然段写“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我觉得“站满”一词用在这里不够准确。师:你能说说不够准确的理由吗?生A:因为课文第一自然段写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而这里又写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这不是前后矛盾吗?师:你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师面向其他学生)同学们,你们有和他一样看法的吗?生:我也认为“站满”一词用得不够准确,因为课文第六自然段写“有女孩的人家差不多都逃到外地去了”,所以这天漳河边上不可能站满了老百姓。生:还有,课文第八自然段写到邺“年…  相似文献   

18.
一、联系生活,再现情景师:你们喜欢上体育课吗?生:喜欢。师:那你们喜欢哪些体育运动呢?生①:打篮球。生②:打乒乓球。生③:打排球。生④:跳绳。(据统计喜欢打篮球的人数最多,有18人)师:呀,你们的爱好还真不少,可老师有一点不明白,那么多体育项目,你们为什么都比较偏爱篮球呢?生  相似文献   

19.
[教学实录]一、创设情境,引导“握手”师:同学们看到过两人握手的情景吗?生:我家有客人来时,爸爸、妈妈会和他们握手。生:我和妈妈去舅舅家,妈妈叫我和表哥握手呢!生:我有时在车站上、街上看到人们在握手。师:真不错。握手还有一定的礼仪。比如,通常用右手和别人相握,明白吗?生:明白。师:请同桌同学握握手,好吗?(同桌握手。)师:你们刚才握了几次手?生:一次。师:对。(板书:2人→1次)师:如果三人之间,每两人都握一次手,共握几次手?请同学们边握手边统计。生:3次。师:对。(板书:3人→3次)师:四人呢?(指名四学生上来进行握手表演,师强调:不漏握,…  相似文献   

20.
正【案例】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螳螂捕蝉》教学片断师:少年讲的故事让吴王恍然大悟。"恍然大悟"怎么理解?吴王究竟悟出了什么?生:"恍然大悟"的意思是一下子明白了。吴王一下子明白过来:我要攻打楚国,情形与故事中的蝉、螳螂、黄雀差不多,身后都有隐伏的祸患。生:吴王明白了,自己就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