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子龙、李渔是明清鼎革之际江南的三位诗人。顾、陈二人是志士之能诗者。顾炎武所作,偏于学人之诗,颇重用事。陈子龙所作,则为志士而兼诗人之诗。二人所作,多及时事。而李渔所作则纯是才子之诗,不谈国事,而善于表现物态人情之常。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林则徐《答奉化令扬舟山明府国翰书》的合理解读与论证,可以得出该信的成时间是道光三年(1823年)七月。该信是林则徐最早进行禁烟活动的字记载,对于研究林则徐早期禁烟活动、林则徐的司法实践及林则徐与杨国翰的关系等极具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清朝道光年间,英国殖民主义者不仅猖狂地向我国大肆倾销鸦片,而且还派军舰不断侵犯广东沿海一带,我国人民深受其害。对英寇和不法商人的野蛮侵略行径,有正义感的朝廷大臣义愤填膺,林则徐向道光皇帝上书:陈述了鸦片的种种危害,请求朝廷坚决抵制鸦片。道光皇帝准奏,并命林则徐为湖广总督,前去查禁鸦片。林则徐不仅为官清明廉洁,而且带兵打仗有独到之  相似文献   

4.
这首诗为唐代诗人卢仝所作。卢仝(约795—835),自号玉川子。范阳(治今河北涿县)人,一说济源(今河南省沁源县附近)人。年轻时隐居河南登封县北少室山,家境贫困,刻苦读书,不愿做官.曾作《月蚀诗》讽刺当时专权的宦官,韩愈称其工。  相似文献   

5.
林则徐因查禁鸦片被道光皇帝于1841年5月充军到新疆伊犁。10年后(咸丰元年),65岁的林则徐被重新起用为钦差大臣,带着三个儿子和幕僚刘存仁日夜兼程,去广西上任。走到广东普宁时,林则徐突然患病不能成行,刘存仁差人飞骑到湖州,请名医诊治。  相似文献   

6.
巳故著名学者吴孟复先生毕业于无锡国专,治学之余创作旧体诗,合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为一手。吴先生诗典雅而能通俗,理论与创作实践密切结合;风格兼融唐宋特点,和雅清新。诗中表现知识人士爱国情怀与真纯品格,堪为后学之楷模。  相似文献   

7.
1、林则徐被黜原因新说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严厉查禁鸦片,认真组组抗英战争,却遭受道光的贬黜遣戍。多年来,不少同志认为这是以道光为首的清廷推行扶满抑汉和对外采取妥协投降路线的结果。李荣华同志发表文章,对此提出了异议。首先,他不同意林则徐的被惩处是清廷推行投降主义路线产物的说法。因为,战争开始时,道光帝并无投降之意,只是到了浙东溃敌之后,在兵败财艰的条件下,才不甘心地投了降。而林则徐的被黜发生在清廷两次大举命将出师抗英之前,故不能简单地认为是道光推行投降主义路线造成的结局。林则徐被黜的主因是道光推行的“护国体避边衅”的对外政策造成的,1838年末,道光授林则徐钦粤,虽然授予节制广东水师的权力,但并非让林则徐差大臣赴凭仗水师与英作战,而是用水师来缉查鸦  相似文献   

8.
云南云州(今云县)人杨国翰与浙江有不解之缘。道光元年(1821年)至道光十二年(1832年),先后在奉化、诸暨、海盐、仁和、玉环等地为官,勤政为民、政绩卓。他在奉化时与林则徐的书信往来,触及了吸食鸦片这一当时社会问题,是林则徐最早进行禁烟活动的字记载。  相似文献   

9.
石伟 《华章》2011,(27)
陆游,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他常常为分裂的祖国而忧郁,为受煎熬的人民而悲愤.朱自清先生在《爱国诗》中认为陆游“为了民族,为了社稷,他永怀着恢复中原的壮志.”他还认为:“过去的诗文中,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是一位创作特别丰富的诗人.”  相似文献   

10.
爱国诗人张裕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对张裕钊遗诗及相关诗文的分析,认为张裕钊的爱国诗篇无论从数量上和思想深度方面,都称得上是一位爱国诗人。文中阐明对一个诗人作定性评价,要从社会关系和诗人的思想品质方面去具体评价;并指出张裕钊提出改革旧制、学习西方用科技强国的思想,比康有为提出“维新变法”的思想早二十余年。  相似文献   

11.
林则徐在流戍的过程中,因为环境的变化,广泛地接触了社会,所以写出大量异于以前的诗篇。这些诗大致可以分为赠别唱和诗、写景抒情诗、竹枝词。这些诗有着多姿的风格,突出的艺术成就,炽热的爱国情感。表现了他对祖国的真诚热爱,对人民的深切同情。这些流戍诗既是他诗集中的杰作,也奠定他在清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道光十八年十一月十五日(1838年12月31日)诏命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驰往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于道光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1839年3月10日)抵达广州,即开展了震撼中外的“广东禁烟”和“虎门销烟”运动,谱写了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侵略光辉篇章的第一页.关于林则徐在这次禁烟运动中收缴、  相似文献   

13.
《鄘风.载驰》是中国最早的爱国诗作之一,也是最早的女性文学作品。但几千年来对其内容及结构的评价,有许多争议的地方,影响了对此诗主旨及价值的认识。所以本文试图从梳理诗中歧义入手,理清诗人的情感脉络及爱国思想特质,展示此诗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开启中国近代史的鸦片战争中,林则徐是坚定的抵抗派,他可说是一个民族英雄。但是满清的道光皇帝被英军炮舰吓破了胆,加上投降派乘机诬陷,林则徐不但被革职,而且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被充军到新疆的伊犁。7月初,林则徐由西安启程赴伊犁时写了两首与家人  相似文献   

15.
清朝道光年间,英国猖狂地向我国大肆倾销鸦片,并派军舰不断侵犯广东沿岸一带,我国人民深受其害。对英寇和不法商人的野蛮侵略行径,有正义感的朝廷大臣义愤填膺,大臣林则徐向道光皇帝上书:要求朝廷坚决抵制鸦片。道光皇帝准奏,并命林则徐任湖广总督,前去广州查禁鸦片。  相似文献   

16.
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民族英雄。同时,也是一个颇有名气的诗人。他一生写的诗,大都收集在光绪十二年(1886)后人所刻的《云左山房诗钞》中。1960年,福州郑丽生先生将《诗钞》与林则徐生前自选诗集《使滇吟草》(为林氏后裔林家臻所藏)细加比勘,辑成《云左山房佚诗》和《云左山房诗钞校录》各一册(均为抄本),共校补出佚诗68首。这样,现可读到的林则徐的诗歌就有六百四十首左右。文如其人,他的不少诗歌充满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17.
吴澄要求诗歌创作应表现"情性之真"、"自然而然",因而他的诗自然典雅,又因其是著名理学家,所作之诗又讲究情性,具有诗人之诗的特点。本文试从学者之诗和诗人之诗两个侧面来考察吴澄的诗歌。  相似文献   

18.
龚自珍写《诗》教子 龚自珍是我国清代的历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和爱国诗人,浙江杭州人。龚自珍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从小就聪明好学,12岁跟随外祖父、著名文字训诂学家、经学家段玉裁学习文字学,13岁便能赋诗写作文章。龚自珍看到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产生了变革现实的思想。道光年间,他考中进士,提倡更新政治.主张禁烟.但遭到顽固派的排斥,辞官归隐。  相似文献   

19.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这首诗作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八月十一日。鸦片战争爆发后,虚骄昏愦的道光皇帝惊慌失措下令采取“羁縻”政策,投降派琦善、伊里布之流从中谣作,污言林则徐挑起“边衅”,  相似文献   

20.
我国山水诗源远流长,名家辈出,近代诗人易顺鼎才华横溢,其作品广受称誉,山水诗有突出的特色。易氏天才雄放,志在经世,诗中饱含忧时爱国的情怀与自由超逸的个性;在艺术方面表现为雄奇瑰丽,气象万千,无论五、七古大篇或律、绝,皆能独辟新境,异采纷呈。当今邀游山水、喜作传统诗歌者,易顺鼎诗堪为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