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书院与藏书有着天然的联系,书院藏书楼可说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而浙江的书院还以刻书、印书著名,为文化知识的传播也作出了很大贡献。浙江的书院藏书楼基本上与中国的书院发展同步,源于唐,兴于宋,在清末则经历了变革。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中,学会藏书楼的建立是推动图书馆发展的一股重要潮流,也是中国早期图书馆的雏形.本文记述湖南学政江标改革校经书院、创办校经书院藏书楼的过程,探讨了校经书院藏书楼对促进湖南的图书馆事业发展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晚清书院藏书图书馆化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清时期,随着西学东渐的进程逐渐加快,中国书院的藏书无论在种类上,还是在编目与借阅制度,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都出现了图书馆化的趋势.在书院改为学校之后.书院藏书楼变为相应的图书馆以及藏书为新旧图书馆利用,都是晚清书院藏书图书馆化的必然结果.参考文献23.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各方对知识的重视,书院快速发展.而书院为讲会、训诂、考据、校勘、考课、研习,都不能离开藏书,各个书院都有或多或少的藏书,规模较大的书院还专门建有藏书楼.于是,明清两朝的书院图书馆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5.
此文是笔者作为河南大学图书馆文学与艺术专业学科馆员,大胆尝试参与到校外科研工作之中,并为其提供学科服务的案例成果之一。通过对河东书院藏书楼的探访及研究,为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河东文化、明代藏书文化提供了个案,文中探讨了河东书院藏书楼的生态环境、教化功能、藏书思想与治学理念,并对河东书院藏书楼对现代图书馆人的启迪作用予以揭示。  相似文献   

6.
以清代大环境为宏观背景,探讨福建书院及其藏书事业的发展历程,将其分为前、中、后3个时期来具体微观探究,分析其发展、兴盛的原因及嬗变之历史脉络,并列举鳌峰书院、正谊书院、致用书院等清代福建书院及其藏书发展史上的典型代表。清代福建书院藏书事业的兴盛还体现在对书院藏书楼建筑和设计的严格要求,本文亦从该视角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7.
戴婧 《兰台世界》2011,(9):78-79
明清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各方对知识的重视,书院快速发展。而书院为讲会、训诂、考据、校勘、考课、研习,都不能离开藏书,各个书院都有或多或少的藏书,规模较大的书院还专门建有藏书楼。于是,明清两朝的书院图书馆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心蓉 《兰台世界》2007,(24):52-53
本文介绍了中国古代浙江书院概况,以及宋代迁都临安大背景下,浙江书院的发展状况.指出宋代迁都所造成的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南移,促成了南宋时期浙江书院达到空前繁荣.  相似文献   

9.
随着清代书院的教学功能逐渐减弱,其学校属性开始淡化。文章从文献保存、文献信息整序、社会教育、文献信息传播、文化娱乐五个角度揭示清代书院图书馆化迹象,通过与近代藏书楼职能的比较,认为我国近代图书馆史研究在书院文化方面还需深入。  相似文献   

10.
云南古代书院藏书的来源、藏书的管理和藏书楼建筑,并对云南古代书院藏书在云南文化发展史及藏书史上的历史地位作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11.
格致书院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研究和传播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新型书院,创办了中国最早的自然科学期刊——《格致汇编》,其藏书楼率先实行书报分藏,创立报刊阅览室,增设东西学新书报刊,为在中国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格致书院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研究和传播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新型书院,创办了中国最早的自然科学期刊——《格致汇编》,其藏书楼率先实行书报分藏,创立报刊阅览室,增设东西学新书报刊,为在中国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元代书院的藏书事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洪波 《图书馆》1996,(4):69-71
本文以元代为例,对号称我国古代图书馆事业四大支柱之一的书院藏书进行介绍,讨论了其藏书规模、藏书楼建设、制度化建设等问题,并分析了其藏书事业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宋萍 《图书馆学研究》2008,(1):99-100,F0003
<清代东南书院与学术及文学>以江苏、安徽、浙江三省为研究区域,对东南重要书院予以全面的梳理与研究.课艺集的调查与研究是该书的贡献之一,为研究书院与科举关系、书院师生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维度.书院是文士活动的重要空间,提供了雅集的场所.在对书院雅集交游的研究过程中,作者力图找到传统与现实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15.
宋代书院藏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书院及其藏书事业的兴起、宋代藏书事业的发展、藏书楼纪略、藏书特点等四部分,全面论述了宋代书院的藏书事业。提出公开性、公共性是其区别于官府、私家、寺观藏书的最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辛复 《图书馆杂志》2006,25(8):9-13
以往有关图书馆史的资料多把藏书楼看作为我国公共图书馆的主要来源,认为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多由藏书楼演变而来。其实,藏书楼只是公共图书馆的来源之一,在此之外,书院、官书局和个人捐赠也为我国早期公共图书馆的创建,提供了包括馆舍、图书在内的物质基础,因而,同样也是我国早期公共图书馆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7.
藏书是嵩阳书院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于清初的嵩阳书院藏书楼一直保留至今。其图书来源多样,如:皇帝赐书、士大夫赠书、购书、刻书等。其藏书以儒家经典以及随后的理学著作为主,同时还包含一些小学类图书和基本的文史图书,为学生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地方文献资料的收藏也是嵩阳书院藏书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8.
安庆藏书楼,原址在安庆市孝肃路拐角头(现安庆电视台),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876年.当时,安徽布政使孙衣言对省垣--安庆敬敷书院大加修建,"倡捐经史子集书籍数百种藏之院内,以供住院诸生诵习之用",这便是安庆藏书楼的前身.1901年,清廷下诏改全国书院为学堂,省为大学堂,府厅直隶州为中学堂,县为小学堂,敬敷书院亦被废止.为保存该书院藏书,安徽官绅于次年在其原址设立藏书楼,安庆藏书楼即由此而来.  相似文献   

19.
浙江书院藏书是浙江古代藏书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浙江学术文化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起过重要的推进作用。文章回顾了自唐至清末浙江书院藏书的发展轨迹,评述了其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0.
近代书院藏书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中国近代书院藏书的特点,并介绍了近代8所有典型意义的书院及其藏书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