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嵇康的艺术思维是其自身禀赋以及时代造就的产物。他的音乐美学思想融合了道、儒、玄学三者。无论是其丰富的音乐实践还是在音乐理论上的探究,都充分体现了“自然”与“和”的哲学美学思想。在他的几部关于音乐的诗赋中以其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和“自律论”观点在魏晋时代独树一帜;他的音乐美学思想是充分艺术实践与深厚文学哲学造诣完美融合的产物,将中国古代的“琴道“展现的淋漓尽致。同时,在中国古典艺术基础渐隐瓦解的时代,以崇高美学为先导,能否通过音乐美学这个途径去解剖现实关系,成为对中国当代音乐美学发展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在时代发展中高校体育文化与“美学”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结合体育文化与“美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及高校体育教学体系中“体育美学”观念的渗透,探索高校体育“美学”的发展方向.通过高校体育文化“美学”观念的创新途径和体育文化与创新体育“美学”观念的融合方法探讨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梳理“味”成为美学范畴历史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滋味”说关注诗歌的审美作用、关注审美主体,其审美创造与审美趣味观同接受美学的观念契合等具有时代意义的美学特征,认为“滋味”说的诞生,树立了一个比较系统的纯文学标帜,促进了中国传统美学观念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时代女性”梅行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了茅盾《虹》中的梅行素,她是作者塑造系列“时代女性”形象中具有独特美学价值的人物。梅行素形象的塑造成功,说明了中国的新女性,当她们将个性解放和时代解放融为一体,并在革命的洪流中,克服了自己身上的弱点和缺点的时候,她们的生命就会闪出时代的火花。同时,梅行素这一形象的出现,标志着茅盾“时代女性”系列形象创造的完成,人们从中比较清楚地看到了茅盾的美学追求和美学理想。  相似文献   

5.
总结前人对“风骨”研究的现状和看法 ,对较有影响的观点进行了一分为二的评价。同时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从宏观的角度 ,结合微观的分析 ,从文艺批评和美学方面提出了三点看法 :一、“风骨”是一个分离的集合概念 ;二、“风骨”是一个象征美学概念 ;三、“风骨”是一个历史与时代结合的艺术概念。从而得出质朴、刚健、骏爽的艺术风格是“风骨”的根本内涵  相似文献   

6.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西方思想家解构传统美学和建构新美学二者并举的重要时代.桑塔耶纳解构经典美学的“非功利性”和“普遍性”;建构“对象化”思维范式.桑塔耶纳认为美是情感的对象化.桑塔耶纳的“情感对象化”不是以外在客体对象表现主体内心情感,而是情感和感觉印象一起构建对象性事物.  相似文献   

7.
辨“味”     
周雨 《天中学刊》1999,14(1):40-46
“味”是中国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对中国美学具有深远的影响。“味”进入中国美学领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味”与“美”在内涵上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味感既是当下的、内敛的,又是持久的、弥漫的;味感既是客观的、普遍的,又是主观的、个体的;味的活动既是瞬间行为、不思而至,又是长期积累、难以企及的;味的心境既是动态的、活跃的,又是静态的、特定的。“味”与中国美学中“和”、“淡”、“韵”、“虚静”、“妙悟”、“神思”及“境’等重要范畴有内在关联。“味”对中国文化基本精神具有建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严格说来“活法”不仅是一个美学范畴,而且是一个文化学范畴,中国人不走极端、会通和合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能够化技术为艺术的独特能力,“既……又……”的表述方式中都有“活法”的影子在.这里,我们主要从美学的角度对它的历史流变加以胪述。“中庸”是孔子哲学的基本原则,也是他的美学批评尺度,为中国美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康德“偏好与义务的自然辩证法”的道德命题是其时代和自身思想的充分体现。这—命题体现了康德的两个世界理论和人的两重性思想,展示了康德道德哲学的主体性特点,但也存在先验性、形式主义、形而上学、禁欲主义等明显不足。重提这—命题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处理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
“灵韵”是由德国文艺理论家瓦尔特·本雅明提出的一个原创性的美学概念。在其美学论域中,“灵韵”是与传统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相关的,是指传统艺术中所具有的本原性、膜拜感和距离感等美学特征。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在存在方式、物质载体与传播媒介、艺术功能和接受方式等方面发生重大的变革,最终导致了“灵韵”艺术的消逝和终结。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绘画美学思想,早在先秦时代和两汉时代已有萌芽。《考工记》中已经总结了工艺美术中“虚”和“实”这类美学范畴;战国时代的宋国有画图众史,以解衣(石般皿)礴为真画的美学思想;《韩非子》中有绘画难易之论,尤其注重写生;又有画荚者论观画与建筑光线的关系的故事。两汉时代画像砖的雕刻虽然很发达,但有关绘画的美学思想遗产,却似乎聊聊可数。画家和科学家张衡继承了韩非子的美学思想中写实传统说:“画工恶图犬马而好作鬼魅,诚以事实难形,而虚伪不穷也”;刘安论画的精神面貌说:“寻常之外,画者谨毛而失貌”,但是,后汉的哲学家王充却贬低绘画。当时音乐已经  相似文献   

12.
总结前人对“风骨”研究的现状和看法,对较有影响的观点进行了一分为二的评价,同时,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的角度,结合微观的分析,从文艺批评和美学方面提出了三点看法:一,“风骨”是一个分离的集合概念;二、“风”是一个象片美学概念;三、“风骨”是一个历史与时代结合的艺术概念,从耐得出质朴,刚健,骏爽的艺术风格是“风骨”的根要内涵。  相似文献   

13.
就人生美学意义看,“仁”生命域的达成是“人”内在心灵的升华、净化与超越,也是儒家美学所推崇的最高审美域的实现,是人生境域的审美提升,是需要“人”自身本心本性的去蔽与敞亮方能达到自由之境域,个体的人经过长期修养把握了“仁”,把“仁”变为自身自然而然的行为——克服和控制情欲,处理好自身与自然、社会、及人之间的复杂关系,感受、体验生命存在之美的意义,即是豁然开朗,也就获得了自由。“仁”是儒家美学思想的核心范畴,同时也是儒家美学的出发点与精义所在,在“仁”的伦理价值中包含着审美价值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对于“新美学”的建构,德国当代美学将其称为对鲍姆嘉通关于美学作为“感性认知”这一最初构想的再次复兴,其深层意旨在于,突破美学在近代之后的发展中伴生的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的复杂纠葛,在对美学本色的回归中彰显学科发展的新方向。梳理作为学科门类的“艺术哲学”与“美的艺术”之间的纠缠可看出,“艺术哲学”被用来取代“美学”,源于理性思维对感性逻辑的排斥,而后者恰恰在“美的艺术”中得以呈现;审视作为逻辑方式的“感性认知”与现象学之间的交错可明了,美学能够成为第一哲学,显示的只是二者作为感性思维的共同前提,却不意味二者拥有全然一致的致思方向。伴随这一剥离与区分,“新现象学”展示出通向“新美学”的可能路径:通过区分不同于“躯体”的“身体”存在的空间性维度,新现象学阐明了空间维度所蕴含的知觉之外的情感因素,而新美学正是在身体情感空间的现实化中开启美学复兴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吐痰”作为人的一种吐故纳新。与吃喝拉撒诸生理行为一样,是“天赋人权”。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或日“法赋人权”时代的到来,先人堂而皇之“随地吐痰”的习惯在被禁止之列。  相似文献   

16.
由中华美学学会主办、徐州师范大学承办的“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0月16日至19日在徐州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报刊杂志社的专家、学者共40余人出席会议,收到论文48篇。这是一次富有成效的研讨会,在“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这一总题目下,会议设立了三个分议题:1、西方美学在中国的传播。2、中国古典美学与西方美学话语比较。3、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美学建设。与会的专家学者们围绕着会议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美学“在中国”和“中国的美学”是这两年提出的一个话题。它一经提出,便引起…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介的美学”这一现点是德国当代著名文化理论家巴琮·布洛克提出的。他不是一个喜欢系统地阐释自己的美学思想的美学家,而是热衷于“在事件分析中贯注自己的美学思想”。①他认为“美学不是什么独立的学科,而是进行中介的活动或获取的活动。②“作为中介的美学特征,它应表现为审美判断要使自己本身的行为和态度摆脱纯粹的机械的及情绪化的反应而去寻找判断根据并为之进行辩解。”③无疑,这里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即美学已不是一种经验事实上的科学,它作为行为领域里的一种手段或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西美学“表现”与“再现”问题,争论已久,至今尚无定论。已有的论点大致如下:一、偏重论。较早就有人提出中国古典美学是“表现型”,西方古典美学是“再现型”。后来这种观点又发展为中国偏重“表现”,西方偏重“再现”,从而“意境说”  相似文献   

19.
“心斋”是庄子提出的一种体道方法,更是庄子美学的重要范畴。“虚”既是“心斋”的本质特征,也是理解“心斋”的关键。想要透彻理解“心斋”,就必须从庄子美学的另外两个理论范畴“浑沌”与“气”着手,只有廓清了“虚与浑沌”和“虚与气”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阐释出心斋的“虚”。  相似文献   

20.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阐释与文化批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后现代社会的莅临和审美的泛化,使当代文化形态开始发生重大转型。“日常生活审美化”过分依托消费主义而消弭了审美主义的文化精神,艺术的生活化诉求导致艺术本体生命的沦丧,“精神的美学”变成了“眼睛的美学”。“日常生活审美化”并非就是我们所说的“日常生活的诗意化”,而是指消费社会和传媒时代来临之后形成的表象世界和深层心理的审美化,是泛审美文化的一种现象学描述。审美和艺术向日常生活的扩张导致艺术自律性的消解,大众传媒和文化产业的兴起造成了艺术“光晕”的消失和艺术作品稳定性价值的解体,精英艺术开始与大众文化融合并形成新的时代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