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铜仁学院学报》2011,13(3):F0002-F0002
武英殿四库馆分校 徐如澍 徐如澍(1752—1833),字郇南。号雨艽、春帆、静然,清朝贵州铜仁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举人,四十年(1775)进士。后参编《四库全书》,任缮书处校官。先后任山东、河南道监察御史,顺天乡试同考官。  相似文献   

2.
曾国藩喜爱古文和历史,在学术上则偏向于理学。自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进京散馆,至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充江西乡试正考官出京,在京十三年,主要以理学为己任。31岁(公元1841年)师从唐鉴,32岁(公元1842年)与倭仁“以实学相砥砺”,34岁(公元1844年)作《五箴》以自警。  相似文献   

3.
朱彝尊,字锡鬯,弓‘竹坨,浙江秀水(今嘉兴)人。生于明崇祯二年(1629),家中贫寒,几至断粮,却一直坚持芹读。四处游历,以诗义结交了不少友人。清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同,授检讨,充《明史》纂修。康熙二十年(1681)任日讲起居注官,执掌江南乡试。  相似文献   

4.
此物最相思     
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金风亭长,晚称小长芦钓鱼师,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生于明崇祯二年(1629),“家贫客游,南逾岭,北出云朔,东泛沧海,登芝罘,经瓯越”。(《清史稿·文苑传》)清康熙十八年(1679)荐举博学鸿词,授检讨,纂修《明史》。康熙二十年(1681)充日讲起居注官,出典江南乡试。康熙二十三年(1684),因携仆入内廷抄录四方经进书,官降一级。康熙二十九年(1690)恢复原官,康熙三十一年(1692)又以事被革职。罢归之后,潜心著述,在经学、诗、文与词等领域,均享盛誉,《清史稿·文苑传》称,“当时王士祯工诗,汪琬工文,毛奇龄工考据,独彝尊兼有众长”。又尤以词称,与陈维崧并称“朱陈”。所编选《词综》一书风行于世,遂开几占清词半壁江山的浙西词派。卒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八十一。  相似文献   

5.
翁同和     
翁同和(1830——1904),字叔平,江苏常热人,光绪帝的师傅,清末支持变法的官员.其父翁心存为道光、咸丰、同治三朝重臣,曾历任尚书、大学士等要职,翁同和于1856年(咸丰六年)会试中状元,入翰林院为修撰,同年又充任实录馆协修,1858年主持陕甘乡试,充陕西学政,不久因病回京,1862年(同治元年)充会试同考官、山西乡试正考官、日讲起居注官等.1868年被召入弘铸殿,为东西两太后及同治帝讲读,受到嘉许,1868年晋升国子监祭酒,1871年晋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1875  相似文献   

6.
在万斯同的史学活动中,最受人推崇的当属他参与《明史》纂修。康熙十八年(1679),清廷正式开馆纂修《明史》,万斯同应监修徐元文之请,入京馆于徐氏邸舍,不署衔,不受俸,以布衣身份参与修史,担任实际上的总裁工作。徐元文去馆后,又先后馆于京师江南会馆以及总裁王鸿绪京邸,  相似文献   

7.
<正>《为学》节选自《白鹤堂集》。作者彭端淑,字乐斋,清代四川丹棱人,雍正年间进士,历任吏部郎中、顺天乡试同考官等职。后辞官家居,讲学于四川锦江书院。本篇的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  相似文献   

8.
郭尚先书法     
<正>郭尚先(1785—1832),字元开,号兰石,莆田城内书仓巷人,清嘉庆十四年(1809)进士。历官翰林院编修、四川学政、光禄寺卿、大理寺卿等,工诗善文,擅书能画,又嗜金石,精篆刻,其诗书画印,有"四绝"之誉。著有《增默庵诗文集》《芳坚馆题跋》《芳坚馆印存》等。按郭与林则徐同庚,所交往皆近代名人,故虽早逝,也常被列为近代名人。  相似文献   

9.
在《明史》修纂过程中,万斯同一直起着核心作用,他“不居纂修之名,隐操总裁之柄”(黄云眉:《明史编纂考略》,见《史学杂稿订存》,齐鲁书社1980年版),是实际上的总裁。在史馆,“诸纂修官以稿至,皆送先生(万斯同)覆审。先生阅毕,谓侍者日:取某书,某卷某叶有某事,当补人;取某书,  相似文献   

10.
李娟 《现代语文》2007,(8):127-128
《四库全书》的编纂,从清朝政府乾隆二十七年(1772)开始,历时10年.在纂修期间,馆臣分别为每书撰写《提要》,并把这些《提要》放在各书前,把这些《提要》分类编排,编成《四库全书总目》(又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相似文献   

11.
朱筠是清代著名考据学家,他的奏折不但直接导致了《四库全书》的纂修,还大体上规定了纂修的方法和步骤。在安徽学政任上,他大力搜书、献书,此后本人又直接参与了纂修《四库全书》。深受他学术影响的众多门生弟子,有许多参加了《四库全书》的纂修。因此,朱筠对《四库全书》作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狼子野心     
背景链接 纪昀(1724—1805),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河北)献县人。清代文学家。曾主持纂修《四库全书》。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  相似文献   

13.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十九岁高中乡试秀才第一名,之后一直考到七十岁都没中举,到了七十一岁时,考官觉得实在过意不去,才思赏了他。如此人才为何屡试不中呢?个中原因说起来还真有些让人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14.
胡煦,字沧晓,号紫弦,河南光山人。生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卒于乾隆元年(1736年)。他生有异禀,知嗜学,多深沉之思,尤深于《易》。年十八岁以后,志益奋,功益专,凡古人说《易》之书,靡不贯通以求合四圣之旨,遂以易学终其身。他的主要易学作有《周易函书约存》、《周易函书约注》、《周易函书别集》等.总称为《周易函书》。  相似文献   

15.
伏涛 《唐山学院学报》2010,23(2):33-35,37
洪亮吉十四岁学习写作八股文,开始科名之争。在科举之路上跌打滚爬了三十多年,四十五岁成进士,两年后充顺天乡试同考官,又奉命视学贵州。从其考生、考官、学政的经历可以管窥乾嘉年间科场实况,这对于研究乾嘉年间的科举制度有很大的认知价值,亦有助于了解当时的士子心态与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6.
姚梁(1736-1785)浙江庆元县松源镇姚家村人.自幼好学,23岁保举优贡,清乾隆三十年(1765)顺天乡试考取举人,三十四年登进士,官至内阁中书,历任礼部主事、刑部员外郎、顺天乡试会试同考官、山东学政、饶州知府、川东分巡备道、江广按察司、河间府知府等职,所至皆有政绩.三十五年后封奉直大夫、中宪大夫、通议大夫,世称"三大夫".  相似文献   

17.
温廷敬(1869~1954),字丹铭,号止斋,早年笔名讷庵,晚年自号坚白老人。广东大埔县人。幼聪敏,五岁能诵《千家诗》、《千字文》,六岁入塾读书,九岁开始读五经,后经史子集,无不涉猎。青年时“喜诸子百家,群经全史,尤嗜经济家言”。温廷敬生当科举末流时代,命途多舛,多次科考,均不顺利。光绪三十年(1904)已获乡试第五名,却因托人购卷并代填履历,笔迹与考卷不符被取消。  相似文献   

18.
况周颐,咸丰九年(1859)生,初名周仪,因避宣统皇帝溥仪名讳而改为周颐,字夔笙,号蕙风,临桂(今广西桂林)人。“少颖悟,矜才绝艳”(赵尊岳《蕙风词史》),“读名家词,往往倒背如流”(况周颐《蕙风词话》)。11岁中秀才;18岁中拔贡;21岁以优贡生中光绪五年(1879)乡试举人;  相似文献   

19.
何绍基推介     
<正>何绍基(1799—1873),湖南道州(今道县)人。清代诗人、书法家,字子贞,号东洲,晚号猿叟(一作蝯叟)。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国史馆总纂,历充广东乡试考官、提督,视学浙江,擢四川学政,后被罢官。晚年主持山东泺源、长沙城南、苏州、扬州诸书院,提携后进颇多,博涉群书,于六经子史,皆有论述。他一生豪饮健游,多历名山胜地,拓碑访古。同治十二年(1873年),病逝于苏州,葬于长沙南郊。  相似文献   

20.
省教委关于印发《湖北省〈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实施细则》的通知鄂教备(1996)008号各地、市、州、县(林区)教委:现将《湖北省〈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实施细则》(见附件)印发给你们,请各地认真研究,切实采取措施,抓好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