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迟到的感恩     
新学期,年过半百的刘老师任教我们班的一门学科。班干部反映课堂纪律不好。于是我问孩子们为什么不爱听刘老师的课?孩子们说:“我们不喜欢刘老师,他太老了,讲课的声音也太小了,没吸引力!”听了他们的回答,我有些吃惊,平时教育他们尊老爱幼,敬重老师,他们都懂,而且把道理说得头头是道,可并没有真正落在现实生活中来。  相似文献   

2.
有一天,我在整理书柜时,卢瑶指着一叠厚厚的《家园联系手册》问我:"刘老师,这本《家园联系手册》我要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看."我笑着对她说:"对呀,上面有老师对你要说的话,也有爸爸妈妈对你说的话.""啊!我爸爸都说了些什么呀?"卢瑶关心地问.  相似文献   

3.
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的心情也随之灿烂。该是205班的口风琴课了,我迈着轻松的脚步提前走进教室,孩子们三三两两地在玩耍。突然一位小男生跑到我跟前:“老师,你今天怎么这么开心?”“嗯?你怎么看出来的?”我下意识地追问。“因为你的脸笑咪咪的,看到你在笑,我也很开心!”看着那男孩小脸通红,两眼发光,表情异样兴奋,当时我真得有些愣住了。上课铃响了,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可那位小男生的话却一直在我脑海中回响。  相似文献   

4.
有些人     
有些人,他们的姓氏我已遗忘,他们的脸却恒常浮着——像晴空,在整个雨季中我们不见它,却清晰地记得它。那一年,我读小学二年级,有一个女老师——我连她的脸都记不起来了,但好像觉得她是很美的(有哪一个小学生心目中的老师不美呢),也恍惚记得她身上那片不太鲜丽的蓝。她教过我们些什么,  相似文献   

5.
师无戏言     
那时我刚走上工作岗位。早听说老师不好当.现在的孩子个个都鬼精灵.要想做个好老师.让他们真正喜欢.很不容易.于是我一直惶恐.也一直努力.好在我和孩子们处得还不错.他们都把我当朋友.什么话都愿意跟我说.我不免有些得意.觉得做个好老师也不是什么难事.  相似文献   

6.
有些人     
有些人,他们的姓氏我已遗忘,他们的脸却恒常浮着——像晴空,在整个雨季中我们不见它,却清晰地记得它。那一年,我读小学二年级,有一个女老师——我连她的脸都记不起来了,但好像觉得她是很美的(有哪一个小学生心目中的老师不美呢?),也恍惚记得她身上那片不太鲜丽的蓝。她教过我们些什么,我完全没有印象,但永远记得某个下午的作文课,一位同学举手问她“挖”字该怎么写,她想了一下,说:  相似文献   

7.
有些人     
有些人,他们的姓氏我已遗忘,他们的脸却恒常浮着——像晴空,在整个雨季中我们不见它,却清晰地记得它。那一年,我读小学二年级,有一个女老师——我连她的脸都记不起来了,但好像觉得她是很美的。有哪一个小学生心目中的老师不美呢!也恍惚记得她身上那片不太鲜丽的蓝。她教过我们些什么,我完全没有印象,但永远记得某个下午  相似文献   

8.
有些人     
有些人,他们的姓氏我已遗忘,他们的脸却恒常浮着——像晴空,有整个雨季中我们不见它,却清晰地记得它。那一年,我读小学二年级,有一个女老师,我连她的脸都记不起来了,但好像觉得她是很美的。有哪一个小学生心目中的老师不美呢!也恍惚记得她身上那片不太艳丽的蓝。她教过我们些什么,我完全没有印象,但永远记得某个下午的作文课,一个同学举手问她“挖”字该怎么写,她想了一下.说:“这个字我不会写,你们谁会?”我兴奋地站起来.跑到黑板前写下了那个字。  相似文献   

9.
陈玮 《早期教育》2009,(10):20-20
中午值班时,我给李涵换了床,别的小朋友看了部很眼馋。马伊藤说:郭老师我也想换位置!彤彤也说:我也想换床!随着他们的请求声,附和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床是上下铺,位置是固定不变的,一学期下来睡下铺的孩子看着上铺的孩子们每天上上下下,难免有些羡慕,睡觉之前,总有下铺小朋友登着梯子往上爬。  相似文献   

10.
张老师戒烟     
高兆华 《教师博览》2006,(11):50-51
课余时间和孩子们闲聊,一位学生问我:“老师,在教过您的老师中,给您印象最深的是谁啊?”随着孩子的提问,“张连福”这个名字不由自主地涌到了嘴边。张老师是我初三时的班主任,也是我的几何老师。张老师很有些特别,不但长相很有“几何”特点——长方形的脸,圆柱形的身子,讲课也很有“几何”风格——虽风趣幽默却不失严谨,话语利落干脆,从无多余的“论证”。不过,给我印象最深的倒不是这些,而是发生在他身上的关于戒烟的事儿。张老师似乎特别爱抽烟。记得每次到他的办公室,不大的空间里总是被他搞得浓烟滚滚,给我们讲解问题的时候,一支接一支,…  相似文献   

11.
在不知不觉中,孩子逐渐长大,他们不再像幼年时只把爸爸妈妈和老师当成最喜欢和最崇拜的人。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标准。下面这组采访让我们有些惊讶,因为孩子们既有他们固有的天真,也有让我们没想到的成熟。请看他们的实话实说:  相似文献   

12.
自我读书起 ,就认识了不少的老师和同学 ,回忆起来 ,中学的老师和同学更让我想念。上中学的第一天 ,班主任吴老师是第一个站在我面前的老师。由于吴老师平时对我们说的话特别多 ,因此同学们便给她取了一个不太雅观的绰号———“小麻雀”。这个绰号很快就在全校流传开来 ,常常使她陷入尴尬的境地。吴老师一直很信任我 ,常常找我谈话 ,其目的都是为了让我好好学习。可是由于当时我太贪玩 ,一直没有去理会她说的话。初二下学期她让我当语文科代表 ,使我终于明白了她的良苦用心。渐渐地我开始认真学习 ,篮球也很少去打了 ,我的学习因此进步很大…  相似文献   

13.
杨玲 《中国德育》2013,(22):75-77
刚下数学课,数学吴老师就一把拽着小美的手臂,怒气冲冲地冲到办公室,连声嚷着:“杨老师,你快来看看你们班小美的左手!你说说,我以后还敢再说她吗?”我看着被吴老师拉到我面前的小美的左手,一下子目瞪口呆,一句话也说不上来。小美的左手手背上布满了道道血痕,有些地方还在不停地渗血,而她却是满不在乎地斜眼瞅着吴老师,一副“你能拿我怎么办”的架势。在带她到校医室进行一番紧急处理后,我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14.
心灵的缺憾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位好老师。因为知道“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所以我总是用和蔼的态度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同学,给他们温和的微笑,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同时,看着孩子们对我一脸崇拜和亲近的样子,我心里很得意,我知道他们是真心喜欢我,在他们眼中,我是最棒的老师。如果不是那堂公开课,我会一直这么认为下去。  相似文献   

15.
一(2)班语文老师王伊是一位年轻教师,内向腼腆,不善言辞,见到家长也是一脸的羞涩。 当得知她的家访记录为零时,我很疑惑,因为在平时的工作中她并不偷懒。于是,我私下里找到她:“为什么呢?有什么困难吗?”“我,我……”她支吾半天,便低下了头,眼睛里流露出愧疚和无助。许久,我明白了,对她说:“明天上午我和你,还有刘老师一起去家访!”刘老师是她的搭档,一(2)班的班主任。  相似文献   

16.
一天,班里的傅老师新烫了时髦的"玉米烫"发型,孩子们都好奇地围着她,兴致勃勃地看着、摸着、讨论着。有的赞美很直接:"傅老师,你的头发烫得真漂亮!"有的则有些含蓄:"老师头发的颜色好看,我让妈妈也去烫一个!"傅老师正沉浸在不绝于耳的赞美声中,婷婷走了过来,瞄了两眼傅老师的新形象,"咯咯"笑起来。我问她:"傅老师的头发烫得怎么  相似文献   

17.
前段日子,我到某小学调研,巧遇我教初中时的一位学生——现在应该叫她吴老师。那时,我教生物.她是班里的生物课代表。课余,交流教学体会时,吴老师直言不讳地说:“我最烦五(3)的崔同学,他总是问个不停,课堂上就他爱提问题,干扰我的思路,影响教学进程。”  相似文献   

18.
徐玉兰 《现代教学》2010,(10):53-54
看了蒋老师的教学故事,很有些相知般的感触,蒋老师班级中的学生是幸福的,因为蒋老师是个懂他们的人。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尊重,这样,他才会有认真学习、持续学习的动力。  相似文献   

19.
轻松做老师     
宋壮丽 《山东教育》2005,(23):91-91
“我都快累死了,”早晨,气喘吁吁的母亲们常对我说这句话。“从睁开眼睛到现在,我和他爸爸就没闲着,哄他起床,给他穿衣服,洗脸,看着他吃饭,好不容易出了家门。哎!每天早晨都像打仗似的。这不,家里还是一窝乱,被没叠,碗没洗,只好中午再收拾了!”看着满头大汗一脸无奈的母亲们,我一点也不同情她们。有些事情孩子们自己能做,并且还会做得很好,为什么父母却偏偏要替她(他)做呢?一个孩子都累成这样,如何去面对一群孩子呢?  相似文献   

20.
下班的路上,碰到了前年毕业的学生晓雯,看到她一脸灿烂的微笑,我由衷地感到欣慰。她告诉我,她在初中担任班长,替老师分担着许多工作,在同学中很有威信,学习成绩也很好。和晓雯的谈话又把我的思绪拉回到四年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